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以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材料,运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草酸氧化酶(oxalate oxidase, germin)基因的转化,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测定结果表明,其中3株germin1、germin2及germin6呈阳性.T1代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显示,germin1呈现3 ∶1典型的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且在T2代获得纯合株系.T1代盛花期茎秆菌核病活体接种结果证实,转基因植株后代菌核病抗性得到明显提高.证实germin基因已转入油菜植株中并得到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不同钝化剂对贵州典型黄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筛选出钝化重金属效果较好的钝化剂,为以土壤类型划分的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贵州典型农田黄壤为研究对象,选取6种材料[玉米秸秆生物炭(CB)、烟杆生物炭(RB)、腐植酸(HA)、菌渣(MR)、蒙脱石(MM)和凹凸棒石(AP)]为土壤重金属钝化剂,设计添加量为0.5%、1.0%、3.0%和5.0%,以不添加钝化剂作对照(CK),通过室内培养试验,采用DTPA浸提法测定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结果]添加CB、RB、MR和AP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P<0.05),而添加HA的土壤pH随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添加量为5.0%时,土壤pH表现为MR=AP=RB>CB>MM>HA.6种钝化剂在不同添加量下对重金属有效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降低Pb有效态含量的效果依次为3.0%RB>3.0%AP>5.0%CB>5.0%HA>3.0%MM>5.0%MR,分别降低61.2%、26.7%、18.9%、11.5%、8.5%和6.8%.Cd有效态含量降幅最高达24.0%,各处理钝化效果依次为3.0%MM=0.5%AP>1.0%RB>5.0%HA>5.0%CB>5.0%MR,分别降低24.0%、24.0%、20.0%、16.0%、12.0%和8.0%.[结论]针对贵州典型Pb污染黄壤可选用3.0%烟杆生物炭作为修复剂,Cd污染黄壤可选用3.0%蒙脱石作为修复剂,而1.0%烟杆生物炭可作为复合重金属(Pb、Cd)污染土壤修复剂.  相似文献   
73.
镉是一种毒性较强的重金属,镉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利用硒与镉在植物体内的拮抗作用,在土壤或植物中施外源硒可以降低作物的重金属镉含量,并提高作物中硒含量。前人研究表明不同的施硒方式影响植物中镉吸收转运的效果,总结了土壤施硒和叶面施硒2种施硒方式下对不同农作物镉吸收和转运的影响,发现以果实或叶片作为食用对象的作物,可以用叶面喷施外源硒的方式降低镉在食用部位的累积,而土壤施加外源硒可降低植物根部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及镉在植物体内转运至可食用部位的含量,同时转运至可食用部位的硒含量增加,以期为今后更加深入研究施硒对镉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镉污染土壤中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以一块黔北轻污染耕地生长的12种优势杂草及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利用贵州省土壤背景值、《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来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优势杂草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为贵州山区重金属污染耕地的植物修复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杂草根区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范围为0.30~1.71,內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31,处于轻污染状态,其中Cd的贡献最大;调查区内生长的优势杂草,主要有铁苋菜、龙葵、艾草、稻槎菜、马唐草、黄秋葵、堇菜、野苋菜、革命菜、异叶黄鹌菜、风轮草和野葱,体内重金属Cu、Zn、Cd、Pb含量范围分别为42.15~110.27 mg/kg、35.89~157.87 mg/kg、0.29~6.08 mg/kg和2.99~37.19 mg/kg,属一般植物正常含量范围,均未达到超富集植物水平,但铁苋菜、黄秋葵和革命菜对Cu、Zn、Cd,稻槎菜对Cu和Zn,野苋菜、堇菜和异叶黄鹌菜对Cd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大于1,具有成为超富集植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75.
黔东南山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砂页岩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评价土壤污染状况,以贵州省黔东南典型砂页岩地区浪洞乡为研究对象,采用网格布点的方法采集20个土壤样品,分析了(Cr、Pb、As、Cd、Hg) 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r、Pb和As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全省和全国背景值; Hg的平均含量高出全省背景值和全国背景值的3. 25倍和5. 51倍; Cd的平均含量低于全省背景值,高于全国背景值,且为全国背景值的4. 04倍。表明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Hg污染,其他4种重金属主要受区域背景值影响较大。5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Cd!Hg!As!Cr!Pb。研究区域土壤环境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的均值为0. 519,表示该区域土壤处于清洁状态。研究区域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大小顺序为Cd!Hg!As!Pb!Cr,平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49. 8,处在低风险生态等级,部分点位生态风险指数接近中度风险,从整体上看,研究区域土壤受重金属污染较轻,可安全进行农业生产,但仍需加强对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避免重金属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76.
