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7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该文通过在沧县枣产区绿盲蝽危害枣树的大量实地观测,对枣树的芽、叶、花蕾、花及果的受害特征作了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北省沧州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病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基本上摸清了该地区苜蓿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发生时间及危害程度,并结合其实际情况,初步总结出了苜蓿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抗枣疯病枣树品种酚类物质的薄层层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筛选出来的抗病品种壶瓶枣(Hu系列)、婆枣单株(Jl系列)和作为对照的感病品种当地婆枣、酸枣共3个品种10个样品,于2002~2003年对与植物抗性有关的酚类物质进行了薄层层析分析,结果发现:抗病材料与感病材料以及不同材料品系间均有显著差异,出现了明显不同R f的荧光带,不仅为寻找抗病材料中与其抗病有关的物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揭示其抗病机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花岗岩、片麻岩、砂岩广泛分布,风化层较厚,透水性良好。但该区土层浅薄,属薄层多砾石沙质褐性土,养分含量极低。通过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的实施,已有多种整地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传统山地造林整地是采用镐刨锨挖的手工方式,在当前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动态的珍贵树种评价体系,对完成区域内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的建设,落实《种子法》有重要意义。应用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层次分析网络,最终从392个资料上记载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或科研价值的乡土树种中评选出179个珍贵树种,并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珍贵树种评价的结果为河北省进一步评价珍稀濒危树种奠定基础,可作为珍贵树种评价方法标准制定依据,珍贵树种的检索和调查内容可作为确定珍稀濒危树种的一部分对普查内容进行补充,评价方法为其他资源从价值角度动态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曙光7号’是从河北沧州‘金丝小枣’资源中选育出来的抗裂果优良枣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25 g,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08%,酸甜味浓,适宜干制。丰产稳产,抗裂果,在河北枣区10月上旬成熟。适合于河北平原枣区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亚磷酸、硼酸、亚磷酸二氢钾以及亚磷酸氢二钾4种药剂的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法测定其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均与各药剂浓度成正比,与时间呈反比;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均为亚磷酸硼酸亚磷酸二氢钾亚磷酸氢二钾;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抑制率的EC_(50)值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其持效性较差,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孢子萌发抑制率的EC_(50)值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其持效性好;其中亚磷酸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其菌丝生长抑制率的EC_(50)值在第3d最小,为0.374,其孢子萌发抑制率的EC_(50)值在24h最小,为0.587。  相似文献   
18.
油松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全面综述了红脂大小蠹在我国的危害情况和防治现状,分析了导致爆发的原因,并对今后的防治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抗缩果病枣品种冀抗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抗1号是从太行山枣区地方品种婆枣中选育出的高抗枣缩果病的制干大枣新品种,2008年通过鉴定。果实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6.5g,最大果重23.2g。果皮深红褐色,较厚.果肉厚,近白色,肉质细。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9.5%,可食率97.8%,制干率55.4%,制干后的红枣含总糖77%。该品系早果丰产,适应性强,不必喷布任何防治枣缩果病的农药。适于黄河以北枣适生区栽培。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林果害虫涂抹剂1次用药达到防治枣树虫害的效果,采用林果涂抹剂、20%吡虫啉微乳剂、30%乙酰甲胺磷喷施进行了枣树主要食叶害虫枣尺蠖、龟蜡蚧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枣尺蠖涂抹林果涂抹剂10d后虫口减退率为96.9%,叶面喷施乙酰甲胺磷涂干剂、吡虫啉微乳剂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8.6%和97.8%;防治枣龟蜡蚧涂抹林果涂抹剂20d后虫口减退率为98.8%,喷施吡虫啉、乙酰甲胺磷其虫口减退率仅为12.3%和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