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为明确百香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karstii)的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探究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该病菌适宜在萨氏(SDAY)培养基上生长,适宜pH为6~9,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 ℃,最适温度为25 ℃,可高效利用蔗糖与甘氨酸;室内毒力测定发现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75%肟菌·戊唑醇WG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667 mg/L,其次为18.7%丙环·嘧菌酯SE、42.4%唑醚·氟酰胺SC、25%吡唑醚菌酯SC、50%咪鲜胺锰盐WP,EC50值分别为0.3335、0.4567、0.4630、0.8187 mg/L。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改善果实品质和贮藏性,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采收前对叶面喷施不同钙,比较不同处理果实钙含量、品质及贮藏性指标。结果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果实钙含量,提升猕猴桃综合品质,其中Ca(NO_3)_2处理的猕猴桃平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维生素C均大于其他处理,分别达87.49 g、 1.72和213.54 mg/100 g。叶面喷施Ca(C_6H11O_7)_(2 )的果实糖酸比达11.42。叶面施钙能降低猕猴桃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峰值期,延缓猕猴桃软化。试验表明,叶面施钙能提高猕猴桃营养价值,提高品质和贮藏性,提升商品性。  相似文献   
13.
以"黔椒8号"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亚硒酸钠(0(CK)、1.25、2.50、5.00、10.00、20.00mg·L^-1)对辣椒果实品质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宜浓度亚硒酸钠溶液能促进辣椒果实发育、品质和产量的形成,增加辣椒果实硒含量,减少镉铅的吸收,促进果实中微量元素的积累。以叶面喷施5.00mg·L^-1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喷施硒处理辣椒可提高单果质量7.28%、辣椒碱含量32.21%、总糖含量53.22%、维生素C含量33.9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32.84%。硒含量增加0.002~0.016mg·kg^-1、镉含量降低39.30%~58.37%、铅含量降低50%以上。综合试验结果,在显蕾期和初花期喷施亚硒酸钠溶液有利于辣椒品质和产量的形成,以5.00mg·L^-1的喷施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两种农药及其混剂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试验法研究了三环唑与阿米西达混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表明:三环唑和阿米西达的复配剂可抑制菌丝的生长与稻瘟菌孢子的产生,当三环唑与阿米西达的比例为8∶1、6∶1、4∶1、2∶1时,对菌丝生长和稻瘟菌孢子的EC50值分别为0.2292~0.9728μg/mL和0.5967~1.2793μg/mL,其中三环唑:阿米西达4∶1时抑制作用最好,相应的EC50分别为0.2292μg/mL和0.5967μg/mL。混剂结合了三环唑与阿米西达两者的优点,可以延缓水稻稻瘟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同时检测甘蓝中毒死蜱和噻虫嗪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甲醇振荡提取样品,经弗罗里硅土-活性炭柱净化,以丙酮/正己烷洗脱,HPLC-UV检测,外标法定量,对毒死蜱和噻虫嗪在甘蓝中的残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毒死蜱和噻虫嗪的混合标样添加水平为0.1~5.0 mg/kg时,毒死蜱和噻虫嗪的回收率分别为85.3%~91.2%和83.2%~86.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检出限分别为0.031 mg/kg和0.039 mg/kg,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甘蓝中毒死蜱和噻虫嗪的残留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处理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能够有效防治猕猴桃根结线虫的药剂。采用田间药剂施用筛选的方法,研究了12.5%阿维·噻唑膦EC等7种药剂对猕猴桃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药剂对猕猴桃根结线虫均有一定的防效,能控制土壤中2龄幼虫的数量和抑制根结的形成,其中12.5%阿维·噻唑膦EC防治效果最好,药后45 d、180 d对根结线虫和二龄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40%、69.90%和83.83%、80.26%;10%噻唑膦GR与5%阿维菌素GR防效较好;2亿/毫升淡紫拟青霉+生物菌培养基B++(微生物肥)防效较差。12.5%阿维·噻唑膦EC、10%噻唑膦GR和5%阿维菌素GR可作为猕猴桃根结线虫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7.
修文县猕猴桃园叶蝉种类调查及生物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贵州修文县猕猴桃果园叶蝉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采用扫网法和五点取样法对修文县猕猴桃园区叶蝉种类进行系统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采用药膜法,对桃一点叶蝉若虫和成虫进行了5种生物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修文猕猴桃叶蝉常见种类有6种,分别为桃一点叶蝉(Erythroneura sudra)、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sceus(Fabricius)]、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Linnaeus)]、葡萄斑叶蝉[Erythroneora apicalis(Nawa)]和猩红小绿叶蝉[Empoacarufa(Melichar)],桃一点叶蝉和小绿叶蝉为优势种群。5种生物药剂中,0.8%阿维.印楝素乳油对猕猴桃叶蝉具有较高毒力和较好防治效果,对桃一点叶蝉若虫和成虫的LC50分别为1.306 6mg/L和1.462 2mg/L,药后7d防效达93.2%,药后20d防效仍达70%以上;其余植物源杀虫剂对猕猴桃叶蝉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均可在猕猴桃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以乙腈作为溶剂,对猕猴桃样品进行超声萃取,经弗罗里硅土-活性炭混合柱净化,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HPLC-UV检测,外标法定量,建立了吡虫啉在猕猴桃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1~ 5.0 mg/kg的添加水平,平均回收率为87.18%~109.3%,相对标准偏差为1.14% ~4.87%,检出限为0.010 mg/kg.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猕猴桃中吡虫啉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对甘蓝灰霉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抑菌作用显著的杀菌剂及组合,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表明:25.5%啶菌噁唑EC、50%啶酰菌胺WG、50%咯菌腈WP、10%苯醚甲环唑WG和75%百菌清WP对甘蓝灰霉病菌毒力较高,EC50分别为0.1356、0.2137、1.1332、5.8642、6.0204μg/mL.啶菌噁唑+咯菌腈(1∶3)、啶菌噁唑+苯醚甲环唑(1∶1)、啶酰菌胺+咯菌腈(1∶3)和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1∶1)对甘蓝灰霉病菌毒力增效作用显著.田间试验表明,上述4个复配药剂对甘蓝灰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达86%以上,其中25.5%啶菌噁唑EC+50%咯菌腈WP的防效最高为95.32%.4个复配药剂可用于灰霉病的防治,实现农药的减量施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