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讨论了巨峰葡萄腋芽茎尖培养中萘乙酸和BA的适宜浓度: (1)以M_s的1/10量的N素这种修改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NAA0.1mg/l,BA1.0mg/l,蔗糖30g/l、琼脂7.0g/l,外植体的存活率最高,达80%以上。(2)从接种的外植体增大到苗的形成、增殖过程(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BA的影响大,哪个阶段附加BA1mg/l都是最适宜的。由于NAA1mg/l时,形成愈伤组织抑制了苗的形成,其浓度最好为0.1mg/l或者不附加NAA。  相似文献   
82.
从黄花菜诱导出胚状体并发育成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在2毫克/升2,4-D的MS培养基上培养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na Bar.)雄蕊,从膨大的花丝基部产生了少数不定芽,将其转入MS无激素培养基培养,获得胚状体;快成熟的种子接种在2毫克/升2,4-D+1毫克/升激动素十500毫克/升酵母粉的MS培养基上,从种脐胀裂处或萌发的幼胚上获得了胚状体。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正常植株。对黄花菜胚状体进行了形态和组织学的初步观察,胚状体发育的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为22。  相似文献   
83.
抱子甘蓝(Brassica oleracca L.Var.gemmifera Zenker)原产欧洲,西欧各国广为栽培,曾随甘蓝传入我国,但到目前为止还未作生产栽培。抱子甘蓝与甘蓝相似,其特点是中心不生叶球,而于茎的周围叶腋生小叶球,故称抱子甘蓝,叶球品质柔软,纤维少,甘味多,品质优于甘蓝,且采收期长,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4.
三种冷季型草坪草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9个不同品种冷季型草坪草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实验,结果表明:选用CC或NB培养基都能使其愈伤组织出愈率与植株再生率得以提高;2,4-D诱导浓度(2mg/L)均高于水稻等其它禾本科植物;在分化过程中。6-BA的浓度以2mg/L为最佳。  相似文献   
85.
芒和五节芒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禾本科芒属(Miscanthus Anderss.)2种植物的核型。结果为:2种植物染色体数目均为38,芒(M.sinensis)的核型为:2n=38=28 m 10 sm;五节芒(M.floridulus)的核型为:2n=38=24 m 14 sm。2个种均无随体染色体出现,核型都属于2B类型。芒和五节芒的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6.
湖南省绣球属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绣球属(Hydrangea)植物是重要的观赏植物,但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绣球属植物资源,借助标本和资料对湖南省绣球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以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绣球属植物资源为调查对象,实地勘察绣球属植物的典型自然群落及种类数量,得出湖南共有绣球属植物15种3变种,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有6种,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有11种(含变种),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有5种.湖南省绣球属植物种类丰富,有广布种,如绣球(Hydrange macrophylla)、蜡莲绣球(H. strigosa)、圆锥绣球(H. paniculata)、冠盖绣球(H. anomala)等;有狭布种,如柳叶绣球(H. stenophylla)、白皮绣球(H. kwangsiensis var. hedyotidea)、乐思绣球(H. sargentiana)、柔毛绣球(H. villosa)、莼兰绣球(H. longipes)、伞形绣球(H. chinensis)等;还有地方特有种,如莽山绣球(H. mangshanensis)、紫彩绣球(H. sargentiana).绣球属植物形态特征变化大,适应性强,大部分种分布在低海拔山区,适合在园林中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87.
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 Fr.Schmidt)是雌雄异株作物,通常只种植雌株,用地下茎繁殖,再加上三倍体栽培种的不孕性(2 n=87,x=29),进行杂交育种极其困难.本文研究了蜂斗菜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并讨论了在育种上利用的可能性. 取供试品种“Aichi-Wase-buki”生长的地下茎15~20 cm进行表面消毒,首先插入70%酒精60 S,再浸入有效氯为0.5%的漂白粉溶液10min.消毒后,在解剖镜下剥取带有叶原基的茎尖(0.5~1.1mm)接种于Ms+BA 2 mg/l的培养基上.待茎叶伸出后,切割移植在Ms+BA  相似文献   
88.
以福鼎大白无性系茶树大田种子胚为材料,切取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进行培养,诱导形成愈伤组织。选用较致密的愈伤组织切块与带NPTⅡ和GUS基因Ti质粒的根癌农杆菌共培养,通过卡那霉素抗性选择,得到了抗性愈伤组织并得到了芽的分化。抗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在5%左右。共培过程中发现茶树愈伤组织能较强烈地促进农杆菌生长,表现在农杆菌在茶树愈伤组织周围的聚结。这可能是由于茶树多酚类含量较高,而通常酚基复合物有利于农杆菌对植物细胞的附着和转化。  相似文献   
89.
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植物,在生产上是极有前途的一个方面。用试管进行无性繁殖已在马铃薯、苹果、山新扬、兰花、草莓、柑桔、甘蔗、抱子甘兰等植物上取得了成功。1979年以来,我们从苧麻诱导出愈伤组织和1981年4月从苧麻下胚轴、茎诱导和分化出了植株。在前文中提出的(1/2)MS 培养基中每升附加0.1~0.3mg/1NAA 作为无菌苗的生根培养基的条件下,虽然也能长出新根,但感到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因此我们进行了不同生根调节剂对生根影响的研究,试图找出试管苗生根的适宜条件,以提高无菌苗的素  相似文献   
90.
以获幼穗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获得了大量试管苗。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发育时期及转管培养降低紫色分泌物浓度有密切关系。BA和2,4-D配合使用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在2,4-D 2mg/L+BA(或KT)0.1mg/L的培养基上。从愈伤组织表面产生浅黄色、质地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入无激素培养基上培养,也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为了形成大量试管苗,进行了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和试管苗的增殖研究,再生能力通过无性系得到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