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福建茶叶生产是传统农业经营项目,也是历来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鸦片战争后,受到对外口岸的开通,茶路的几次变迁,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茶叶采购制度的出现以及关税的降低等因素影响,福建茶叶商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强,茶叶对外贸易达到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2.
唐代,茶叶已是福建名产之一。陆羽《茶经》一书提到:茶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福州的蜡面茶、露牙茶、半岩茶非常有名。《闽小记》云:"鼓山半岩茶,色、香、风味,当为闽中第一,不让虎丘、龙井也"。迨至宋代,福建茶叶更是名扬域外。"江淮、荆襄、岭南、两川、二浙,茶之所出,而出于闽中者尤天下之所嗜"。到清代,经数百年的发展,福建茶叶无论种植技术、生产形态,还是地区分布都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3.
中国的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东亚文明从某种程度来说乃是“竹子文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是古人对竹的评价,今人则把竹林喻为“绿色金库”。我国早在殷商时期,就用竹做箭矢,作为狩猎和交战中攻防的武器,还用竹子制作日常使用的竹器。“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上莞下簟,乃安斯寝”都是先民们使用竹子的写照。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竹简、竹牍,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00年前四川自贡自流井盐区已开始用竹片竹管凿井取卤,以后又用竹筒导引天然气。1700年前竹材造纸,…  相似文献   
24.
管仲的环境保护思想刘锡涛管仲(?—前645)春秋初期政治家。由鲍叔牙推荐,被齐国齐桓公任命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力大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管仲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的出发,十分注意山林川泽的管理及生物资源的保护。管仲认为山林川泽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25.
浅谈唐人植树○刘锡涛历史是面镜子。位居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在保护自然绿化大地的实践活动中,就有不少值得借鉴的东西。一、文人与植树唐代文人笔下的祖国河山是十分的秀美。其实,唐代,文人墨客不但热爱美好的大自然,而且创造了大自然的美。大诗人杜甫有喜...  相似文献   
26.
我国植树史话刘锡涛我国植树造林历史悠久。陕西省黄陵县桥山轩辕黄帝的“衣冠冢”,周围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有一棵最大的古柏树,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约五千年。西周时,以“封人”负责国都的植树,以野庐氏“掌国道路于四畿,比国邻及郊野之道路宿息并树”。设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