黔东南州黎平县耕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黎平县耕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状况,为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和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黎平县耕地土壤铬(Cr)、铅(Pb)、镉(Cd)、砷(As)和汞(Hg)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黎平县耕地土壤Cr、Pb、Cd、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8.39、23.55、0.22、6.16和0.15 mg/kg,Hg平均含量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是其1.36倍。Cr、Pb、Cd、As和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31、0.09、0.74、0.19和0.47,只有Cd超标,超标率为3.4%;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0.68,整体无污染;Cd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低""中"和"较重"的分别占91.5%、6.8%和1.7%,Hg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低"和"中"的分别占95.9%和4.1%。【结论】黎平县耕地土壤重金属整体上无潜在生态风险,但部分乡镇Cd存在"较重"程度潜在生态风险,Hg存在"中"程度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提升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设计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地勘察查郑州市树木园,选取较为典型的地带树木展示区、濒危树木园区、观果林区、空中花园、绚秋林区、垂直绿化区、乡土树种园、引种驯化区以及化石园为主要调研区域,共选27个代表性植物群落样方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围绕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人文属性、环境属性两个层级,构建6个维度18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得出不同植物群落适宜性排序。【结果】1)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各目标层权重大小为环境属性(52.54%)>人文属性(47.46%),意味着二者均在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各准则层权重大小为自然度(23.84%)>观赏度(22.31%)>健康度(19.85%)>亲绿度(17.12%)>节水度(8.85%)>和谐度(8.03%),表明在展开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植物群落的环境属性,即自然性、观赏性、健康性,并辅以多元人文属性进行植物景观搭配;2)景观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指出,郑州市树木园植物群落的...  相似文献   
78.
为开发适宜安全利用类耕地辣椒镉(Cd)安全生产的碳基复混肥,采用盆栽试验,初步研究了生物炭与不同形态氮肥配施,酰胺态氮+生物炭(对照)、铵态氮+生物炭、硝态氮+生物炭,对辣椒产量、品质、Cd吸收转运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态氮+生物炭处理果实产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处理,辣椒果实鲜质量比酰胺态氮+生物炭(对照)和铵态氮+生物炭处理分别提高了36.07%和130.15%,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8.39%和11.51%。硝态氮+生物炭处理辣椒果实Cd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处理,且低于中国食品安全限值(0.05 mg·kg-1)。硝态氮+生物炭处理Cd从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均显著高于铵态氮+生物炭处理。硝态氮+生物炭处理较其他两处理均显著提高了不可利用部位(根、茎、叶)Cd累积量。综上,硝态氮与生物炭配施能够实现辣椒产量与维生素C增加,果实Cd安全生产,推荐生物炭与硝态氮作为制备碳基功能型复混肥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79.
电费回收是电力部门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课题。电力企业电费回收困难主要有管理不规范、地方行政部门干涉、用户缴费观念淡薄等原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新的形式下,搞好电费回收工作应采取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服务观念、调整收费方式等措施,以期对电费回收问题的解决提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0.
刘桂华  付梅 《种子》2016,(2):87-90
为探索马铃薯穴盘苗直栽大田生产脱毒种薯技术的可行性,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在2013-2014年进行为期2年的生产示范和配套技术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马铃薯穴盘苗在贵州海拔1 400m以下区段均可种植,春收原原种秋种效果良好,达到1周年内生产原种的目标,该项技术可行.保护条件栽培有增加产量、减少病害的效应,以大棚+防虫网+滴灌的效果最佳;全程防治可以提高种薯的产量和质量,在穴盘苗直栽大田技术中发挥明显作用;不同移栽密度和播期对种薯产量的影响较显著,适宜移栽密度为12 000株/667 m2,移栽期与生态条件关系密切,试验中仁怀、息烽、修文地区春季以4月初为宜,仁怀秋季以9月中旬较好,其余地区的最佳移栽期需进一步试验验证.此外,对穴盘苗直栽大田技术的优势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