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5篇
  11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新彩棉9号(原代号彩杂-1)是由新疆天然彩色棉花研究所于1998年利用棉花三系配套技术,以白棉H型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彩棉新品系彩174为父本,进行杂交,再经过多次南繁北育,连续回交7次,转育出彩色棉雄性不育系6H,再与海岛型恢复系海R1535配制杂交组合,选育出优势杂交组合彩杂-1。2004-2005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天然彩色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6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26天,植株较松散,株高77.5~85cm,主茎粗壮,筒形,Ⅲ式果枝。第一果枝着生节位4.0,第一果枝着生高度9.8cm,平均果…  相似文献   
52.
新疆春小麦育种材料冬季温室加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加快小麦育种进程方面,国内外采用了遗传工程、组培、辐射等高新技术,但常规育种仍是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1].常规育种年限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曾南繁加代,但南繁加代材料易遭自然灾害.就地利用玻璃温室,辅以人工光、温,一个冬季可繁育二代,实现了一年三代,缩短了育种年限.本所研究员吴振录曾利用玻璃温室对春小麦育种材料进行加代,选育出新春2号、新春6号和新春7号等品种.我们将多年温室加代经验和技术简要归纳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3.
低温冷害对延边州水稻生育的影响及最佳施肥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 1997~ 1998年的低温冷害对水稻生育的影响试验 ,可以看出 :分蘖前期低温导致出叶速度和叶色级数减小 ,分蘖中期高温 ,叶龄和叶色恢复正常。 1998年长穗期的低温 ,使出叶速度和叶色级数减少 ,导致有效分蘖率降低 ,齐穗期比历年延迟一周 ;1997年在分蘖中、后期持续高温 ,有效分蘖终止期和最高分蘖期向后延迟 ,叶龄指数增加。为此 ,在不同低温冷害年份 ,建立不同施肥配比的水稻生产函数模型 ,求得最佳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54.
本地区玉米连作条件下 ,主要杂草有稗子、马唐、藜、苋、鸭跖草、刺儿菜等 ,问题杂草为禾本科杂草 .新型除草剂玉宝在本地区适宜使用时期为玉米 3~ 4叶期 ,适宜使用剂量为 90 0~1 30 0 gai/hm2 ,总防效可达 90 % .玉宝对禾本科稗草、藜、苋科、鸭跖草、风花菜具有很好的防效 ,对禾本科马唐、菊花科刺儿菜也具有一定防效 .在推荐剂量条件下 ,比手工除草两次增产9.6% .  相似文献   
55.
本文基于Internet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的情况,提出了实现农机购置补贴审批管理系统的方案:采用J2EE技术、MVC设计模式、B/S的多层结构开发一站式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审批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6.
针对农机质量检验业务量的急增和农机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质量投诉逐渐增多的问题,开发一套农业机械质量检验监督系统.通过该系统,各级农机生产、经营、使用、监管人员可以实现信息互联共享,并在业务上实现协同互动.系统已应用于广东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应用实践表明,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机械产品质量检验和投诉服务水平,对促进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57.
为探究围产期奶牛产前14和7 d血清能量平衡指标以及脂肪因子对产后酮病的预警作用及意义。从奶牛产前21 d至产后21 d,每隔7 d跟踪采集60头围产期奶牛尾静脉血,最终筛选出健康奶牛21头,酮病奶牛17头,检测奶牛各时间点血清BHBA、NEFA、Glu、TG、INS、 ADP、LEP、抵抗素、IL-6和TNF-α含量,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预警酮病的指标,再采用ROC曲线确定各风险评估指标的诊断效果及最佳分界值。结果表明:奶牛产前14 d时,血清BHBA和NEFA可作为酮病的预警指标;BHBA的最佳分界值为0.42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1.0%;NEFA的最佳分界值为0.47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90.5%;产前7 d时,血清BHBA和NEFA可作为酮病的预警指标,BHBA的最佳分界值为0.34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76.5%,特异度为66.7%;NEFA的最佳分界值为0.32 mmol/L,对应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47.6%。本研究发现产前14和7 d血清ADP、LEP、抵抗素、IL-6和TNF-α均不适合为产后酮病的预警指标。然而,随预产期临近,该5种脂肪因子Logistic曲线的显著性逐渐向具有统计学意义接近,存在作为酮病预警指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血清对猪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了猪皮下前脂肪细胞,采用3种不同分化培养液对猪前脂肪细胞进行了诱导分化,借助油红O染色提取法比较了不同分化培养液对分化过程中细胞内脂肪含量变化的影响,并运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不同分化培养液细胞分化过程中PPARα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结果]细胞内脂肪聚积以含罗格列酮的MⅡ最快,不含罗格列酮的MⅠ最慢。罗格列酮可极显著上调PPARγ基因的表达(P〈0.01),而对PPARα基因的表达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显著。血清对PPARγ基因的表达有极显著的上调作用(P〈0.01),而对PPARα基因的表达有极显著下调作用(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极大地促进PPARγ基因的表达,继而增进细胞内脂肪沉积;血清中可能存在PPARγ基因的激活剂,同时存在PPARα基因的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59.
<正>1寄生虫的隐性感染在笔者的多年实践中,这种情况能约占40%最常见的是慢性小肠球虫和绦虫的感染。下面以慢性小肠球虫为例,做具体的介绍:180天左右的商品蛋鸡,精神,采食量,饮水量基本正常,产蛋率在80%左右,蛋壳颜色,形状均正常,粪便个别干硬,如细丝状,零星可见肉丝粪,无其他症状。剖检:在十二指肠,空肠段,常见针尖状出血点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