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9篇
  28篇
综合类   310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81.
为研究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主要农艺性状与全株重、块茎重的关系,选取30份种茎为研究材料,对全株重、块茎重与其他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全株重、块茎重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全株重与株高、块茎总分叉长和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宽、根数呈显著正相关;块茎重与块茎总分叉长、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宽呈显著正相关。以块茎总分叉长、叶片数对全株重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464、-0.133;以块茎总分叉长、总叶片长对块茎重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596、-0.398。研究得出,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总分叉越长,全株重和块茎重越大,在生产上,白及组培驯化苗应选取块茎总分叉较大的种茎作为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582.
为筛选出铁皮石斛移植石漠化山地最适宜的伴生乔木,以同一批铁皮石斛种子经过播种、练苗、驯化获得的幼苗移栽于石漠化山地附着藓类植物的石灰岩上,选取5个不同伴生乔木的环境:S1(桑树冠幅+遮阳网、S2(遮阳网),遮阳率50%左右)、S3(榄仁树冠幅+遮阳网)、S4(无遮阳措施)、S5(青杠树冠幅+遮阳网),比较不同样方铁皮石斛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存活率S1S5S3S2S4。铁皮石斛株高、节数、茎节长、基径、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这些农艺性状生长情况,S1(桑树+遮阳网)的良好,S2(仅遮阳网)和S4(无遮阳措施)的较差。植株高、株节数、平均茎节长、叶片长、叶片宽差异不显著;基径S2和S5差异极显著,其它样方差异不显著;叶片数S3和S4差异显著,其它样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83.
针对自主采茶机器人,研究了在茶园自然光环境下如何高效识别茶叶嫩芽。针对自然光条件下采集的茶叶图像含有大量噪声的情况,为了避免一些像素值变化剧烈的像素点,根据分析,最终选用双边滤波去噪算法,对茶叶原始图像进行平滑滤波的同时,还能有效保留图形的边缘等有用信息。采用一种新的基于颜色通道调换的算法来增大茶叶嫩芽和老叶以及环境的对比度,然后提取茶叶的颜色特征,进而分割提取出茶叶嫩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颜色通道变换的算法具有高效稳定等优点,能够很好地识别茶叶嫩芽,可以满足自主采茶机器人对茶叶嫩芽识别的要求。该算法为后续自主采茶机器人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84.
铁皮石斛种苗性状比较及原生态种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大金、贵州德卧、贵州安龙、云南文山4个不同品系铁皮石斛为材料,进行筛选研究,为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个品系铁皮石斛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差异,在选择的品系中,以贵州德卧种源最为良好.同时开展原生态种植研究,将种苗分为A、B、C3个等级,种苗进行原生态种植,结果显示,A级种苗长势情况最为良好.  相似文献   
585.
为研究一氧化氮(NO)、硫化氢(H2S)及其交互作用对谷子种子萌发的影响,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硝普钠和硫氢化钠作为NO和H2S的供体,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通过测定根长、芽长和发芽指数等6个指标,研究NO和H2S对谷子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O和H2S均能促进谷子种子萌发,而高浓度的NO和H2S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NO和H2S在谷子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交互作用,但该交互作用在不同处理方式和不同浓度条件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86.
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脱脂油茶饼粕中的茶皂素,以茶皂素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7,超声波功率为总功率的90%,提取温度45℃,超声时间55 min,在此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率可达7.48%。  相似文献   
587.
为探索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 ex Lindl.)回归原生境生长发育特征和特性,于2011年将束花石斛干枯茎作为母株引种到兴义喀斯特山地,10年后(2021年),分别于4月、5月、7月及12月测量9株束花石斛增殖情况及茎长、茎节长、茎宽、叶长、叶宽等指标。结果表明:2021年5月束花石斛增殖低位芽共1个,7月增殖低位芽共6个,12月增殖低位芽5个;高位芽在7月萌发12个,12月增殖14个;2021年束花石斛植株出现干枯茎和断茎,说明其适宜生长周期为10年;兴义地区喀斯特环境下的年平均温差、最冷月温差对束花石斛影响不明显,但高温对其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束花石斛栽培时间越长,继代茎长和茎宽等指标越优,适合不超过10年的长周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88.
寻求生态高效水产养殖新模式对于素有“鱼米之乡”的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置了河蟹与小龙虾混养、河蟹与青虾混养和河蟹单养模式的3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不同河蟹养殖模式下的产量、产值及成本利润率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河蟹与小龙虾混养模式下病虫草害发生较少,经济效益最好(4515元/667m2),成本利润率最高(82%);其次是河蟹与青虾混养模式;河蟹单养模式下最低。笔者认为河蟹与小龙虾混养这一生态养殖新模式符合当前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可在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89.
590.
为探究白及驯化苗在光温耦合作用下的生长发育变化,为白及夏季适应性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以2021年6月移栽大棚的白及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驯化90 d时,设置不同温度(25、30、35、38℃)和波动光[50μmol/(m2·s),2 min;1 000μmol/(m2·s),2 min]处理模拟夏季白及受到的光温胁迫,测定不同驯化时间白及移栽苗生长状况和生理指标。结果显示:白及移栽苗驯化初期,30与60 d的株高没有差异,但是在茎宽、根数、根长、块茎厚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在90 d时,株高、叶片长、块茎宽和根长存在显著差异,根冠比在90 d内先升后降,块茎多糖含量90 d较60 d增加了51%。随着温度的升高,白及移栽苗Fv/Fm、ΦPSⅡ、qP、Fv’/Fm’和ETR均减少,ΦNPQ和NPQ升高。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和波动光会对白及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危害,不利于白及的移栽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