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营养液对南天竹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配方营养液对南天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南天竹幼苗的生长速度 ,硝酸还原酶活性 ,叶绿素含量 ,脯氨酸含量 ,根系活力和叶片含水量 ;处理A和B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优于处理C、CK ;处理B的总体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22.
水杨酸对水稻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50mg/L水杨酸(SA)浸种处理后,水稻根系生长受到明显促进。幼苗经50mg/L诱导处理24h后,体内的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显著增强。与此相一致的是,50mg/L SA处理不仅能提高幼苗内源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水平,还可以降低脱落酸的含量。提示SA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诱导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内源激素的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3.
不同基质栽培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和根系ATP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腐熟玉米秸、麦秸、菇渣、锯末等农产废弃物添加土壤后配成有机基质进行番茄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基质栽培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植株同化产物积累增加,番茄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呼吸速率均显著提高。有机基质栽培Fv/Fm、ΦPSⅡ、qP显著升高,P-H++ATPase、P-Ca2+-ATPase、V-H+-ATPase、V-Ca2+-ATPase活性提高。有机基质栽培番茄通过提高根系质膜和液泡膜ATPase活性、增加番茄的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提高Fv/Fm、ΦPSⅡ、qP,提高光化学效率,增强营养吸收,从而促进番茄生长和同化物形成。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多年生油茶对酸雨的耐受能力,以pH为5.6、4.0、3.0、2.0和1.0的模拟酸雨喷雾处理5年生油茶植株,以pH6.6的自来水为对照,测定叶片的生理生态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pH为5.6~2.0处理的叶片脱落率不超过0.7%,pH1.0处理时则急剧增大至70.19%;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减小,含水量、蜡质、叶绿素、N、P、K、Mg、 Fe、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硝酸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NO3-、O2•-、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 呈增加趋势;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略下降后上升趋势,Ca和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又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表明,pH≥2.0的模拟酸雨处理会干扰油茶植株相关生理代谢,但不会导致叶片脱落,因此5年生油茶植株能耐受pH≥2.0的模拟酸雨;而pH=1.0处理对其相关生理代谢干扰程度加重,且导致叶 片大量脱落,但不会导致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25.
计划烧除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中国林学会森林防火专业委员会、云南省护林指挥部和西南林学院共同举办的。计划烧除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11月14日至11月26日在昆明召开,会议历时12天。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吉林、福建、广西、广东、云南五个省的主管森林防火...  相似文献   
26.
27.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Micro-Tom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icro-Tom番茄植株矮小,生长密度高,生命周期短,转化效率高,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新型模式植物。对影响Micro-Tom遗传转化频率的共培养时间、AS的添加、工程菌液浓度和抑制农杆菌所用抗生素种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Micro-Tom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以bar基因设计引物对转化群体进行PCR检测,阳性率为72.3%,平均插入位点数为1.8个。遗传体系的建立为Micro-Tom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
通过在高寒地区引入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饲喂三河牛,并与传统饲喂方式下的产奶性能、饲喂成本、收益进行对比,结果显示TMR饲喂方式能够提高三河牛日平均产奶量2.2kg,平均每产1kg牛奶节约饲草0.52kg、精料0.05kg、青贮0.29kg,大大增加了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9.
牛蜘蛛腿综合征(Arachnomelia Syndrome,A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主要见于德系西门塔尔牛和欧洲瑞士褐牛。患病犊牛先天骨骼系统严重畸形,出生即死亡或出生不久死亡。已证实瑞士褐牛蜘蛛腿综合征是由编码亚硫酸盐氧化酶的基因SUOX外显子4上一个单碱基插入突变c.363-364insG所致。本研究首次建立了瑞士褐牛蜘蛛腿综合征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子筛查的方法:荧光引物PCR产物电泳法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法。使用荧光引物PCR产物电泳法对10个品种187头牛样本进行该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分型,没有发现携带该致病基因的个体。荧光引物PCR产物电泳法判定基因型快速可靠,实验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群体的检测。由于我国曾多次进口瑞士褐牛遗传物质,可能将该致病基因引入本地牛群体。因此对我国相关牛群开展AS隐性不利基因的筛查是必要的,尤其是针对种公牛进行筛查,可避免该致病基因在群体的传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0.
 采用PEG 6000模拟干旱处理佛甲草,测定佛甲草鲜重、干重、含水量、根系脱氢酶活性、无机物含量、有机物含量、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7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在不同浓度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佛甲草鲜重、干重、含水量、根系脱氢酶活性、无机物、Na 、K 、NO 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有机物、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先上 升后下降趋势;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显示,7种有机酸含量变化幅度也各不相同。综合分析表明,模拟干旱处理对佛甲草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其受抑制程度也加重;在干旱胁迫下,佛甲草不是通过积累无机离子(Na 、K 、NO )而是通过积累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游离氨基酸、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草酸、丙二酸等)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