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基质栽培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和根系ATP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腐熟玉米秸、麦秸、菇渣、锯末等农产废弃物添加土壤后配成有机基质进行番茄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基质栽培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植株同化产物积累增加,番茄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呼吸速率均显著提高。有机基质栽培Fv/Fm、ΦPSⅡ、qP显著升高,P-H++ATPase、P-Ca2+-ATPase、V-H+-ATPase、V-Ca2+-ATPase活性提高。有机基质栽培番茄通过提高根系质膜和液泡膜ATPase活性、增加番茄的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提高Fv/Fm、ΦPSⅡ、qP,提高光化学效率,增强营养吸收,从而促进番茄生长和同化物形成。  相似文献   
12.
放线菌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对峙培养的基础上,对接种放线菌F的盆栽番茄植株接种早疫病A1、灰霉病菌B1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F菌株对2种靶标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接种F A1、F B1的番茄植株,病情指数要明显低于对照,差异极显著.接种放线茵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病症状,且生长势差.接种生防菌真菌F对番茄PPO、POD具有一定诱导作用,在"放线菌-病原菌"双菌体系中对番茄叶片MDA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双茵处理的番茄叶片、茎MDA含量明显低于单接番茄病原菌处理.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Ac/Ds转座子作为插入序列标签的构建形式及其在植物基因组中的插入特点、影响Ds转座子跳跃的因素,并且对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拖拉机转向机构在无规律应力和无限寿命时疲劳计算的载荷特性值的处理方案和方法,分析得出了用破坏概率法解决拖拉机转向机构疲劳强度的理论和计算程序,绘出了两组概率计算时必用的极限载荷系数np值曲线图,供工程技术人员实际设计时查用.  相似文献   
15.
初步研究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人工老化玉米(Zea mays L.)种子活力的修复作用。以人工老化的玉米种子为材料,采用0(CK)、0.01、0.10和1.00 mmol/L四个浓度的SA分别浸种6 h后,测定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物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除1.00 mmol/L SA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外,其他浓度SA浸种对其电导率无显著影响;0.01和0.10 mmol/L SA处理能有效降低浸出液的可溶性糖含量,而1.00 mmol/L SA处理则引起可溶性糖含量上升;此外,0.01和0.10 mmol/L SA处理不会引起浸出液光密度(OD260 nm)增加,但1.00 mmol/L SA处理则导致其光密度增加。研究还发现不同浓度SA均能提高老化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0.10 mmol/L SA处理有利于幼苗鲜重和干重的增加,并提高幼苗叶绿素的含量,而其他浓度均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0.10 mmol/L SA浸种对老化玉米种子活力的修复作用最好,可作为生产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三河牛是1983年验收的中国自主培育的乳肉兼用牛品种,因起源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而得名,具有耐粗饲、宜牧、抗寒、适应性强的特点。研究旨在估计三河牛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为制定三河牛育种规划提供基础。【方法】依据内蒙古谢尔塔拉种牛场三河牛中心产区2011年的生产和育种数据,参照奶牛和肉牛营养需要获得三河牛的生产性能、市场经济、营养学方面的参数,根据三河牛生产和育种体系,确定三河牛育种目标性状,以效益方程法建立三河牛的生物经济利润模型,计算三河牛乳用性状、肉用性状、功能性状的边际效益,并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1)确定了三河牛10个育种目标性状,包括3个乳用性状(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乳脂率),3个肉用性状(初生重,育肥期日增重和屠宰率)和4个功能性状(首次产犊日龄,产犊间隔,体细胞数和母牛使用年限):(2)牛群规模固定时,三河牛的总效益为4 808.26元。对收益进行分类,产奶和淘汰母牛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67.08%和7.8%,育肥牛的收益占总收益的20.58%。成本方面,可变成本占总成本的96.89%,其中饲养费用是影响可变成本的主要因素,青年母牛、泌乳母牛和育肥公牛的饲养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45.69%、20.46%和13.15%;(3)以乳成分和质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定价时,三河牛10个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为:产奶量(kg)2.26元、乳脂率(%)40.48元、乳蛋白率(%)61.39元、体细胞数-231.52元、初生重(kg)6.19元、育肥期日增重(g•d-1)1.39元、屠宰率(%)76.70元、使用寿命(天)0.25元、首次产犊日龄(天)-1.62元、产犊间隔(天)-2.71元;(4)乳用性状、肉用性状、功能性状的相对经济权重比例为62﹕14﹕22,近似于3﹕1﹕1的比例。(5)牛奶价格提高10%,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边际效益分别增加0.29元和0.17元;牛肉价格提高10%,初生重、育肥期日增重、屠宰率、产犊间隔的边际效益分别增加0.81元、0.15元、7.86元,使用年限的边际效益降低0.03元;饲料价格提高10%,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初生重、首次产犊日龄、育肥期日增重的边际效益分别降低0.05元、0.58元、0.34元、0.21元、0.16元、0.01元,产犊间隔和生产寿命的边际效益分别增加0.88元、0.06元。【结论】市场价格的变动对三河牛乳用性状和肉用性状的边际效益影响较大。研究构建的生物经济利润模型可为在中国实施兼用牛选育提供参考,为制定三河牛育种体系的育种目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基质对盆栽广玉兰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混合营养基质盆栽广玉兰,测定其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混合营养基质对广玉兰新生枝数、生长高度、根颈粗度和茎粗等形态指标影响不同;不同混合营养基质对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田园土、煤渣、河沙、珍珠岩、鸡粪、玉米芯和花生壳按1.0、0.5、0.5、0.5、1.5、1.5和1.5比例(E)混合的营养基质对广玉兰生长的综合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广玉兰生产移栽营养基质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马齿苋的栽培技术、药用和食用价值、抗性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该植物提供参考依据,并对马齿苋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红树林植物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和秋茄Kandelia candel为对象,研究了2种植物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红海榄和秋茄的枝、叶中分别分离到内生真菌30株和27株,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分别是茎点霉属Phoma和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同种植物的枝和叶中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差异显著;红海榄和秋茄内生真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890和1.7473,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260和0.5302。2种红树林植物的内生真菌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耐热品种Saladette为试材,分析高温下番茄的同化产物分配、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番茄幼苗的株高、株幅增加,地上部鲜质量、干质量以及根的鲜质量、干质量、鲜质量根冠比均小于对照。高温处理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具有抑制作用,随处理时间延长,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高温胁迫下叶片的Fv/Fm呈降低趋势,处理48 h时,Fv/Fm、qP、NPQ、Y(Ⅱ)分别降低31.65%、23.57%、22.71%、14.5%。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显著增加,48 h时为对照的1.44倍。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变化不大。在高温胁迫下,叶片可通过提高热耗散来保护光合机构从而减轻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