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70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基于表型性状的番茄品种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国内外收集的48份番茄品种资源进行评价和分类,在调查测定其表型性状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8个品种的15个不同性状变异系数为14.03%~81.25%,平均变异系数为40.79%;相关性分析发现,番茄植株农艺性状与果实品质性状存在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15个主成分(表型性状)归纳为5个公因子,依次为花果数因子、生育期因子、营养因子、植株形态因子和果形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将48份材料划分为5大类群,有70.8%的番茄品种分类与判别分析一致。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品种的表型特异性和遗传多样性,筛选出一些特异品种资源,有利其栽培利用和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32.
江苏省沛县设施蔬菜生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沛县地处淮北平原 ,年均降雨量 766.0mm ,年均气温 1 3 .8℃ ,无霜期 1 65d(天 ) ,为蔬菜生产大县。 2 0 0 1年沛县种植业总产值 2 6亿元 ,其中蔬菜产值 1 7.79亿元 ,占 68% ,蔬菜已成为沛县农业主导产业。沛县在蔬菜生产中应用的保护地设施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 ,据统计  相似文献   
33.
研究不同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山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以苇末:蛭石:沙=1:2:1复混而成的基质理化性质最好,植株叶绿素含量高,根系活力强,能显著促进山葵的生长和根茎的膨大,缩短山葵的生长周期,提高根茎产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寻适宜热带地区黄灯笼辣椒育苗遮光的遮阳网及遮光时段,为海南黄灯笼辣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置遮光率30%(T3)、50%(T5)、70%(T7)和90%(T9)4个处理,以大棚内不遮光为对照(CK),测定黄灯笼辣椒(热辣2号)的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探讨热带地区夏秋季不同遮光处理对海南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结果]随着遮光率的增加,热辣2号的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和Fv/Fm呈下降趋势;T3处理的叶片在光合作用旺盛阶段净光合速率(Pn)最高,说明光照过高或过低均抑制黄灯笼辣椒的光合作用;对照(CK)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光合产物积累、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Fv/Fm均显著高于T5、T7和T9处理(P<0.05,下同);CK、T5、T7和T9处理的黄灯笼辣椒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显著高于T3处理,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T3处理.[结论]热带地区夏秋季选用遮光率30%的遮阳网在中午对黄灯笼辣椒幼苗进行短期遮光,可减少高光强对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有利于培育健壮的黄灯笼辣椒种苗.  相似文献   
35.
砧木对网纹甜瓜嫁接植株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网纹甜瓜品种西域一号为接穗,选择葫芦科的7个不同栽培品种做砧木,研究不同砧穗组合的亲和性及嫁接植株的生长指标、果实性状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以西葫芦、丝瓜、瓠瓜、网蜜甜瓜为砧木,植株嫁接成活率及亲和力均达到100%;其中以碧玉瓠瓜为砧木,嫁接植株生长最快,株高和功能叶单叶面积最大;以江蔬一号丝瓜和碧玉瓠瓜为砧木,嫁接植株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最高,与自根植株差异显著。不同嫁接植株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低光强区呈直线上升,光强提高到1 500μmol.m-2.s-1后,变化趋于平缓。江蔬一号丝瓜及网蜜甜瓜与西域一号网纹甜瓜的嫁接亲和力强,植株生长势旺,光能利用率高,果实性状和品质良好,是优良的嫁接组合,西葫芦和瓠瓜也表现较好。中国南瓜和节瓜不适宜做西域一号的砧木。  相似文献   
36.
以蝴蝶兰品系RSW1离体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基本培养基、6-苄基腺嘌呤(6-BA)和噻重氮苯基脲(TDZ)、暗培养时间及叶片生育期对叶片不定芽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MS、1/2MS最为适宜,改良Knudson C(改良KC)不利于不定芽发生.TDZ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效果好于6-BA,1.5 mg·L-1 TDZ对蝴蝶兰叶片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到60.9%.适当时期的暗培养有利于不定芽的发生,以暗培养21 d效果最好,不定芽诱导率达到74.5%,分化系数达6.90.选择生育期45 d左右的叶片作外植体,可获得较高的不定芽诱导率和分化系数.  相似文献   
37.
