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20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1158篇
林业   2259篇
农学   1553篇
基础科学   2047篇
  1638篇
综合类   11337篇
农作物   1230篇
水产渔业   898篇
畜牧兽医   6932篇
园艺   2091篇
植物保护   776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757篇
  2022年   737篇
  2021年   681篇
  2020年   776篇
  2019年   1173篇
  2018年   1029篇
  2017年   649篇
  2016年   723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1624篇
  2013年   1252篇
  2012年   1312篇
  2011年   1503篇
  2010年   1499篇
  2009年   1540篇
  2008年   1370篇
  2007年   1280篇
  2006年   1130篇
  2005年   1081篇
  2004年   1069篇
  2003年   983篇
  2002年   827篇
  2001年   865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551篇
  1998年   463篇
  1997年   416篇
  1996年   372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94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272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206篇
  1985年   182篇
  1984年   131篇
  1983年   111篇
  1982年   97篇
  1981年   97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19篇
  1965年   19篇
  1964年   19篇
  1959年   18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全株青贮玉米添加量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污染物产生量和粪便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的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其中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用全株青贮玉米(按风干样计)替代10%、20%、30%的同重的基础饲粮混合而成(T1、T2、T3组)的试验饲粮。预饲期7 d,正试期71 d。结果表明:(1)饲粮中不同全株青贮玉米添加量对育肥猪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组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和T2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和T3组无显著差异(P>0.05);T3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T1和T2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中添加全株青贮玉米对育肥猪猪舍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组的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和VOCs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粪便微生物菌群组成结果显...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RSwN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9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wN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循证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术后6个月观察2组患者鼻腔主观症状VA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活质量SNOT-22评分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2组患者SNOT-22、PSQI、VAS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内镜手术治疗CRSwNP患者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3.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华中地区124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探测器量化多个影响因素对华中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效果,构建综合优势度模型评价华中地区乡村旅游综合优势度,并结合重点村分布和综合优势度分布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评估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的协调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华中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呈现多核心的集聚分布,受多维影响因素综合影响,各因素间协同影响作用突出;2)综合优势度分析显示,华中地区乡村旅游综合发展优势总体上表现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与重点村空间分布高度耦合,且耦合协调类型与综合优势度成正相关;3)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优势受各因素协调效果的制约,资源禀赋是选址的首要考虑指标,而交通条件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可为乡村旅游创新提质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主要介绍了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退耕还林地的立地类型,设计了与之相应的工程造林类型,分析了不同工程造林类型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95.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厕所革命”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提升农户对卫生厕所的使用率无疑是当前“厕所革命”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利用宁夏微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阐明农户改厕与其使用行为悖离之因,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内在逻辑。结果表明:样本中89.14%的农户完成了户厕改造,但其中有39.69%的卫生厕所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农户改厕与其使用行为发生显著悖离。究其故,改厕方式和农户使用条件的差异及其从众意识的影响,导致卫生厕所使用率在村级层面呈两极分化,这看似农户生活成本提高所致,实则是其思想消极、条件限制而为。而且,受农户感知有用性结构性的偏差、设施便利条件不高和农户感知易用性不强等因素限制,使得农户对卫生厕所需求和参与意愿仍处于较低水平。据此,提出整改完善现有存量、科学谋划未来增量,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提高农户参与意愿和责任担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深入分析双季稻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水平低、插秧机保有量少、手工直播趋势蔓延等栽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从茬口衔接、生育期、比较效益、技术难易、生产规模五个方面梳理制约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因素,通过综合测评和试验示范深入比较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械化有序抛秧、水稻钵苗摆栽技术三种机械化栽植技术在缓解茬口矛盾、抵御自然灾害、农药减施、水稻增产等方面的优势,遴选出适宜南方双季稻机械化栽植技术模式。从技术推广、政策支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通过因地制宜选定适用主推技术、完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提高水稻栽植机具保有量、完善育秧中心布局、提高育插秧作业服务能力等发展路径加快提升高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促进双季稻面积恢复。  相似文献   
997.
孙一航  刘学生  林宇龙 《草学》2023,(2):1-4+10
土壤盐碱化是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面临的一项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对作物生长和植物生产力造成了严重损害。植物修复技术以其绿色、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在修复改良盐碱草地过程中被广泛认可和应用。根际环境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微域环境,一般指离根轴表面几毫米之内的区域,根际环境对植物适应盐碱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探讨根际环境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与植物抗逆性和生产力的关系,已逐渐成为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盐胁迫对植物根际环境影响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盐胁迫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和含量、根际土壤养分状况、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高频加热辅以真空处理可快速有效脱除受潮片烟中的多余水分,实现防霉养护处理。为探究高频加热防霉处理过程对片烟化学成分的影响,对处理前后片烟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频加热处理会使片烟中的氮碱类物质和钾的含量下降,在烟叶温度升至50℃后更为显著,可调节片烟的氮碱比趋近于1,使得化学成分之间更加协调,钾含量的下降影响烟叶的燃烧特性和吸食口感。采用高频加热辅以真空对片烟进行防霉养护处理后的烟叶糖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幅度为0.3%左右,两糖比变化幅度小于0.005,糖碱比、两糖比变化幅度小于1.1,氯含量变化幅度为0.2%以内;烟叶的pH值基本不受高频加热影响。综上所述,设定片烟防霉养护处理最高温度在45℃时,处理后的片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较小,对烟叶的品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随着肉牛产业不断发展,牛的各种疫病也不断出现,西门塔尔牛是通辽市牛产业主要品种,鉴于焦虫病对该品种也有感染,其感染率较高,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本研究基于实地考察,研究焦虫病临床症状、感染诊治,对焦虫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总结汇报,期望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帮助。方法:2020年6—10月,通过对焦虫病易发牛场的主场区和隔离区进行研究,对焦虫病的感染途径、特点、主要症状进行详细分析,对研究数据结果进行总结与概括。结果:在最终结果中得知,焦虫病发病时间为7月末,是焦虫中间宿主牛蜱活动季节,也是牛群相互感染焦虫发病的常发季节,从附近牛场感染而传播,本地区患焦虫病的牛病死率达6.2%。发病牛与正常牛体温对比P <0.05,在统计学意义上符合其标准条件。结论:对焦虫病而言防重于治,切断致病的传播途径可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硬态切削条件下的切削力控制问题,建立了控制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设计了PID/PD控制器,对径向力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进给量能够有效地控制径向切削力变化,同时,能够较好地控制刀具的磨损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