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20株真菌菌株进行基本培养基的筛选、菌株的初筛与复筛,得到1株高产红色素菌株GG-6 j。其胞内色素OD值为0.53,胞外色素OD值为0.29,GG-6 j的综合胞内外OD值均高于其他菌株;且该菌株生长活力相对最强。以其为目标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合各项特征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镰刀菌属。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该菌株所产色素极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50℃下高温处理颜色不发生变化,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  相似文献   
62.
63.
保护地薄皮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棚、室栽培薄皮甜瓜,一般在3月中旬育苗(日光温室在3月上旬或2月下旬)苗龄30-35天,4月上、中旬定植.我们经过多年实践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4.
不同森林生态系中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名君  刘玉军  黄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20-16923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自安徽省滁州市天然次生林——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宣城市人工马尾松纯林——麻姑山林场球孢白僵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用7个引物分别对2个种群共222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扩展,共得到58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5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6.55%,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99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593,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283,基因流Nm=3.3984;可以看出,2个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遗传分化较大,为12.83%,这可能是由于人为选择和基因流障碍引起的;琅琊山白僵菌群体(PPL=96.55%,He=0.2781,I=0.4299)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麻姑山白僵菌群体(PPL=93.10%,He=0.2552,I=0.3825)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比较研究了采集自大别山原始林中球孢白僵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PPL=81.00%,He=0.3187,I=0.4782),可见生态环境复杂的原始林中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最高,天然次生林种群次之,人工纯林种群最小。利用Nei’s遗传距离构建琅琊山和麻姑山白僵菌个体间的遗传关系树状图,由UPGMA聚类分析可知,不同采集地的菌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65.
通过4对引物,对采自黄山的40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28S rDNA I型内含子分析,以探讨黄山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及流行菌株类型。结果显示,在黄山球孢白僵菌自然种群中,存在着13种不同的内含子单倍型,显示出在黄山小范围内的球孢白僵菌种群也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单倍型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其中BBBA型占据主导地位,为37.5%,ABAA型和ABBA型次之,分别为15%和12.5%,而BABA等7种单倍型则各仅占2.5%,反应出不同的遗传背景的菌株具有不同的遗传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数据同时显示,同核体菌株在黄山球孢白僵菌自然种群中的比例为82.5%,显示出同核体在遗传稳定性上优于杂核体,但同时,17.5%的杂核体比例也显示出准性生殖在球孢白僵菌种群中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66.
刘玉军 《北方蚕业》2004,25(1):30-31
柞蚕是我国特产,是北方山区人民致富小康的骨干产业;放养柞蚕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时,是一项投资少,周期短,收益多的高效产业.  相似文献   
67.
温室条件下不同品种山茶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温室内不同品种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 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山茶的光合特性相似: 光补偿点在6. 7~8. 4μmol·m-2·s -1 之间; 光饱和光强300μmol·m-2·s-1左右; 最大光饱和光合速率4. 1~4. 8μmol·m-2·s -1 ; 表观量子效率0. 055~0. 075 ; 羧化效率0. 03~0. 04 ; 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在15~25 ℃。据此推测山茶不喜强光, 也不耐高温, 认为山茶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应控制在300μmol·m-2·s -1 左右, 温度应控制在15~25 ℃之间。  相似文献   
68.
夏季温室遮荫对榕树和三雄蕊槟榔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夏季温室遮荫前后测定榕树和三雄蕊槟榔气体交换以及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结果表明:榕树耐强光和高温,而三雄蕊槟榔对强光和高温敏感。遮荫前的高温强光下,三雄蕊槟榔的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明显下调,榕树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只有轻微下调。遮荫后,这种下调都得以减缓;但伴随日均光合有效辐射的大幅降低,三雄蕊槟榔和榕树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也降低,榕树的降低幅度略大于三雄蕊槟榔。以上结果说明,尽管夏季遮荫能够减轻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的下调,但遮荫也使植物日均净光合速率下降,对喜光植物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69.
甘西鼠尾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甘西鼠尾草的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及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甘西藏鼠尾草这种常用药用植物资源,在西藏得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皇甫山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皇甫山7月份的虫生真菌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共发现3科8属13种.该林区虫生真菌群落的主要成分是球孢白僵菌、柱孢绿僵菌、玫烟色棒束孢和细脚棒束孢.其中棒束孢属为优势属,共4种.分别描述这13种虫生真菌的标本特征、培养性状和显微形态.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7月份虫生真菌Shannon-Winener指数H'为2.881 6,均匀度E为0.778 7,其值明显大于琅琊山同期虫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可见该保护区虫生真菌种类较为丰富.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