试验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方法测定了10个不同品种类型的甜瓜芳香物质,结果表明薄皮甜瓜芳香物质的种类比厚皮甜瓜多,在薄皮甜瓜中分离出的芳香物质以乙酸乙酯、乙酸-2-甲基丙酯和乙酸正己酯等乙酸酯类为主;在厚皮甜瓜中,哈密瓜的芳香物质主要以正辛醇、2-辛醇和辛醛等醇醛类物质为主;网纹甜瓜和薄皮型厚皮甜瓜中甜1号以(Z,Z)-3,6-壬二烯醛、(Z)-6-壬烯醛和正壬醇等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为主;光皮型厚皮甜瓜中,白兰瓜和伊丽莎白甜瓜主要以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2-甲基丙基酯等低分子的酯类物质为主,这与薄皮甜瓜的芳香物质相似,但在白兰瓜和伊丽莎白中没有分离出醛类物质,光皮型厚皮甜瓜心里美2号、元首和天蜜以(Z,Z)-3,6-壬二烯醛、壬醛和正壬醇等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为主.对十个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表明,薄皮甜瓜之间的营养品质含量都有显著性差异;在厚皮甜瓜中,光皮型厚皮的营养品质优于其它厚皮甜瓜;薄皮甜瓜的糖酸比显著低于厚皮甜瓜.  相似文献   
3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公路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公路绿化作为公路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对公路绿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公路绿化的特点公路绿化与城市、公园绿化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公路绿化沿公路2侧成带状分布,高等级公路还布置中央分隔带绿化。沿线绿化一般呈多层次、立体布置,就是乔、灌、花、草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具体点说,在公路路肩上最靠近公路的位置种植草坪,草坪的宽度以50cm~75cm为宜,高度不超过15cm。草坪向公路外侧布置灌木,灌木要采用便于管护的树种,可减少养护工作量,间距沿路线方向2m~3m,高度不超过1.5m为宜。灌木外侧布置至少1排乔木。有条件的可布置2~3排,树种多采用适宜当地生长的常绿乔木,考虑到绿化树种的单一性,可以常绿树种与落叶乔木相结合,乔木沿路线方向5m~8m布置。在国外,通常在公路2侧布置比较宽的护路林带,有的种植经济树种,定期经营性采伐。我国也开始在公路2侧用地范围以外种植护路林带,就是我们经常称呼的绿色通道。二、公路绿化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公路绿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公路部门对绿化的资金投入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39.
麻江红蒜栽培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省麻江县红蒜主栽区贤昌镇为样本,采用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对麻江红蒜的种植面积、栽培管理方式及产量等进行调研,分析麻江红蒜栽培面积减少和产量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2016年贤昌镇红蒜种植面积达133.4 hm~2,但单个农户的种植规模均较小,种植面积不足667 m~2的农户占比为35%;整体产量偏低,平均为435 kg·(667 m~2)~(-1),最低仅为285 kg·(667 m~2)~(-1);栽培管理中存在选种不严、种植密度偏低、施肥单一和管理粗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选优留种、分级播种、合理密植和均衡施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生物质炭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结构而被用作土壤改良剂。然而关于田间陈化生物质炭对土壤肥力和养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通过定位试验,分析田间不同陈化年限的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方法】  田间定位试验设在江苏南京,供试土壤为粘质水稻土。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不施磷肥对照 (CK)、施用磷肥 (P) 及磷肥配施新鲜生物质炭 (PB0y,2017年施入)、2年陈化生物质炭 (PB2y,2015年施入) 和5年陈化生物质炭 (PB5y,2012年施入)。在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团聚体分级,测定大团聚体 (250~2000 μm)、微团聚体 (53~250 μm)、粉粒 (2~53 μm)、粘粒 (< 2 μm) 含量以有效磷含量和基本理化性质,同时测定水稻产量和磷素利用效率。  【结果】  与P处理相比,PB2y和PB5y处理显著提高250~2000 μm大团聚体的比例 (69.2%~107.8%) ,降低2~53 μm粉粒 (13.1%~14.7%) 和 < 2 μm粘粒 (6.9%~41.9%) 的比例,而PB0y与P处理相比各粒级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B0y、PB2y和PB5y处理土壤有机碳 (SOC) 提高了18.5%~58.5%,全磷含量提高了5.7%~17.1%,但2~53 μm粒级SOC含量无显著差异。与P处理相比,PB0y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磷素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PB2y和PB5y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13.7%和16.3%) 和磷素利用率 (35.4%和45.5%)。由结构方程模型可知,陈化生物质炭 (PB2y和PB5y) 通过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SOC、全磷含量、碳磷比等) 和土壤结构 (250~2000 μm大团聚体比例增加),保证了水稻产量和磷储量。  【结论】  与新鲜生物质炭相比,陈化生物质炭可有效增加250~2000 μm大团聚体比例以及土壤有效磷和全磷的保护,从而促进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达到增加产量和磷素利用效率的目的。5年陈化生物质炭的改良效果好于2年陈化生物质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