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和中央及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及相关要求,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深入推进,兰州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维,将相关政策积极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研究制备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与普通伊维菌素注射剂药物代谢及药效时间,本研究制备伊维菌素含量分别为0.5%、1.0%和1.5%的长效透皮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药量相同体积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制剂和普通伊维菌素注射剂(1.0%)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并通过PKSolver药代动力学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0.5%、1.0%、1.5%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和1.0%普通注射剂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81、0.52、1.02和0.12 d;达峰时间为1.55、0.97、1.62和0.42 d;峰浓度为47.36、72.02、115.30和99.53 ng/mL;消除半衰期为3.61、5.92、5.59和1.79 d;平均滞留时间为5.27、7.37、5.13和2.16 d;药时曲线面积为1 488.70、3 081.98、3 161.20和480.00 ng·d/mL,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体内维持有效药物浓度的时间长达35 d,普通注射剂仅为9 d。结果表明,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效果稳定,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微流控芯片是以微米尺度对被检测流体样品进行操作为特点的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样品消耗少、速度快、效率高等优势。近年来,基于该技术已开发出很多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例如毛细管电泳、质谱检测、免疫检测、电化学检测、光学检测等。随着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动物疾病对畜牧业的影响日益加大。因此,早期快速检测动物疫病病原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论文就几种常用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及其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温室辣椒生产在海西发挥了显著的经济优势和效益优势,但是生产中极易发生根部病害,造成严重减产,本文总结了辣椒根部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病条件、防治方法,为海西温室辣椒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在苹果全基因组中对可能互作的MdARF和MdIAA进行鉴定,为明确相关基因功能和解析生长素调控苹果果实大小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对野生大果型‘皇家嘎啦’和miRNA172p过表达的转基因小果型‘皇家嘎啦’进行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材料的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基因的功能注释及差异表达分析。利用转基因小果和野生型大果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在果实发育中表达的苹果MdARFs和MdIAAs基因家族成员,通过逐一在两个家族间计算基因时空表达的相关系数,筛选可能互作的MdARF-MdIAA组合,将从拟南芥基因组中下载的23个ARFs和34个Aux/IAAs、番茄基因组中下载的21个ARFs和25个Aux/IAAs,分别与互作候选MdARFs和MdIAAs进行比对,并进一步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MEME和TBtools对苹果候选互作对中的MdARFs和MdIAAs蛋白进行Motif分析。利用STRING蛋白互作预测数据库进行同源映射,构建苹果中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进一步的确认候选互作对,最终得到苹果中通过互作参与果实发育可能性最高的MdARF-MdIAA组合。【结果】分别对野生型‘皇家嘎啦’和miR172OX转基因‘皇家嘎啦’盛花期后两周的全果和盛花期后4周的果皮、果肉和果核进行转录组测序,共生成178.19 Gb的数据量,各项指标均表明,3个生物学重复在所有组织类型上均具有高度一致性。在转录组数据中,共鉴定到38个MdARFs和27个MdIAAs在至少一个文库中的FPKM值大于2,在苹果果实发育时期表达。通过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对表达的MdARFs和MdIAAs两两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8对MdARF-MdIAA的相关系数大于0.9或小于-0.9,作为初步筛选的候选互作组合。将8对组合中的MdARFs和MdIAAs分别与拟南芥和番茄中的ARFs和IAAs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后发现,MdARF6和MdARF19与起转录激活作用的AtARFs同属一个分支。而MdARF2、MdARF4和MdARF9则与起转录抑制作用的AtARF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Motif分析结果显示,候选MdARF、MdIAA蛋白中均包含Motif 2和Motif 5。Motif 2和Motif 5分别对应IAA蛋白中的保守结构域Motif IV和Motif III。互作蛋白在拟南芥中进行同源映射校验后,最终得到两对MdARF-MdIAA组合可用于进一步的功能验证。【结论】苹果MdARF和MdIAA家族成员,在果实发育时期,有8对组合在表达量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同源映射确认互作后,最终确定MdARF4-MdIAA17和MdARF4-MdIAA19两对互作组合,极有可能通过互作传递生长素信号参与调控苹果果实发育。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对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强调实验基本操作、开设综合性实验、引入双盲法、强化实验报告撰写等途径,进行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制备伊维菌素含量分别为0.5%、1.0%、1.5%的长效透皮剂,进行3组相同药量不同体积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研究其代谢过程。优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血浆中伊维菌素含量的方法,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对精密度、回收率、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测定,表明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对家兔外耳廓单次均匀喷洒给药,通过血浆中伊维菌素质量浓度随时间的数据变化表明,药物可快速经皮肤吸收入血,发挥效应。伊维菌素含量为0.5%、1.0%、1.5%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依次记为1、2、3组,通过PKSolver药动学处理软件对数据分析发现,1、2、3组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52、0.35和0.75 d;达峰时间分别为1.47、1.13和1.23 d;峰质量浓度分别为91.09、37.61和69.53μg·L~(-1);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55、4.95和4.61 d;平均滞留时间依次为9.995、11.902和6.995 d。药时曲线面积分别为7 578.33、5 530.75和2 542.20μg·d·L~(-1)。3组药物在家兔血浆内均符合有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且第2组吸收半衰期和达峰时间最短,平均滞留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伊维菌素长效透皮剂在家兔体内的血药质量浓度变化平稳,释药时间较长,在体内维持有效药物质量浓度时间长达35 d,有明显的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区猪场环境中蔬菜细菌携带耐药基因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猪场环境中蔬菜样品附生细菌和内生细菌的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用PCR结合测序的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和结论】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的分布范围比较广,附生细菌和内生细菌中此类耐药基因的场区检出率均为90%(9/10);蔬菜样品附生细菌和内生细菌所含的耐药基因是有差别的,而且附生细菌中的耐药基因比内生细菌的丰富,A、B、C、D、E、F、G、H、I和J样品附生细菌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是77.78%(21/27)、92.59%(25/27)、92.59%(25/27)、51.85%(14/27)、33.33%(9/27)、92.59%(25/27)、77.78%(21/27)、7.41%(2/27)、81.48%(22/27)和77.78%(21/27),内生细菌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是0(0/27)、11.11%(3/27)、11.11%(3/27)、11.11%(3/27)、29.63%(8/27)、48.15%(13/27)、29.63%(8/27)、33.33%(9/27)、25.93%(7/27)和22.22%(6/27).表明蔬菜中细菌的耐药情况,尤其是附生细菌的耐药情况可能已经非常严重,长此以往甚至会抑制作物生长,并且通过食物链危及动物和人体健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禽源奇异变形杆菌携带超广谱β-内胺酰酶基因的亚型和blaCTX-M基因的上下游环境。【方法】对分离、鉴定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ESBLs产酶确证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和接合试验;利用PCR定位技术(PCR mapping)分析blaCTX-M的基因环境。【结果】ESBLs确证试验表明,21株禽源奇异变形杆菌有10株是阳性表型。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最常见的ESBL基因是blaCTX-M-14 (n=6) , blaOXA-1 (n=6), 其次是blaCTX-M-65 (n=4),同时也检测到了blaOXA-10 (n=1),没有检测到blaSHV。序列分析表明,禽源奇异变形杆菌携带blaCTX-M的上游普遍存在ISEcp1B,下游均为IS903D。【结论】首次在禽源奇异变形杆菌中检测到了blaCTX-M-65,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在禽源奇异变形杆菌中已不在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