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成功建立麻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对麻子叶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进行了研究。以2℃冷藏或不冷藏的真叶初露期的绿色子叶,用3%CellulaseR-10,0.5%MacerozymeR-10的CPW0.6mol/L甘露醇混合溶液处理5h,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5×106个/g鲜重,原生质体以海藻酸钠包埋培养在附加2,4-D0.5或1.0mg/L,KT0.5mg/L的KM8p培养基上,仅发生少数几次分裂。  相似文献   
32.
取库拉索芦荟 ( Aloe vera L .)的茎段、叶片作外植体接种于 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 ,诱导出丛生芽、微块茎、愈伤组织 ,将丛生芽、微块茎、愈伤组织分别用浓度为 0 .0 1% ,0 .0 2 % ,0 .0 5 %的秋水仙素以不同的方法和时间处理 ,丛生芽和微块茎能较好地诱出变异体 ,其中以 0 .0 2 %的秋水仙素棉球覆盖处理丛生芽 4 8h诱变效果最好 .变异体叶片肥厚、根粗壮 .筛选稳定的变异体继代 ,经染色体数目观察 ,二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 2 n=2×x=14 ,x=7,不同变异体染色体数目不同 ,其中 80 %以上的变异体细胞染色体数 2 n=4×x=2 8,x=7,为同源四倍体 .四倍体气孔器明显大于二倍体 .四倍体试管苗在 MS BA4 mg/l NAA0 .2 mg/l可以大量增殖 ,并于 1/2 MS NAA0 .3mg/l IAA0 .3mg/l培养基上诱大量根 .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 90 %以上 .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库调节对温室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Capita”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主要由LAI决定而与果穗座果数无直接关联,在果穗修剪为恒定的6(或3)个果实时,叶片修剪能显著降低LAI,从而导致植株总干物质生产的显著降低。增加果穗座果数与叶片修剪均能显著提高植株果实的累积干物质分配率。增加植株密度并不能提高植株果实干物质分配率,但可以提高LAI。高密度处理中单位面积植株果实干重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总的干物质生产增加的缘故。  相似文献   
34.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用PEG6000来模拟自然干旱,以叶片的抗衰老度,根冠比及PEG6000对幼根、胚芽鞘生长的抑制程度为生理指标进行抗旱性的鉴定.结果表明:PEG6000对旱116的幼根及胚芽鞘生长的抑制率最低,湘早籼32号最高;在渗透胁迫下根冠比:旱116>嘉早935>湘早籼32号,叶片的抗衰老度:旱116<嘉早935<湘早籼32号.3个品种的抗旱性为:旱116>嘉早935>湘早籼32号.  相似文献   
35.
薯蓣皂苷元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薯蓣皂苷元是薯蓣皂苷的水解产物,它是许多重要甾体激素的重要前体物质。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薯蓣皂苷元的分析测定方法。薯蓣皂苷水解为薯蓣皂苷元的方法有常规酸水解法和两相溶剂法等,当前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红木的遗传多样性 ,对收集的 14份红木材料和 2份木材料的形态特征、气孔、色素等进行了研究 ,并进行了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 ,红木花色素苷的含量比木要高 4~ 7倍 ;14份红木可划分为 4大类 ,即“紫红”、“小叶”、“紫黑”和“红赭”类型 ,这基本上可反映各类型间的叶型及叶色差异  相似文献   
37.
以非洲菊(Gerber jamesonii)茎尖为初代培养材料,先去掉泥土及根,一个芽为一个外植体。切除叶,各芽留下最后未展开的心叶,切成2cm长,用小刀除去茎上暗咖啡色的外皮后,再切为1cm长的小段,用1%Naocl溶液浸泡10分钟,无菌水冲洗三次。消毒后培养的茎尖其大小为2-3mm。通过这些程序。茎尖初代培养的污染率能大幅度降低。继代培养的培养基由M_s(1962)的1/2量无机盐、全量有机物、BA5mg/1、IAA0.1mg/l、蔗糖2%和琼脂l%组成。pH5.6。每日16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勒克斯。培养温度27~0士2℃。  相似文献   
38.
39.
用改良的异丙醇沉淀法对红木 (Loropetalumchinensevar .rubrum)叶片总DNA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 ,OD2 60 /OD2 80 值接近 1 80 ,符合RAPD分析的要求 ,且方法简便 ,成本低 ,速度快。  相似文献   
40.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LAS)对水生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以植物的生长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作为观测指标研究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对稀脉浮萍LemnapaucicostataL.、满江红AzollaimbricataRoxb.Nakai、水网藻Hydrodictyonsp.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AS浓度超过1mg·L-1时稀脉浮萍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在10、100mg·L-1下出现负增长。CAT、POD活性变化与细胞受伤程度直接相关可作为植物分子生态毒理学指标。LAS浓度在0—10mg·L-1范围内随着浓度升高酶活性增加清除细胞中由于LAS产生的过氧化物伤害;当浓度超过10mg·L-1时植物受到明显损伤甚至死亡。同时发现,CAT、POD活性水平与植物的类群直接相关,被子植物稀脉浮萍的酶活性比蕨类植物满江红的高藻类植物水网藻酶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