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加快山区林业发展,搞好生态立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山区林业生产实践出发,阐述了山区林业在生态立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投入不足、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农民增收困难、森林生态功能脆弱和林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分析制约贵州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生态立省建设的对策: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林业;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深化林业改革;加大对山区林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松墨天牛成虫在思茅松上的补充营养和产卵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饲养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成虫,观察其在思茅松上的补充营养和产卵习性.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羽化后0.5~2h开始进行补充营养,集中取食1~3年生枝条的细嫩树皮,1头成虫一生平均取食面积为2279 mm2.雌成虫交尾2~3d后集中选择多年生枝条或0.5~6cm直径的木段产卵,每头雌成虫一生平均产卵61粒,产生产卵刻痕87个,有30%的产卵刻痕内没有卵.  相似文献   
13.
介绍德宏地区人工石斛种植中石斛疫病的发病规律,结合试验和实践,有针对性地从种苗和基质消毒、栽培管理以及化学防治方面提出石斛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供石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松材线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利用松材线虫在东亚的已知分布点数据和亚洲地区的19个生物气候变量图层,筛选出松材线虫适生性分布的主要生物气候变量。应用DIVA GIS软件中的生态位模型BIOCLIM预测了该线虫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图,结合各县(市)寄主分布面积,对此地图栅格进行计算、统计分析,得到松材线虫在各县(市)的分布和适生程度。通过综合分析,确定了各县(市)风险等级:最高风险5县(市);很高风险41县(市);高度风险38县(市);中度风险22县(市);低度风险23县(市)。进一步利用ArcGIS90软件绘制出了松材线虫在云南的适生图和在129个县级单位的风险级别图。建议划定云南省北纬23°以北与北纬26°以南之间地区为主要防护区,其中瑞丽市及其疫点周边地区,广南县、师宗县、罗平县、丘北县以及普洱市北纬23°以北的地区及该市北纬23°以南的思茅区为重点防护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石斛产业种苗现状,分析了石斛扦插育苗的优势,并总结了齿瓣石斛快速扦插育苗技术,以供石斛育苗、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思茅松松节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GC-MS联用仪和计算机信息检索法对分布于云南的思茅松的松节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确定了其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确认出思茅松松节油的19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物质为α-蒎烯(41.07 %)、β-蒎烯(38.19 %)、3-蒈烯(10.85 %)、β-水芹烯(4.95 %)、异松油烯(1.24 %)、月桂烯(1.04 %).  相似文献   
17.
陇川县麻竹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陇川县麻竹引种栽培区章风镇、城子镇、护国乡设立的13个样地采取踏查和专题调查的方式并结合实验室培养鉴定方法,共鉴定出4种主要病害及5种主要虫害,认为病虫害是引起麻竹生长势衰弱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得出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与麻竹大面积纯林的营造和管理粗放等营林技术措施密切相关,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畹町林区松墨天牛诱捕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不同引诱剂在云南省畹町林区引诱松墨天牛成虫的效果。结果显示,使用引诱剂I时每个诱捕器平均可捕获15头成虫,使用引诱剂II时每个诱捕器平均可捕获天牛成虫2头,使用引诱剂III的效果与引诱剂II相当。在林区不同方位的诱捕试验结果显示,松墨天牛成虫在不同方位的发生程度表现为西>北>东>南。在畹町林区,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8月底。诱捕的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比率为31.1%,其中雌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比率达到34.8%。  相似文献   
19.
德宏州从1997年开始大面积营造西南桦木材用人工林,到2012年底,全州累计造林9.3万hm2,蓄积量达470万m3,增加森林覆盖率2.8%,成为德宏州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但随着西南桦人工种植纯林面积的增加,有害生物危害也日趋严重。简述德宏州西南桦上危害比较严重的14种主要有害生物,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云南薇甘菊危害核心区内薇甘菊发生危害的分布特征,2010年11月22日沿滇缅公路木康至畹町桥段路肩两侧200m进行薇甘菊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滇缅公路薇甘菊分布不连续,呈板块、点状分布;纬度越低,距中缅边境越近,薇甘菊发生、分布点频度越高;薇甘菊发生点盖度变化大,厚薄不均,发生面积大小不等;危害植物高度由被侵害植物高度决定;覆盖能力强,危害植物种类多,表现极强的入侵、侵害性;薇甘菊分布点多在农业耕作区的田边、地角以及稀疏林地、河流、溪水、水沟边和农户院落四旁;林木郁闭度大的林地薇甘菊危害相对较轻,完全郁闭的林中尚未发生薇甘菊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