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6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71.
洗脱处理对生物质炭吸附铜离子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生物质炭制备方法会产生焦油、醋液和无机盐等热解副产物,这些物质附着在生物质炭表面,会影响对其性质和应用的研究。以四种溶剂(水、稀酸溶液、稀碱溶液、无水乙醇)作为洗脱剂,对生物质炭进行浸泡处理,比较洗脱前后的性质;用洗脱后的生物质炭吸附铜离子,探讨不同洗脱处理是否会对生物质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产生影响;分析不同洗脱处理得到上清液的成分,探讨洗脱处理去除的热解副产物组成;比较洗脱前后生物质炭的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洗脱处理对其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洗脱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去除生物质炭表面附着的热解副产物,为使洗脱处理对生物质炭性质的影响较小,据此建议以醇-水处理和水洗处理作为生物质炭吸附铜离子研究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72.
【目的】明确我国水稻田发生危害的稗属(Echinocloa spp.)杂草种类分布特点。【方法】2015年至2018年间的9月至11月,在东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水稻产区依据《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的分类鉴定标准,于水稻收割前采用七级目测法调查了73个地点共525块稻田稗属杂草的发生情况。【结果】共发现8种稗属杂草,其中无芒稗(E. crusgalli var. mitis)的发生频度最大(55.43%),其次是硬稃稗(E. glabrescens, 47.28%)、稗原变种(E. crusgalli var. crusgalli,40.40%)、西来稗(E. crusgalli var. zelayensis,24.09%);长芒稗(E. caudate)、水田稗(E. oryzoides)、孔雀稗(E. cruspavonis)、光头稗(E. colona)的频度较低。东北地区稻田稗属杂草以水田稗为单优势种;华东地区稻田稗属杂草呈现共优势的格局,硬稃稗、无芒稗危害最重,西来稗、稗原变种发生量也较大;华南地区稻田以稗原变种为单优势种;西北地区稻田无芒稗和稗原变种为优势种;西南地区稻田无芒稗占优势,稗原变 种危害频繁。在这8种水稻田常见稗属杂草中,无芒稗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35.2),其次是硬稃稗(23.6)、西来稗(18.2)和稗原变种(16.3)。无芒稗、硬稃稗、西来稗相互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稗原变种与孔雀稗、光头稗、长芒稗的重叠值也较高。【结论】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稻田稗属杂草种类分布格局,其背后的机理亟待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273.
【目的】分离鉴定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甘薯基腐病病原菌,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为甘薯基腐病的预防和田间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甘薯基腐病病原进行分离,通过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种类;用菌丝培养法测定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温度、pH、氮源和碳源等环境中的生长状态,确定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从甘薯基腐病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菌株,标记为RF-NH,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为甘薯基腐病致病菌。利用ITS、His3和Cal基因的通用引物对菌株RF-NH DNA进行扩增,获得的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579、480和537 bp;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菌株RF-NH与Diaporthe batatas聚类在一起;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RF-NH鉴定为甘薯间座壳菌(D.batatas)。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RF-NH在15~35℃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pH 4~12内均可生长,最适pH为4;最适培养基是SPDA培养基,最适碳源是糊精,最适氮源是硝酸钠。菌株RF-NH孢子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 min,菌丝致死温度为49℃处理15 min或50℃处理10 min。【结论】甘薯间座壳菌是导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甘薯基腐病的病原,该菌生长温度范围较窄,偏好25℃,适应的pH范围较宽,偏好酸性环境,最适培养基为SPDA培养基。根据甘薯间座壳菌的生长特性,在田间病害防治中可通过改变栽种环境因素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实现对甘薯基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74.
本文对近年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研究,分析了基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强基地管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5.
名特产水果苍溪雪梨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前无纺布浸钙套果、适时采果;采后生化覆膜、果柄涂蜡,加上低温贮藏技术或半地下式通风窖贮藏技术,使贮藏性能较差的名特产水果苍溪雪梨能够在低温条件下贮藏8~10个月,在自然条件下贮藏3~5个月,腐烂率和失水率<10%,贮藏后的雪梨在外观、品质(固形物含量、总糖、总酸、硬度等)和口感上与采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76.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葡萄籽粉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40头30 kg左右、健康状况良好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组(Ⅰ、Ⅱ和Ⅲ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5%、10%、15%葡萄籽粉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试验育肥猪按照常规饲养管理,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每日打扫圈舍,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和通风。预饲期7 d,正试期80 d。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葡萄籽粉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和试验末重(P <0.05),显著降低了育肥猪的料重比(P <0.05),但对育肥猪的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 0.05),尤以日粮中添加10%葡萄籽粉的效果最佳;(2)日粮添加葡萄籽粉对育肥猪屠宰率、眼肌面积、肉色(亮度、红度、黄度)、pH、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无显著影响(P> 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葡萄籽粉替代日粮中的玉米显著降低了育肥猪背标厚度和背腰最长肌的滴水损失(P <0.05),且试验II组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综合试验测定指标,日粮中...  相似文献   
277.
278.
香椿芽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是南北方的名菜 ,尤在冬季和早春为餐桌上稀有的高档菜。为了在春节能有鲜嫩的香椿芽供应市场 ,我们于 1995年~ 1999年进行了香椿冬季大棚覆盖栽培技术试验 ,结果大棚香椿芽较露地的早上市 10 0天左右 ,平均 6 6 7m2 产量达12 6 3kg ,为露地香椿 2 0 1kg/ 6 6 7m2 的 6 .2 8倍 ;按近几年市场平均批发价 2 0元 /kg计算 ,每 6 6 7m2 收入达 2 52 6 0元 ,为露地香椿 (近 3年平均 3.8元 /kg) 76 3.8元的33.0 7倍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基本情况   1995年在五莲县汪湖镇西塘庄村 0 .4h…  相似文献   
279.
新疆主要旅游资源的地州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填补目前新疆区域旅游资源整体优劣势评价的空白,本文选取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类四种主要旅游资源,从旅游资源的丰度,组合状况以及整体优势度等方面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和区域间的横向比较,阐述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和旅游业的区域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80.
为研究改良清肺颗粒的稳定性,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测清肺颗粒中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并使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分别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来考察清肺颗粒在光照、高温及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湿度是影响改良清肺颗粒的主要因素,高湿度环境导致改良清肺颗粒颜色加深,放置10 d后水分提高19.37%(P <0.01),粒度降低9.3%(P <0.05),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降低3%(P <0.05)。在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中,改良清肺颗粒的性状、水分含量、粒度、溶化性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所述,改良清肺颗粒稳定性良好,于室温保存12个月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兽药典》稳定性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