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8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3篇
  12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71.
云南德宏地区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冬季低温常导致胡椒寒害频繁发生,选择合理的种植模式往往是成功种植胡椒的关键。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各个层面研究分析了胡椒荫蔽(间作)与非荫蔽(单作)两种不同栽培模式的效能和经济效益,以及各自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慎选胡椒宜植地和合理种植模式是发展德宏胡椒产业的务实之路。  相似文献   
372.
以大豆 SB—8020,SB—8021,SB—43,SB—1等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用酶液制备原生质体,从 SB—8020中游离出大量原生质体,经培养可继续分裂,并获得愈伤组织,在 SB—18020原生质体培养中,加以四环素(终浓度为80mg/L)的选择压力,筛选出 SB—8020TRrP 细胞系统,经鉴定,该系统可在含四环素80mg/L 的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抗生素对野生型根癌农杆菌 B 3/73,C_(58),Ach_5,T_(37)的效应实验中,测得该浓度四环素对被测菌系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用 SB—8020TRrPⅡ与 T_(37)共培养,获得转化系统ⅩⅩⅤⅡ—5和ⅩⅡ—3,转化率为10~(-3)。经鉴定,这两个细胞系均能保持在无激素 MS 培养基上增殖,并含有胭脂碱。  相似文献   
373.
介绍了白条鸡检验中的放血宰杀口的检验、皮肤检验、冠和肉髯的检验、眼睛的检验、其他部位的检验等外部检验,及白条鸡的体腔、内脏的检验,新鲜度的检验。  相似文献   
374.
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Ⅱ优62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Ⅱ优629是用Ⅱ-32A与中种恢629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既适合华南作早晚稻,又适合长江流域作一季稻种植.介绍了Ⅱ优629的栽培与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75.
水产养殖业的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 ,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多 ,使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天然水只有经过一定的净化处理后 ,才能达到养殖用水的要求。对于养殖水体的水环境来讲 ,残饵、有机肥以及生物代谢产物等也会造成水质的恶化。这些水质问题如果处理不善 ,均会危害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甚至导致死亡。因而水体的净化处理及再利用已成为水产养殖中关键环节之一。1 物理法换水和物理增氧因操作简单、效果较好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为每日更换1 0 %左右或视水质及温度变化情况数日更换2 0 %左右 ,具体情况因养殖对象及水体底值而异。利用增…  相似文献   
376.
溶氧水平对黄颡鱼稚鱼摄食、生长及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28±0.5)℃循环水环境中设置4种溶氧水平,分别为2.92 mg/L(G1组)、4.71 mg/L(G2组)、6.77 mg/L(G3组)、9.68 mg/L(G4组),研究初始体重为(1.62±0.02)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稚鱼的生长、摄食及呼吸代谢规律。结果显示:G3组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均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0.05)。试验鱼的耗氧率、排氨率与溶氧水平无正相关性,G3组的耗氧率、排氨率始终显著高于其它三组。第6周测定发现:摄食后1~4 h内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现迅速上升,到达最大值后再缓慢下降,二者均在09∶00和21∶00出现高峰,G3组的耗氧率高峰值分别为0.345、0.331 mg/g.h,G3组的排氨率高峰值分别为24.194、17.770μg/g.h。结果表明:不同溶氧条件下,黄颡鱼稚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变化过程具有类似的特征,二者在能量代谢机制上相互关联;在6.77 mg/L的溶氧水平下,黄颡鱼稚鱼生长最快、呼吸代谢最为旺盛。  相似文献   
377.
农林复合系统中,各组分根系的空间分布决定了其对系统内资源的竞争能力,是复合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带状分层挖掘法,对槟榔–象草复合系统中二者的根系密度和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用Levins提出的生态位重叠公式计算槟榔与象草的地下竞争指数。结果显示,槟榔根系的生物量密度(1343.88 g/m3)是象草(558.53 g/m3)的2.41倍。在水平方向上,槟榔细根(0~2 mm)、中根(2~5 mm)和粗根(>5 mm)的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及竞争指数随根系距槟榔树干基部距离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象草的根系生物量密度、根长密度及竞争指数则随距离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分布相对均匀。水平方向上,在距槟榔树干80 cm内时槟榔的整体根系生物量密度显著大于象草,120~140 cm处时象草的根系生物量密度显著大于槟榔,其余距离内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20~40 cm处槟榔的根长密度大于象草,但差异不显著,其余水平距离内象草根系的根长密度均显著大于槟榔;除距离树干20~60 cm处,其余区域内象草的竞争指数均大于槟榔。垂直方向上,0~20 cm土层内槟...  相似文献   
378.
中种恢2877是用五山丝苗与广恢308杂交F1代与恢复系华占复交后经3 a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较强恢复力、高配合力、米质优、矮秆多穗、抗稻瘟病等特点。利用中种恢2877已测配出多个杂交组合,其中,智龙优2877、吉优2877、金龙优2877、川种优3877等11个组合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79.
  目的  端粒基因在植物组织衰老和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古樟端粒基因CcTBP1和CcPOT1进行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在古樟及其复幼扦插苗中的表达水平检测,初步揭示端粒基因在古樟复幼扦插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的功能,为探究古樟复幼的端粒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以1200年树龄的古樟为研究材料,提取叶片RNA,利用PCR和同源克隆相结合的方法克隆端粒基因CcTBP1和CcPOT1,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以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CcTBP1和CcPOT1在古樟及其复幼扦插苗不同组织和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结果  (1)克隆获得2个端粒基因,分别命名为CcTBP1和CcPOT1。CcTBP1基因编码序列(CDS)长2163 bp,编码720个氨基酸;CcPOT1基因CDS序列长1407 bp,编码468个氨基酸。(2)序列相似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CcTBP1蛋白与牛樟RWR76720.1序列相似性高达98%,二者亲缘关系最近;CcPOT1蛋白与牛樟RWR96964.1序列相似性高达99%,二者亲缘关系最近。(3)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CcTBP1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CcPOT1蛋白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4)根茎叶qRT-PCR表达分析发现,CcTBP1基因在古樟根中的表达水平最高,CcPOT1基因在复幼扦插苗根中的表达水平最高。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发现:CcTBP1呈下调表达趋势,在古樟不定根中的表达量高于复幼扦插苗;CcPOT1基因呈上调表达趋势,在古樟不定根中的表达量低于复幼扦插苗。  结论  古樟端粒基因CcTBP1和CcPOT1在古樟复幼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380.
为阐明microRNA(miRNA)及其靶基因调控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依据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miRNA”、“植物”和“根系”为关键词,检索了1993—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分析了miRNA及其靶基因对植物根系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1)根系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生物学过程,众多的miRNA及其靶基因参与调控。2)miRNA通过互补配对的方式对靶基因进行转录切割或翻译抑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根系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3)miRNA介导的根系生长发育调控在主根生长、侧根形成、不定根发育、根系形态结构、维管束形态、植物激素诱导、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