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31.
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研究黄土高原地区的蒸发皿蒸发对区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意义重大.通过收集黄土高原地区61个气象站点的蒸发皿蒸发、气温、风速、降水、相对湿度、水汽压等数据,使用Mann-Kendall检验、累积距平、线性趋势法分析了1960-2018年黄土高原地区蒸发皿蒸发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究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2.
近30 年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未来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有利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了解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状况,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定量分析1985—2014年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值,采用等间距法将耕地生态安全级别划分为不安全、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安全5个等级,并引入灰色系统理论预测2015—2020年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等级,分析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4年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呈U型变化,安全等级经历了较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临界安全的演变历程,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于1999年之后显著转好;2015—2020年珠海市耕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呈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由临界安全发展到较安全,未来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较为乐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导致的人地矛盾仍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3.
孟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孟津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产业扶贫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脱贫致富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4.
赤眼蜂寄生于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卵内,是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又是农药登记环境评价的重要靶标生物。为明确阿维菌素等药剂及其混配制剂对赤眼蜂的毒性,采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了阿维菌素等药剂及其混配制剂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等单剂中,15%虫螨腈水乳剂和98%噻虫嗪原药对玉米螟赤眼蜂毒性较高,LR50分别是1.30×10-7和8.90×10-6 mg/cm2,为极高风险性药剂;5%阿维菌素乳油和95.8%吡虫啉原药对玉米螟赤眼蜂的LR50分别为2.00×10-5和2.91×10-5 mg/cm2,为高风险性药剂;98.1%哒螨灵原药和92%吡蚜酮原药对玉米螟赤眼蜂的LR50分别是1.71×10-2和2.43×10-2 mg/cm2,毒性较低,为低风险性药剂。12%阿维菌素·噻虫嗪悬浮剂、36%阿维菌素·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12%阿维菌素·虫螨腈水乳剂对玉米螟赤眼蜂的LR50分别为2.26×10-7、3.64×10-6和8.57×10-6 mg/cm2,毒性较高,均为极高风险性药剂;18%阿维菌素·吡蚜酮悬浮剂和6%阿维菌素·哒螨灵乳油的LR50分别为6.23×10-5和2.49×10-4 mg/cm2,风险性等级较低,安全性高。阿维菌素混配制剂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毒性,不仅与混剂中的另一单剂的毒性大小有关,还与混剂中阿维菌素的含量有关。因此,在大田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时,应避免高风险药剂的使用,以避免对赤眼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5.
为筛选防治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Chu幼虫的高效、低残留杀虫剂,采用浸虫法和浸叶法分别测定了13种杀虫剂对金银花尺蠖幼虫的触杀毒力和胃毒毒力,筛选出高活性药剂,并对筛选的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及检测其在金银花中的农药残留量。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维盐对金银花尺蠖2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最高,触杀毒力LCct50分别为0.291、0.391 mg/L,胃毒毒力LCst50分别为0.081、0.275 mg/L;多杀菌素、氟铃脲、氯虫苯甲酰胺药剂对金银花尺蠖幼虫也表现出较高的致毒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有效成分用量2.25 g (a.i.)/hm2的甲维盐、有效成分用量11.25 g (a.i.)/hm2的多杀菌素对金银花尺蠖幼虫均有极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防治效果分别为96.39%和93.13%,表明甲维盐和多杀菌素是防治金银花尺蠖幼虫的特效药剂。残留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成分用量6、12 g (a.i.)/hm2的甲维盐喷雾处理3 d后,金银花中农药残留量分别为0.0219、0.0725 mg/kg,7 d后分别为0.0070、0.0168 mg/kg。  相似文献   
136.
通过显微观察橘全爪螨生活史与产卵量,开展广东地区红掌橘全爪螨危害普查和调查,结果发现橘全爪螨从若螨发育为雌成螨的当天不产卵,第2天开始每天产卵3~4枚,多则5枚,产卵历时8 d,每雌螨总产卵量约28.40枚。雌螨生命周期约为17.90 d,从卵期、幼螨期、若螨期到成螨期分别为5.56、1.42、2.52和8.40 d。橘全爪螨主要危害红掌中下部老叶,以危害叶背为主,虫害发生初期叶背出现许多灰白色小点,严重时全叶呈灰白色。不同红掌品种橘全爪螨的危害虫情指数差异很大,‘维多’红掌受害最重,虫情指数20.4%;‘朝天娇’‘广花福运’‘红斑比诺’‘满天星’‘莉莉’5个红掌品种受害较轻,虫情指数均小于5.0%。本研究为提前预防螨虫危害和开展有效药剂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7.
138.
为了探究苏北地区露地辣椒栽培更好的地膜覆盖方式,以苏椒5号为研究对象,设置畦面地膜覆盖(T2)、畦面起垄连沟全地膜覆盖(T3)2种地膜覆盖方式,以不覆膜(T1)为对照(CK),研究地膜覆盖不同栽培方式对露地辣椒植株生长、产量、土壤氮素、盐分和p H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的辣椒初花期、结果期和采收期可至少提前5 d,鲜椒单果质量和产量分别显著高于不覆膜处理18.95%和11.99%;在苗期、开花坐果期、成熟期3个时期,T3处理的辣椒株高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34.28%、30.30%和16.66%,茎粗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42.75%、26.79%和26.64%;在成熟期,T3处理的辣椒植株展开度可达78.9 cm×81.2 cm,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24.35%和12.01%。在开花坐果期,T2和T3处理...  相似文献   
139.
为了解银黄可溶性粉治疗猪喘气病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本试验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银黄可溶性粉的活性成分及对应的靶点,将靶点导入Uniprot数据库,利用Cytoscape 3.5.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在Genecards数据库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猪喘气病的靶点,将靶点导入Uniprot数据库,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银黄可溶性粉筛选出48个活性成分,155个靶点;猪喘气病有关的靶点有3 154个;PPI网络有51个靶点,关键靶点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GO功能注释得到98个条目(P<0.05);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到42条通路(P<0.05)。结果表明,银黄可溶性粉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和汉黄芩素可能是治疗猪喘气病的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VEGFA、TNF等靶点,调控结核通路和哮喘通路...  相似文献   
140.
为了进一步发挥品种和密植栽培的增产优势,完善良种良法配套,提升玉米单产水平。兴平市农技、种子等部门于2021年开展不同类型夏玉米品种与密度配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参试品种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可造成一定影响,但对株高、穗位高、穗粗、百粒重、含水量等影响不明显,在45000株/ hm2处理下,参试品种产量在p<0.01、p<0.05水平上差异表现显著或极显著,在60000株/hm2处理下,陕单609与陕单636在p<0.05水平上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在75000株/hm2密度处理下,陕单636与陕单609、郑单958在p<0.05水平上产量有显著差异,在90000株/hm2密度处理下,陕单636、陕单8806与陕单609在p<0.05水平上产量间存在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中熟品种陕单609、郑单958可在兴平地区>60000株/hm2以上密度种植;早熟品种陕单636与晚熟陕单8806产量水平低,没有推广价值,晚熟品种东单60贪青晚熟成熟度差,不宜推广种植;早熟品种陕单650综合表现好,籽粒脱水快,耐密性强,可作为籽粒机收品种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