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11篇
  22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高产广适抗寒小麦新品种花培5号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花培5号是利用花药培养技术,用豫麦18号×花4-3杂交组合F1代,诱导出单倍体花粉植株,经染色体加倍选育而成,属高产、稳产、抗寒、抗旱、抗病、适应性广的优质中筋专用小麦新品种。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试及生产试验产量均获第一;区试混合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连续2年测试,品质指标均超过国审标准。2006年获国家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台湾杉和秃杉2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观测幼苗发育过程与形态特征,分析引种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台湾杉与秃杉2个珍稀树种的育苗、造林均较为容易,其场圃发芽率分别为16.7%和33.7%,当年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3.5 cm、18.0 cm和0.26 cm、0.20 cm;4年生时平均树高和地径分别为1.37 m、2.64 m和2.70 cm、5.10 cm。  相似文献   
83.
饲料行政执法监管和案件查处工作必须克服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既要认真依法履职、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又要客观公正,做到法理性、情理性和合理性高度统一。近年来,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工业饲料的执法监管,加大了对饲料产品的抽检和对质量案件的查处力度。笔者就如何依法和规范执法办案等问题提出个人浅见,与广大饲料执法同仁探讨。一、饲料执法及案件查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饲料案件来源问题。目前饲料案件的来  相似文献   
84.
85.
从废弃农药厂周边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以氟环唑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命名为F1。经过对菌落菌体的形态观察、16S rRNA序列相似性及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其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其亲缘关系与昆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unmingensis)最近。进一步优化F1降解氟环唑的条件,结果表明,氟环唑初始浓度为20 mg/L、温度为30℃、pH值为7.0时,菌株降解氟环唑的效果最佳。在最佳条件下,接入菌悬液使无机盐液体培养基在600 nm处的吸光度(D_(600 nm))为0.1,培养4 d后,菌株达到生长高峰,培养6 d时氟环唑降解率达90.4%。研究还发现,增加接菌量能明显提高F1对氟环唑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86.
为优化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油菜黑胫病菌遗传转化技术体系,以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的pCH-sGFP 为载体,农杆菌LBA4404为介体,对油菜黑胫病菌的分生孢子进行转化。油菜黑胫病菌的最佳转化体系为:分生孢 子浓度106个/mL,农杆菌OD600值0.6,乙酰丁香酮浓度200 μmol/mL,pH 5.8,25℃,共培养4 d,获得120~161个转化 子。随机选取26个转化子连续培养5代能够稳定遗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表达的菌丝和孢子可见绿色荧光。 PCR鉴定发现T-DNA 已整合进油菜黑胫病菌基因组中,Southern blot鉴定发现T-DNA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黑胫病 菌中,转化子均能够稳定遗传。建立油菜黑胫病菌遗传转化体系为该病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和功能基因分析奠定了 基础。  相似文献   
87.
88.
经多年来调查研究和查阅有关资料,已知我国产野生食菌(包括部分栽培种)655种,124属,41科。其中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多达112种,22属,均占总数量的17%。另外各类食菌中风味醇正,鲜美可口的又以白蘑科最多。所以在筛选优良栽培菌种时将该科列为重点考虑,是有一定根据的。如鸡(土从)菌Termitomycesalbuminosus,口蘑Trich-  相似文献   
89.
香港蕈菌再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娘潭到乌蛟腾,收集标本;翻八仙岭,趣解仙草;初到南山公园,有新发现;登大屿山岛,风雨采集,去西贡考察,险遇眼镜蛇。  相似文献   
90.
随着我国食菌栽培业的迅速发展和消费量的逐年增加,有关科研单位和生产部门正在通过各种手段,选育优质高产的菌种,这是保证我国食菌栽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这同时,了解、研究国内野生食菌资源,驯化好的栽培菌种,亦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以下仅以资源种类和选育菌种有关的方面作一初步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