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8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菌根辅助细菌与菌根真菌是林木根际重要的微生物菌群,为探讨二者互作关系,采集马尾松人工林中有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子实体的菌根根际土壤,对分离获得的74株细菌进行菌根辅助细菌的筛选。【方法】通过干皿对抗法筛选获得1株能高效促进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t2)和红绒盖牛肝菌(Xc)生长的菌根辅助细菌 MPt17。【结果】MPt17菌株对 Pt2和 Xc菌丝生长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8.6%和25.0%,其胞外代谢产物对 Pt2和 Xc菌丝生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9.6%和29.5%,该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对Pt2和 Xc的生物量也有相一致的影响,生物量增长率分别为124.2%和34.2%。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双接种 Pt2-MPt17处理、双接种 Xc-MPt17处理、单接种 Pt2、单接种 Xc 和单接种 MPt17较未接种处理的马尾松苗高分别提高78.0%,68.2%,32.7%,39.2%和53.4%,地径分别提高46.3%,57.5%,17.5%,23.8%和25.0%。由此可以确定MPt17既是菌根辅助细菌又是根际促生细菌。通过对 MPt17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BIOLOG 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及16SrD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reuszeri),在 GenBank 数据库中的登录号为KF891383。【结论】MPt17菌株与外生菌根真菌 Pt2和 Xc 双接种马尾松幼苗对苗木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 MPt17菌株单接种马尾松幼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苗木的生长。通过外生菌根真菌( EMF)-菌根辅助细菌( MHB)-植物三者互作机制进行植物生长研究的方法,对类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以J792、J701、J335、J795、J1034、J760等6个优良乔木柳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溃疡病菌拟茎点霉侵染条件下,无性系内丙二醛及PPO、POD、PAL等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对无性系抗病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溃疡病菌侵染的加剧,各项指标均呈规律性变化.通过感病指数测定,对6个无性系的抗病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3.
遗传背景相对一致、致病力稳定的植物线虫材料是开展其遗传学和致病机制研究的基础。对分别来自中国和日本的4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和1个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虫株采用两条幼虫配对在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基质上进行单异活体共培养的方法获得了若干个遗传背景相对一致线虫家系,家系成功率为13.3%~20%。线虫家系在盛有灰葡萄孢培养基质的、直径为9 cm的培养皿上取食完全所需的时间为10~44天。对不同家系进行了致病力测定表明,家系间的致病力分化明显。综合考虑感病率、感病指数、接种松苗死亡历期等指标,其中松材线虫家系AN19#F1的致病力最强,而拟松材线虫虫株AN5#所建家系都没有表现致病力。  相似文献   
54.
解淀粉芽孢杆菌JK-JS3杀线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酸碱沉淀法分离提纯解淀粉芽孢杆菌JK-JS3分泌的杀线活性物质,获得具有杀线活性的水溶液,通过气质联用方法对其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和鉴定,从该杀线组合物中共鉴定出3种化合物,分别为5-甲基-1-苯基-6H-1,3,5-三嗪-2-硫酮、2,2-二甲基-N-苯丙硫代酰胺和樟脑醛缩氨脲。对3种化合物在SciFinder数据库中进行专利和文献检索,未检索到上述化合物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55.
为了评价从日本引进的抗性赤松对松材线虫的抗病性,在无菌条件下,用中强毒力无菌松材线虫对6个月生的无菌赤松组培苗进行接种。结果表明:抗性赤松不同家系间抗病性差异明显,1号和10号家系抗病性表现较好,2、13、19、22和23号家系抗病性表现次之,3、14和16号家系未表现出抗病性;抗性赤松不同无性系间的抗病性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间的抗病性差异主要来源于家系间的抗病性差异。发病率与松材线虫繁殖倍数相关性极低。从发病组培苗上分离的松材线虫仍然无菌。  相似文献   
56.
不同外生菌根真菌对895杨抗溃疡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微  吴小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00-2001
[目的]筛选能够提高杨树抗溃疡病能力的优良菌根真菌。[方法]分别采用6种菌根真菌(代号分别为:Xc、Li、La、Be、Pt1、Pt2)接种895杨,接种150 d后测定杨树枝条的POD活性;对6种菌根化895杨接种杨树溃疡病菌,以未接种菌根真菌的杨树为对照,调查不同处理杨树溃疡病的发病情况。[结果]除La处理外,其他895杨菌根苗的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菌根真菌处理可明显延长895杨的存活时间,其中Be处理895杨的存活时间比对照延长42 d;La、Pt2、Be接种后,杨树溃疡病潜伏侵染发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其中接种Be的杨树幼苗感病死亡率为0;Be处理的895杨最抗病,其次为Pt2、Xc、Li处理。[结论]采用Be、Pt2、Xc、Li接种可提高895杨对溃疡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57.
