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温锻炼对不同耐热性辣椒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对沧州金丝小枣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金丝小枣的品质优劣是由其含糖量决定的,其产量和品质又是同步的,同时受到气温、地温、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影响;通过筛选,找出了影响产量和品质的10个主要气象因子,并通过这些因子建立了预报金丝小枣产量和品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图形输出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发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玉米和高粱的保持系和不育系花药中 ATP的含量,并与花药活力进行了比较,结果为:(1)玉米和高粱保持系花药中ATP 的含量均高于不育系,尤以高粱最为明显,高7倍。(2)凡 ATP 含量高的花粉均具有活力,ATP 含量高的活力高,而 ATP 含量低的活力亦低。(3)ATP 含量高的可育花粉萌发快,花粉管迅速伸长,ATP 含量低的不育系花粉在同样的条件下不萌发。  相似文献   
14.
周人纲 《华北农学报》2003,18(Z1):24-29
大量证据证明钙-钙调素(Ca2+-CaM)信号系统参与植物的热激信号转导.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研究小麦胞内Ca2+浓度的变化,37℃热激可引起小麦胞内自由Ca2+浓度的迅速提高.在Ca2+存在条件下,热激也引起小麦CaM基因CaM1-2的表达及细胞内CaM蛋白含量的提高.用CaCl2处理小麦幼苗明显提高小麦热激基因hsp26和hsp70的表达和热激蛋白的合成,而Ca2+的螯合剂EGTA,Ca2+通道阻断剂异博定和LaCl3、CaM抑制剂W7、TFP和CPZ明显降低了热激基因hsp26和hsp70的表达和热激蛋白的合成.EGTA、易博定、TFP或CPZ的处理也阻止小麦耐热性的获得.小麦CaM基因与热激基因的表达动力学研究表明CaM位于热激信号转导的上游,而Ca2+是热激启动的胞内关键因子.凝胶阻滞分析提出Ca2+-CaM在热激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是通过激活热激转录因子的DNA结合活性来实现的.提出在植物细胞内存在一条新的热激信号转导途径钙-钙调素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了小麦、玉米及白莱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或花粉中的肌动蛋白。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保持系含有明显的肌动蛋白区带;而雄性不育系的区带不明显。将凝胶进行光密度扫描亦表明,保持系比不育系所含肌动蛋白数量多。并比较了花药或花粉中的肌动蛋白与兔骨骼肌的肌动蛋白,其电泳迁移率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6.
钙-钙调素调节拟南芥热激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转AtHSP1 8 2 promoter/GUS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为材料 ,体内 (invivo)实验证明钙 钙调素调节热激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 ,无论在热激还是非热激条件下 ,CaCl2 处理都能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β 葡萄糖苷酸酶 (GUS)的活性 ,而钙离子螯合剂EGTA、钙离子通道阻断剂LaCl3和异博定、钙调素拮抗剂W 7、氯丙嗪 (CPZ)和三氟拉嗪 (TFP)的处理均使 β 葡萄糖苷酸酶的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小麦热胁迫相关蛋白Hsa32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胁迫相关蛋白Hsa32主要存在于陆生植物中,Hsa32参与植物获得性耐热性的维持。本研究以37℃热胁迫1h的小麦幼苗叶子为材料,提取总RNA,结合RT—PCR和RACE的方法克隆获得小麦Hsa32基因,该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全长885bp,编码294个氨基酸。编码的氨基酸与水稻中Hsa32(OsHsa32)同一性最高,达83%,与拟南芥中Hsa32(AtHsa32)有66%的同一性,与番茄中Hsa32(LeHsa32)有63%的同一性,由此将其命名为TaHsa32。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TaHsa32是一个诱导型热激蛋白。  相似文献   
18.
热锻炼对小麦叶片细胞膜及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周人纲  樊志和 《作物学报》1995,21(5):568-572
34℃1-5天的热锻炼提高了小麦叶片的膜稳定性、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耐热品种提高程度大大高于热敏感品种。同时热锻炼降低了小麦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但提高了蛋白质的稳定性。34℃热锻炼后小麦叶片在50℃高温伤害处理过程中,耐热品种比热敏感品种保持有较高的SOD酶活性和较低的膜伤害(即高的膜稳定性)。可以认为,高温引起膜伤害是一个自由基伤害的过程,而SOD酶、CAT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