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92篇
  69篇
综合类   672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548篇
园艺   133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试验旨在探讨哈萨克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多态性与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性。使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方法对231只哈萨克羊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参考GenBank中绵羊iNOS基因序列,针对其第6、7、8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片段设计引物,利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231只哈萨克羊的iNOS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SNPs与哈萨克羊布鲁氏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7只哈萨克羊为布鲁氏菌感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9.00%。在哈萨克羊iNOS基因的外显子6和8片段上未检测到多态位点,在外显子7片段上检测出F7-T18054C和F7-C18084T 2个多态位点,在F7-T18054C多态位点上检测到3种基因型(TC、TT、CC),优势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别是C型和CT型,其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660和0.446。在F7-C18084T多态位点上检测到2种基因型(CT、CC),优势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别是C和CC型,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946和0.892。F7-C18084T属于低度多态(PIC<0.25),F7-T18054C属于中度多态(0.25 < PIC < 0.5)。相关性分析表明,F7-T18054C和F7-C18084T多态位点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P>0.05)。试验结果表明,哈萨克羊iNOS基因F7-T18054C和F7-C18084T多态位点与布鲁氏菌病易感性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旨在研究布鲁菌侵染小鼠过程中一氧化氮(NO)的作用,以及NO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此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布鲁菌标准疫苗株M5侵染小鼠,首先用小鼠的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再用Griess试剂法和ELISA法测定对照组和侵染组不同组织和血清中的NO和ADMA含量,对小鼠肝脏和脾脏的各个侵染时间段进行CFU计数观察。结果显示,用布鲁菌M5侵染小鼠后,RBPT和SAT在14d时检测到有阳性反应。侵染组和空白对照组NO总含量上变化不大,但侵染组血清中的NO含量随时间出现下降,而肝脾中NO含量随时间出现上升,其他各组织NO含量波动不明显。而ADMA的总趋势与NO相反。CFU计数结果显示,小鼠肝脾内布鲁菌的数量在14d时一直处于增长状态,28d时布鲁菌的数量下降,表明布鲁菌的分裂繁殖和机体NO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瓠瓜是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在绍兴市主要种植长蒲类瓠瓜品种,越冬大棚栽培效益高。瓠瓜种植后水旱轮作一茬晚稻,既可减轻瓠瓜土传病害,又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这种菜稻轮作模式,在浙江省大力推广应用,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高效。  相似文献   
54.
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的10个不同组织、器官中共检测出8种过氧化物酶,在叶、芽鞘、根、节、节间、穗轴、叶鞘和芒中,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过氧化物酶基本相同,说明这种酶由细胞核编码,但在花粉粒发育的3个不同时期,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过氧化物酶有明显差异,表现为不育系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于保持系,这可能是由于不育系中细胞质不育基因对核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表现为不育细胞质基因的去阻遏作用,即不育细胞质基因可以去除细胞核中编码过氧化物酶基因的阻遏作用,使不育系中有更多的过氧化物酶基因得以表达,造成不育系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多于保持系的现象.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多功能拖拉机的较快发展,削弱了手拖的运输市场,随着手拖的迅速残旧老化,手拖的年检工作难度逐年增大,严重影响了我县农用拖拉机的年检率,成为农机监理工作的需待解决难题。这两年,象州县农机监理站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2000年全县年检拖拉机2 921台,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其中手拖2 235台,占76.5%,名列地区前茅。1县乡相互配合,做到齐抓共管 由于农机及其驾驶员分布乡镇农村,农田作业场所遍布全县每个村寨角落,如果依靠县站的同志进行田检路查完成年检审工作,工作难度是…  相似文献   
56.
划分水源地保护区是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以地下水水质预测得到的时间指标、距离指标为依据划分了磐石市第一、二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为磐石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7.
58.
本试验旨在研究种母鸡饲粮不同硒源及添加水平对后代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硒沉积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540只48周龄的健康岭南黄父母代肉用种母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试验采用3(硒源)×2(水平)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粮硒源分别为亚硒酸钠(SS)、酵母硒(SY)、硒代蛋氨酸(SM),硒添加水平分别为0.15和0.30 mg/kg(以硒计)。预试期4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SS组相比,SM组显著降低了1~21日龄后代肉鸡的料重比(P0.05);SM和SY组显著提高了1日龄后代肉鸡肝脏、肾脏和肌肉的硒含量以及肾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与SY组相比,SM组显著提高了后代肉鸡16 h胸肌的p H和肾脏、肌肉的硒含量(P0.05)。2)0.30 mg/kg组的后代肉鸡肝脏、肾脏和肌肉的硒含量显著高于0.15 mg/kg组(P0.05)。与0.30 mg/kg组相比,0.15 mg/kg组显著提高了后代肉鸡8 h胸肌Hunter a值及p H(P0.05),显著降低了后代肉鸡24、48 h胸肌滴水损失(P0.05),显著提高了1日龄后代肉鸡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肾脏T-SOD、CAT活性和T-AOC(P0.05),显著降低了1日龄后代肉鸡肾脏MDA含量(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母鸡饲粮中添加0.15 mg/kg SM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9.
该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土柱实验研究土壤中硅和重金属的反应机制。土柱实验在可溶性镉、铜、镍和铅酸盐的情况下,用各种活性硅(硅藻土,沸石,无定形二氧化硅,浓缩单硅酸)处理灰森林土。所有富硅物质都用电子显微镜测试分析过。富硅物质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和浓缩单硅酸比沸石和无定形二氧化硅更能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重金属移动性的降低是由土壤溶液中单硅酸和重金属的反应,以及富硅物质表面对重金属的吸附实现的。重金属在土壤中移动的强度与自身种类有关。施用富硅物质可明显降低镉和镍的移动性,对铜和铅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0.
肝移植是晚期肝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通过肝移植动物模型进行相关试验研究,是提高肝移植成功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中心2004年7月至2006年11月协助完成了30例家猪活体肝移植手术,现结合临床工作,对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相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