杨树烂皮病菌颉颃菌株的初步筛选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杨树烂皮病菌的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6种颉颃真菌中木霉的抑菌率最高为51%,而颉颃细菌4个菌株的抑菌率均在60%左右,说明颉颃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颉颃真菌;对B137等4株颉颃细菌的分子鉴定认为,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还有1株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杆菌对杨树烂皮病菌有较好的颉颃效果。  相似文献   
58.
以继代培养0.5、1.5 a和3.5 a的抗性黑松37#家系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观察不同培养时间胚性细胞的形态和体胚成熟的过程,并对愈伤组织的增殖率、每克愈伤形成的体胚数量及体胚萌发率和植株成活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继代培养过程中,胚性胚柄细胞团(ESM)结构逐渐疏松,胚柄细胞呈现缩短、增粗的现象;培养时间对抗性黑松愈伤组织的增殖、分化、体胚萌发及植株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3种不同培养时间愈伤组织的增殖率分别为200.37%、182.47%和111.63%,每克胚性愈伤组织形成成熟体细胞胚分别为77、31、5个,萌发率分别为84.43%、51.10%、11.13%;植株成活率分别为73.00%、50.00%、6.70%,均呈下降趋势;3种愈伤体胚成熟的时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继代培养时间越长,体胚分化成熟过程越慢,愈伤组织形成子叶胚的时间最短为46 d,最长为74 d。因此,抗性黑松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胚性逐步降低,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能力下降,短期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0.5 a)为抗性黑松体胚发生较为理想的初始材料,且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不宜超过1.5 a。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对日本抗性黑松体细胞胚成熟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探究各因素在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体细胞胚发生的质量和数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胚性细胞团在固体增殖培养基上继代生长10天,使用灭菌(75%乙醇擦拭、紫外灭菌30 min)的电子天平称量1 g胚性细胞团,采用50 mL无菌量筒(紫外灭菌30 min)量取30 mL培养液中于100 mL的三角瓶中,将1 g胚性细胞团转至100 mL的三角瓶中,手动搅拌至细胞团分散,置于90 r·min-1摇床上,25℃黑暗培养7~8天。随后,取3 mL沉淀悬浮细胞进行继代增殖,每星期继代增殖一次至胚性细胞全部均匀散落于培养液。将继代4次的胚性细胞充分摇匀,取2 mL(鲜质量约200 mg)胚性悬浮细胞喷洒在不同组分麦芽糖(30、45、60 g·L-1)、脱落酸(ABA)(0、5、10、20、30、50 mg·L-1)、聚乙二醇(PEG8000)(0、50、75、100、125、150 g·L-1)、活性炭(AC)(1、2、3 g·L-1)、琼脂(琼脂6、8、10、12 g·L-1,植物凝胶2、2. 5、3、3. 5 g·L-1)以及麦芽糖、ABA、PEG 3因素的组合固体成熟培养基上。【结果】以#1337为材料的体细胞胚成熟发育过程中,麦芽糖45 g·L-1,获得的体细胞胚数量显著增多。ABA浓度为5~20 mg·L-1,体细胞胚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ABA为20 mg·L-1时,获得的体细胞胚最多。125 g·L-1PEG8000为体胚发生最佳浓度; AC 2 g·L-1时,胚性细胞形成结构完整、数量较多的成熟体胚;成熟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粉,培养基不能凝固,植物凝胶更适合作为成熟培养基凝固剂。3 g·L-1植物凝胶为抗性黑松体胚发育成熟的最佳浓度。在设计的9种成熟培养基组合中(胚性细胞#1337、#1537、#1637),胚性细胞产生体细胞胚最多的成熟培养基组合为麦芽糖45 g·L-1、ABA 10 mg·L-1、PEG8000 125 g·L-1。在不同的麦芽糖、ABA和PEG组合中,不同无性系生产体细胞胚数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胚性细胞系#1337体胚发育成熟的最佳组合为麦芽糖45 g·L-1+ABA 10 mg·L-1+PEG 125 g·L-1;#1537和#1637体胚发育成熟的最佳组合为麦芽糖30 g·L-1+ABA 10 mg·L-1+PEG 125 g·L-1;在3个无性系中PEG的极差最大,对抗性黑松体细胞胚发育成熟的影响最大。【结论】抗性黑松体胚发育成熟过程中,麦芽糖45 g·L-1、ABA20~30 mg·L-1、PEG8000 125 g·L-1、AC 2 g·L-1和植物凝胶3 g·L-1对体细胞胚成熟都具有促进作用。30 g·L-1麦芽糖、10 mg·L-1ABA、125 g·L-1PEG为抗性黑松体胚发育成熟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60.
联邦德国研制出一种用于发送危险货物的可折叠的胶合板箱子。它用铰链夹和型钢固定,非常稳固。也可供各种特殊出口货物使用。在120cm的坠落测试中箱子完好无损,在碰触尖角或棱角物时也同样经受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