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开展施药试验,对钉耙式新型组合喷头喷雾的粒径分布、沉积量、覆盖率和田间防效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喷施压力0.3 MPa下,该组合喷头流量为0.32L/min,Dv10、Dv50、Dv90分别为52、98、122 μm,分布跨度为0.71;1.5~0.3 m位置的雾滴沉积量为0.059~3.528 μg/cm2,雾滴...  相似文献   
62.
在贵州省刺梨种植园区开展施药防治刺梨白粉病试验,以25%腈菌唑乳油和清水为对照,评价5种绿色或生物源杀菌剂对刺梨白粉病的防效,对刺梨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和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刺梨白粉病的防效均达90%以上,处理后刺梨果实品质明显提高,增产率也达150%以上;1%多抗霉素水剂、1...  相似文献   
63.
为明确稻瘟病菌对咪鲜胺和三环唑的敏感性及两者的协同作用,从贵州、湖北、河南、湖南省稻区采集分离得到103株稻瘟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稻瘟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采用水稻苗活体法测定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及咪鲜胺和三环唑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咪鲜胺、三环唑对供试稻瘟病菌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_(50))值分别为0.004 2~0.056、0.35~9.67μg/mL,且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近似于正态分布,可将EC_(50)均值0.027、5.24μg/mL分别作为南方稻区稻瘟病菌对咪鲜胺、三环唑的敏感基线。协同组合筛选结果表明,咪鲜胺与三环唑以有效成分比为4∶20时,增效作用明显,其共毒系数为177.10,EC_(50)值为1.10μg/mL;该组合在有效成分180 g/hm~2剂量下,药后21 d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效达到86.41%。因此,咪鲜胺、三环唑(有效成分比为4∶20)组合可用于田间防治水稻稻瘟病,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180 g/hm~2。  相似文献   
64.
碧护浸种对桔梗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的碧护溶液浸种对桔梗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碧护25 000倍液处理发芽率显著提高48.92%;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21.7%,且两者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碧护20 000倍液处理茎增粗0.54 mm、增重1.01 g,根鲜重提高0.63 g,根干重高出0.14 g;有效地促进了桔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显著提高了桔梗的商品价值.高浓度的碧护15 000倍液对桔梗地上部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桔梗生产上使用碧护适宜浓度为25 000~20 000倍液.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套种吉祥草和清耕对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为丰富猕猴桃生态学理论,猕猴桃优质生产及猕猴桃园套种吉祥草栽培模式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猕猴桃行间套种吉祥草,以清耕为对照,测定不同生长期猕猴桃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含水量及果实的产量品质,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套种吉祥草可显著提高不同时期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猕猴桃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改善,并随套种年限的延长趋于增加。连续4年套种吉祥草猕猴桃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7.85%-54.34%、28.57%-96.05%和16.39%-148.38%,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含水量分别为对照的0.20-0.61倍、0.30-0.87倍、0.41-0.65倍、0.23-0.32倍和0.05-0.16倍;果实单果体积和亩产量分别提高3.26%和4.88%;果实达食用时,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干物质和可滴定酸分别提高15.24%、5.46%、12.11%、5.63%和4.12%。相关性分析表明,套种吉祥草的猕猴桃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达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猕猴桃果实单果重和品质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套种吉祥草对提高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增加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6.
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型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控农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兼具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传导作用,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特点。吡唑醚菌酯上市至今已有近20年,在全球多种作物上登记使用,使用总量大、应用范围广,在土壤和水生态系统中蓄积污染,对环境和动植物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本文总结了吡唑醚菌酯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及应用概况,对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及在动植物体内的代谢、毒理、检测方法、残留限量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吡唑醚菌酯的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降解代谢机理研究、环境污染修复、残留限量标准制定和科学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几种杀虫剂对大型蚤的慢性毒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进行了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和三唑磷对大型蚤的21 d 慢性毒性试验。浓度≥0.5 μg/kg的毒死蜱和≥0.05 μg/kg的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能显著延长大型蚤的第一次怀卵和产卵时间,而三唑磷在所测范围(0.05~2.0 μg/kg)内对这两项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与第一次怀卵时间和第一次产卵时间相比,第一次产卵数、21 d产卵总数、产卵次数、内禀增长力等似乎是更为敏感的生殖毒理学指标。21 d试验结束时,毒死蜱和三唑磷对大型蚤体长变化没有显著影响,而0.025 μg/kg及以上浓度氰戊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显著缩短了大型蚤的体长。综合各项指标,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和三唑磷对大型蚤最大无影响浓度(NOEC)分别为0.005、0.005、0.01、0.05 μg/kg。相对有机磷杀虫剂而言,体长可以作为衡量菊酯类杀虫剂亚慢性毒性的一个特殊指标。将48 h急性毒性数据与NOEC相对照,求得4种杀虫剂的应用因子(AF)介于0.004~0.012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杀虫剂通过漂移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后形成的残留量,有可能对以大型蚤为代表的水生无脊椎动物造成急性和慢性毒害。由于不同药剂之间AF值相差较大,应当通过实测而不是预测来确定特定农药对水蚤的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68.
以“贵农5号”刺梨为试材,探究田间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钙和糖醇钙对刺梨抗顶腐病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g/L氨基酸钙和3 g/L糖醇钙处理显著降低刺梨果实顶腐病发病率,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增加果实总酚、总黄酮含量;扫描电镜观测表明,两种外源钙处理下果皮结构致密性明显提升。与高浓度钙处理相比,0.25 g/L氨基酸钙和1.5 g/L糖醇钙均可显著提高果实单果质量从而增加单株产量,且氨基酸钙较糖醇钙对于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更加明显。综上,幼果期田间喷施适当浓度的氨基酸钙和糖醇钙能诱导刺梨果实增强顶腐病抗性并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猕猴桃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毒力以及联合作用。结果表明:苦参、丹参以及黄岑片3种乙醇提取物对B.dothidea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60.44、60.78和97.86μg/mL。苦参和丹参提取物以有效质量比为1∶1、1∶3、1∶6时对猕猴桃B.dothidea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CTC分别为133.16、126.16和129.56;而黄岑片·苦参、黄岑片·丹参的提取物复配则均表现为相加作用,其CTC为80.71~117.62。该研究结果可为防治猕猴桃软腐病的药剂组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