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41篇
  56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彭黔荣  张燕  赖东辉  蔡元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530-12532
综述了近50年来国内外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分析研究进展,并对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比较,指出目前随着近红外光谱法在烟草中的不断应用,近红外光谱法能为烟草企业测定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2.
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静  肖嫩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24-8825,8830
[目的]研究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培养的条件。[方法]对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tail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等4种菌的混合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溶解氧、温度、pH值、接种比例及接种量对其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培养基的起始pH值6.5、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种子(活菌数约2×109 CFU/ml)中酿酒酵母菌数:产朊假丝酵母菌数:植物乳杆菌数:嗜酸乳杆菌数约为1∶2∶3∶3、酵母菌与乳酸菌混合种子的接种量为0.2%、前期120r/min震荡培养24 h,后期静置培养24 h,培养温度为28℃恒温24 h,32℃恒温24 h条件下,培养液中的总活菌数可达到6.50×108CFU/ml。[结论]该培养基增殖效果好,适合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混合发酵酵母菌与乳酸菌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83.
当前的农地流转具有显著的乡土特征。农地自发流转无法降低信息、谈判、履约等交易成本。村级组织是农地集体所有的代理者、农地流转的信息拥有者、农民集体行动的组织者和农地流转的有效监督者,具有服务农地流转的低成本优势。因此,克服农地流转的困境需发挥村级组织的服务优势。  相似文献   
84.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重金属污染土壤Cu/Cd形态分布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纳米羟基磷灰石显著提高了土壤pH,其中3%和5%添加剂量处理60d后使土壤pH分别提高了1.23个和1.35个单位;纳米羟基磷灰石显著减少了毒性较强的离子交换态Cu/Cd的含量,增加了毒性中等的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及毒性最低的残留态Cu/Cd含量,使Cu/Cd由植物可利用态向潜在可利用态转变;纳米羟基磷灰石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3种酶活性与Cu/Cd形态分布的相关性表明,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对土壤重金属Cu/Cd活性变化比较敏感,可以作为重金属Cu/Cd污染土壤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5.
为了解和掌握鲁西南大豆目前的生产状况,从中找出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探明鲁西南发展大豆产业的技术需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对鲁西南5个大豆种植县15位农业技术人员和54户农户2013—2015年的大豆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鲁西南大豆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豆产量低、比较效益不高;生产技术粗放、品种杂;农户重视不够、投入缺乏;基层农技工作不到位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多学科攻关研究、良种补贴、企业扶持、农技人员培训、政府投入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鲁西南大豆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很多领域发展的都非常的突出,尤其是禽类养殖,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禽类养殖,已经不断的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关于禽类疾病的防控工作,做的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影响着禽类养殖业的发展,笔者以下主要论述了此项问题.  相似文献   
8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利川市柏杨坝镇某猪场出现猪急性死亡的情况,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观察和流行病学诊断证实为急性猪丹毒,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猪群进行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8.
对3种混用除草剂防除南方亚麻田杂草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都乐+2甲4氯钠、金都乐+高效盖草能、乙草胺+烯草酮3种混用除草剂可有效扩大杀草谱,提高防除效果,可以在南方亚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葡萄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静 《湖北植保》2010,(3):22-23
葡萄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也是湖南湘中地区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由于湖南湘中地区气候夏季炎热多雨,葡萄很容易感染病害,有些病害甚至是毁灭性的,成为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一些葡萄种植者在葡萄病害防治的实践上,尤其在利用农药防治病害方面存在一些误区,直接影响到病害的防治效果。为了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对葡萄几种常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技术做了调查与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0.
采用1979~2008年肇庆地区近30年的降水资料,根据《干旱评估标准》,确定肇庆干旱的灾变数据序列,建立GM(1,1)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a、b,得到肇庆地区GM(1,1)数列预报模型。经后验差方法检验,预测精度为"好"等级,故可用该模型对肇庆地区未来20年可能发生干旱的年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肇庆地区将在2009~2010、2013~2014、2018~2019、2022~2023、2028~2029年期间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