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3篇
  5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蛋白质电泳指纹图谱对烟草品种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检测了七种同工酶的酶谱图式,从中筛选出酯酶(EST)同工酶进一步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EST的PAGE酶谱显示出较高的多态性,各品种之间差显著,多态性酶带点80%。EST的PAGE酶谱可作为 草10个品种鉴定的同工酶指纹图谱。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到的烟草8个品种种子水溶蛋白的SDS-PAGE和等电聚焦PAGE(IEF-PAGE)图谱分辨率高、重复性强,其多态性  相似文献   
132.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 pathogenic-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HP-PRRSV)感染猪后其血清病毒载量和体重增长的变化规律,以大白猪和通城猪的高代横交群体中72头健康仔猪为研究对象进行HP-PRRSV人工感染,观察临床症状,并在感染前和感染后第4、7、11、14、21、28、35天进行空腹采血、体重称量、血清分离以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在感染第0~4天体重增长速度缓慢,第4~21天体重一直呈负增长、第7~11天体重减少量达最大值、第21~35天体重呈正增长;病毒载量在感染第4天达到峰值并持续到第7天,第7~35天病毒载量逐渐下降至6.62 lg copies/mL;感染第7天出现死亡,死亡个体主要集中在7~14 d,在第10天出现死亡高峰,第19天后基本稳定;依据第14天存活与否,将试验猪分为抗病和易感2个组,抗病组的病毒载量在第4、7、11天均显著低于易感组(P0.05),该组的体重增长量在第4~7、7~11、11~14天均显著高于易感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感染过程中体重增长和病毒载量2个性状可作为预测PRRS抗病性的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133.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HP-PRRSV)感染后猪血液指标的变化及与病毒载量的关系,以大白猪×通城猪高代横交群体为对象,选用72头平均11周龄的健康仔猪进行HP-PRRSV人工感染,在感染前和感染后第4、7、11、14、21、28天和第35天进行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4种血常规指标的测定,并与病毒载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感染与感染前相比,感染第4、7天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计数均极显著降低,粒细胞百分比极显著升高;感染第11、14天的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其他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2)抗病组和易感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和粒细胞百分比在感染第7天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抗病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易感组(P0.05),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易感组(P0.05)。(3) 4种血液指标与病毒载量之间均存在中度相关(P0.01)。以上结果表明,血液指标可以考虑作为PRRS早期抗病性的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134.
百合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花粉活力是评估花粉细胞活性的依据之一,其活力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决定细胞学实验和杂交育种的成败。本试验对卷丹百合花粉几种活力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法)和培养基培养法相对准确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5.
<正>在批式循环谷物烘干机作业过程中,要求根据谷物的实时含水率,提供合适的热风温度和热风流量,完成烘干作业。因此,在线测试谷物含水率,就成为实现自动烘干并满足优化烘干工艺的必要条件。一、研究背景1.问题提出各品牌批式循环谷物烘干机均配备了间接法水分测试仪,主要有电容式和电阻式,但实际使用中存在各种问题:举例说明,仪器对不同品种谷物含水率测试的适用性差,适用于小麦的在测试水稻和玉米的含水率时,误差很大;即使是同一种谷物,  相似文献   
136.
为探究稻虾综合种养田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周年动态变化特征,定期采集浮游生物样本,检测并分析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1)虾沟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25种,显著高于田面;虾沟共检出浮游动物4类57种,与田面差异不显著;绿藻门和原生动物种类数占绝对优势。(2)虾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944、2.435和0.540;其中多样性指数12月最低,9月最高;虾沟和田面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虾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年均值分别为1.726、1.865、0.654,其中多样性指数4月最低,8月最高。(3)10月至翌年3—4月单生卵囊藻均为优势种,5—9月普通黄丝藻均为优势种,6—10月四尾栅藻均为优势种。12月和2月优势种为桡足幼体,田面3月和4月无节幼体均为优势种,虾沟4月浮游动物优势种为拟铃壳虫,5—8月池沼多核变形虫均为优势种,9—11月近亲裸腹溞均为优势种。(4)稻虾种养生态系统虾沟浮游植物年均密度为1 403 858 ind/L,其中3月密度最大,2月最小;年均生物量为0.155 37 mg/L,其中5月...  相似文献   
137.
商代甲骨文中有一些动物专字,反映了当时家畜的细分、野生动物的捕猎、祭祀与祭牲等问题。这些动物专字是了解和研究商代社会驯化、饲养、狩猎、使用动物的珍贵材料,体现了其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相关产业与社会的关系,对于研究中国先秦时期的农牧业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