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7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52篇
  26篇
综合类   27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生长素在植物果实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生长素调控西瓜果实发育与成熟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以含糖量低的野生西瓜PI296341-FR与含糖量高的栽培西瓜97103为试验材料,测定并比较了栽培与野生西瓜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果实整组织游离态IAA的含量。结果表明:果实游离态IAA的含量随西瓜果实发育而上升,在授粉后18d达到峰值,后期逐步下降。含糖量高的栽培西瓜果实游离态IAA的含量在果实发育的各个阶段,均显著高于含糖量低的野生西瓜,说明果实游离态IAA的积累可能与果实成熟及含糖量积累相关。已有研究表明生长素酰胺水解酶(IAA-Leucine Resistant1-like Hydrolase,ILR1-like hydrolase,ILL)通过催化结合态生长素释放游离态生长素,是游离态生长素积累的限速酶。在西瓜全基因组上对ILL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进化树分析,通过qRT-PCR检测了西瓜各个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西瓜果肉中只有4个ILL基因表达,并且栽培西瓜果肉中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野生西瓜,其中,Cla017661在栽培西瓜果肉中的表达量最高,且与果实游离态IAA的含量变化趋势正相关,推测该基因对栽培西瓜游离态IAA的积累起关键作用,进而调控了西瓜果实的发育与成熟的进化。  相似文献   
92.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楠木(Phoebe zhennan)种质资源,采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湖北利川楠木群落进行了调查,记录了目的物种的分布状况、资源数量、生境条件等,分析了其群落特征以及不同因子对该楠木群落的影响,揭示了楠木群落与生存环境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2个调查样地中,沙溪乡的楠木数量多于毛坝镇,楠木种群结构更完整,发展潜力更好;总体来说,海拔、坡位对楠木种群个体数量影响较大,对胸径和高度影响较小,坡度对其影响较大,15°的坡度是楠木分布最为理想的坡度。样地群落是以楠木为优势树种的楠木林群落,也有少量润楠、宜昌润楠等。  相似文献   
93.
2014年3月,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橡胶树上发生一种新的割面溃疡病,经病原分离、鉴定,确定病原菌为爪哇镰刀菌(Fusarium javanicum),在不同温度下菌丝的生长速度观测表明,该菌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农药抑菌试验表明,多菌灵和戊唑醇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4.
对西双版纳景洪市出现的橡胶幼树回枯、死亡样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农药毒力试验,试验确认导致幼树落叶的病原菌为橡胶拟茎点霉Phomopsis heveicola;引起幼树回枯、死亡是橡胶拟茎点霉Phomopsis heveicol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复合侵染的结果。多菌灵、多·福·溴菌腈、霜脲·锰锌、吡啉醚菌酯、异菌脲对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培育出数种转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水稻,可有效杀灭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产量.由于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转Bt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受到广泛的关注.截至目前尚未有确切证据证实转基因水稻存在饲用安全性问题,但仍需对其长期饲用结果进行持续监控.作者现就转Bt基因水稻的发展、潜在风险和安全评价方法,营养价值、毒理性,对动物生长、免疫、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的残留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6.
土壤直角切削的有限元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少耕作阻力,优化耕整机具结构与性能,基于ANSYS/L-SDYNA利用修正的Drucker-Prager塑性模型、用Lagrange和ALE相结合的方法,以粘性土壤为对象开展了直线刃口刀具对其直角切削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了土壤的滑移破坏变形状况、刀具应力分布和切削阻力变化.同时对该土壤开展了室内土槽试验,研究显示有限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7.
经室内毒力测定,吡蚜酮、异丙威以1:2配比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高毒力,共毒系数最大达到166.55,LC50为11.01mg/L,增效显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吡蚜·异丙威WP对水稻褐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30%吡蚜·异丙威WP20、30、40g/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1~14d)为86.82%~99.78%;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吡蚜酮WP20g/667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EC150mL/667m^2。吡蚜酮、异丙威混配不但弥补其单剂速效性差或持效期短的不足,而且能避免和减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药剂防治效果。30%吡蚜·异丙威WP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20~30g/667m^2。  相似文献   
98.
 2005-2006年连续2年对西双版纳地区橡胶盔蚧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橡胶盔蚧在西双版纳景洪市1年发生3代,4月上旬、7月下旬和10月下旬分别是橡胶盔蚧3个世代的发生高峰期。第2代发生持续时间最长,第1代发生持续时间最短,发生量较大。用扩散系数法、Lloyd的平均拥挤度(M*)和平均聚块性指标(M*/m),Taylor幂法则、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橡胶盔蚧种群空间分布型,4种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即橡胶盔蚧在橡胶树上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在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利用Iwao的M*-m 回归式提出了调查虫情时的最适抽样数,建立了Iwao的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99.
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德  周明  高虹  史德芳  郭鹏  李露  薛淑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6-18538
[目的]优选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方法]以不同碳源的培养基培养灵芝,研究不同碳源对灵芝液体发酵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玉米粉水解液发酵得到的灵芝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不同培养基发酵得到的菌丝体生物量大小顺序为玉米水解液〉玉米粉〉葡萄糖+玉米粉〉蔗糖+玉米粉〉麦芽糖+玉米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顺序为麦芽糖+玉米粉〉葡萄糖+玉米粉〉玉米粉〉玉米水解液〉葡萄糖。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玉米粉为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结论]筛选出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为以玉米粉为碳源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0.
叶丽秀  熊光权  周明  杨德  杜欣  程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21-20022,20024
[目的]探索淡水鱼内脏研制宠物食品的工艺。[方法]以淡水鱼内脏为原料,比较酶解法与离心法对提取鱼内脏中蛋白质的影响,通过膨化工艺参数选择试验考察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速度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宠物(猫狗)食品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用离心法处理鱼内脏,蛋白质回收率可达85.48%,但处理后滤渣较多。用酶解法处理鱼内脏,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回收率高,滤渣少,酶解最佳条件是:酶解温度50℃,复合酶添加量0.6%,木瓜与风味蛋白酶比例为1∶2,料液比为1∶1.5,水解时间为2.5 h。宠物(猫狗)食品膨化工艺参数确定为:各区温度分别是Ⅰ区76℃、Ⅱ区135℃、Ⅲ区176℃,螺杆转速50 r/min,喂料速度17 r/min。[结论]淡水鱼内脏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以酶解法优于直接离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