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3篇
  23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海  刘凤  郑粮 《水土保持学报》2021,35(4):143-151
黄河流域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定量化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植被变化影响,对政府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1982—2019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时空动态变化,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的贡献度,并对NDVI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区制图;在此基础上,讨论生态建设工程对植被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评估其成效。结果表明:(1)1982—2019年间黄河流域NDVI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变化趋势为0.002 4/a;空间上,显著退化的区域分布在流域西部和南部,显著增加的区域分布在流域中部和北部。(2)黄河流域植被变化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时段内气候因素对NDVI变化的贡献度为82.74%,人类活动贡献度为17.62%,气候因素是黄河流域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但人类活动在植被变化中的影响程度逐渐加深。(3)3个生态建设工程区植被恢复情况为三北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生态建设工程对植被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在分析了现有的几种甘蔗收获机集蔗机构存在的一系列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甘蔗收获机集蔗机构的功能和要求,利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设计了一种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集蔗机构的模型,并利用动力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对该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和运动学仿真分析。通过观察仿真过程和所得到的甘蔗卸载时质心的运动速度曲线,对该模型做出了适当的修改,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茶多酚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A肉鸡饮水中分别加入0、20和40 mg.kg-1的茶多酚,研究其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茶多酚显著地降低了肉鸡腹脂率、肝脂率和肌间脂肪宽度(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浓度、胆固醇含量和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5),提高了血清中游离脂肪酸浓度(P<0.05);茶多酚使血清中脂肪酶活性、胰高血糖素水平以及腹脂中激素敏感脂酶活性提高(P<0.05),肝脏中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P<0.05)。这提示茶多酚可能通过改变肉鸡体内脂肪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和激素水平,对脂肪代谢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水稻新品种通院9号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140 d,属中晚熟品种。2003年省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 017.5 kg/hm^2,比通35增产1.5%;2004~2005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586.0 kg/hm^2,比通35增产6.5%;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068.5 kg/hm^2,比通35增产7.0%。2007年8月获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5.
鱼的剖腹手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叉尾Huei剖腹后取出部分生殖腺,缝上创口,放入水泥池中单养,1个月创口缝合线完全埋入新生皮肤、鱼生长良好,该法可推广到取精困难、价格较高的鱼的繁殖工作中,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6.
板蓝根是一种地道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市场需求也大,通过对板蓝根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的测定与统计分析,对板蓝根种子质量进行评价检验.同时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CaCl2、NaCl胁迫处理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相对电导率随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水稻新品种通院11号是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秋田小盯为母本、通98-56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统法选育而成的。介绍通院11号的选育经过,分析其试验过程产量、抗性、品质特征,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为《贵州农业科学》的研究、发展及编辑组稿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对《贵州农业科学》1980-2011年刊载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32年中《贵州农业科学》共计刊发论文7 526篇,其中被引用论文4 325篇,被引率为57.5%;总下载频次为277 974次,总被引频次17 929次,总被引频次率为4.145;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主要为农业科学研究及试验、农作物等9个方面,共计占88.53%;被引论文的频次以1~20次为主,占总被引论文的98.27%;被引论文的机构主要为高校和研究所;被引用的项目论文达2 170篇,占被引总论文的50.17%;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最高的前10篇被引论文大多是当时的研究热点综述论文.结论:经过40年的发展,《贵州农业科学》已产生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论文,同时形成了一定的作者群,为期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花暗罗叶和枝中总三萜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花暗罗(Polyalthia rumphii叶和枝中总三萜的含量.以乌苏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系统为显色剂,在546 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乌苏酸对照品在0.2~1.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160 3C+0.031 2,R2=0.999 4.大花暗罗枝和叶中总三萜的含量分别为0.446%和0.956%.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0.
采用三角形薄壁量水堰观测方法,对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区段林地和农地集水区的水土流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雨季12次产流降雨中,产流量总值、产沙量总值均为林地<农地,径流深减少61.77%,输沙模数减少38.42%;降雨量在4.8~27.6 mm之间时,径流深趋势为农地<林地,产沙量为农地>林地;降雨量>27.6 mm时,产流量与产沙量均为农地>林地。不同集水区径流深与产沙量线性关系显著,且产流量相近时农地产沙量增长速率高于林地,说明林地水土保持效果要明显好于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