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4篇
综合类   32篇
园艺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我国引种太平洋黄松的气候适生区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引种的气候相似理论,选取年平均气温、≥10℃积温、绝对最低气温、绝对最高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夏半年降水量(5-8月)、年日照时数9个气候因子作为分析因素,应用欧氏距离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划分我国适宜引种太平洋黄松的区域.将全国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52.
楸树育苗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育苗试验表明,楸树不同覆盖物育苗以塑料小棚最好,草袋与草帘次之;埋根育苗粗度以1.0~1.5 cm、密度以30 cm×30 cm为佳;楸树的高生长在7月前较慢,7~8月为高峰期,以后生长减缓,地径6月前较慢,6~8月为高峰期,次后生长减缓;楸树的垂直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平均135 cm,塑料小棚苗木的生物量地上地下均大于草帘覆盖苗;不同径级苗生物量是大径级>中径级>小径级,其径干、叶片、根系分配比例为27∶35∶38较合理.造林试验表明,楸树适宜海拔1 000 m以下地方生长;楸树栽培以大穴(80 cm×8  相似文献   
53.
通过大田多点肥料对比试验,研究了杜仲专用肥的肥效.结果表明,施用杜仲专用肥能极显著地促进杜仲高、径的生长及树体的生物量.施用专用肥,杜仲当年平均高生长比不施肥处理和施用等氮、磷、钾养分处理分别增加了63.0和20.5,胸径分别增加了 43.2和17.8;当年干皮、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施用专用肥与不施肥比较分别增加了68.4、71.6和75.8,与等氮、磷、钾养分处理相比也分别提高了25.8、56.0和28. 6.同时,专用肥具有较长的后效,施专用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第2 a的胸径增长和高生长分别增加了92.9和103.8,比等氮、磷、钾养分处理分别增加了42.1和6.0,专用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2 a总的胸径增长和高生长分别增加了64.6和76.3,比等养分肥分别增加了 28.9和14.6.  相似文献   
54.
苦杏仁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特殊的脱苦方法,既使苦杏仁脱苦,又可得到具有药用价值的苦杏仁甙.以苦杏仁为原料,通过对杏仁浆的不同配比、不同稳定剂、杀菌条件的研究,确定了较经济简便的杏仁乳生产工艺、工艺参数,杏仁乳的最佳配方,并得到了具有良好香味、口感和稳定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杜仲地上部不同组织中养分含量和养分携出量,杜仲对养分的吸收比例,杜仲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节律等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杜仲养分吸收特点提出了基本肥料施用比例.结果表明,杜仲生长期间吸收的养分主要储存于叶子和皮中,木质部数量较少;皮和叶的利用将使养分大量损失,应通过施肥加以补充.杜仲对氮磷钾(N:P2O5:K2O)养分的相对吸收比例为1:0.3:1.6,考虑氮磷钾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后,提出适于杜仲施肥的氮磷钾养分基本比例为N:P2O5:K2O=1:0.6:0.9.实践中应用时,可根据当地土壤供应不同养分的状况,  相似文献   
56.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生长过程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依据定期观测和树干解析资料,采用逻辑斯谛方程和“分段分析”法,探讨了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沙棘全年生长历时约150d,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其生长过程受制于沙地特殊的气候变化,前期降水和热量不足,后期热量较多、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天然林中个体的年生过长程明显地区别于人工林,树高速生期到来早,高、径生长具有异速性。这与天然林“过分拥挤”、分株间的“根系连结”及种内自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美国黄松离体胚培养条件下不定芽的形成与根产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美国黄松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GD、SH和N6 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 ,试验结果表明 ,基本培养基的种类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起主要作用 ,GD最好 ,SH次之 ,MS和N6 最差。GD 0 5mg·L- 1 6 BA ,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率达 5 5 % ,平均增殖率为 6 ,最大增殖率达 10 ;NAA不利于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 ;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有利于不定芽的形成和生长。对不定芽在GD、SH和 1 2SH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 ,试验结果表明 ,基本培养基的种类对不定芽形成根起主要作用 ,GD、SH不能诱导不定芽生根 ,1 2SH可以使不定芽生根 ,其对不定芽的诱导率为 2 2 % ,1 2SH NAA 0 5mg·L- 1 对不定芽生根的诱导率为 3 3% ;NAA对不定芽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以美国黄松种胚为外植体获得了再生小植株  相似文献   
58.
陕西黄土高原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适地适树研究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了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步伐,提高造林质量,1980年林业部下达了“黄土高原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适地适树研究”课题,由北京林学院水保系组织陕、甘、晋、宁、青、蒙、豫七省(区)协作,于1981~1983年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陕西境内的研究任务由省林科所主持,组织6个有关地(市)协作完成。通过本项课题的研究,在区划森林植物地带的基础上,划分了立地条件类型,对不同森林植物地带现有人工林(或部分天然林)的乔灌木树种,分别不同立地条件类型进行了生长情况调查,并据以为各立地条件类型选择了相应的适生树  相似文献   
59.
陕南低山丘陵区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防护林体系是改善环境,恢复生态平衡的关键性措施。对陕南低山丘陵区防护林体系进行层次分析表明,本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应以发展经济林为突破口,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并重,各林种的相对权值分别为40.33%、23.52%、28.61%和7.54%。在树种选择上应首先考虑柑桔、桃、杏、马尾松、油松、华山杉、杉木、水杉、刺楸、樱桃、栎类、漆树、刺槐、杜仲、红椿  相似文献   
60.
二元材积表是林分蓄积量调查中最常用的数表之一。编制二元材积表的数学模型很多,我国统一用山本和藏二元材积式。在应用该式进行计算时,确定该模型的三个参数是很重要的环节。描述树木的材积随胸径和树高增长而变化的山本和藏二元材积式为:V—aD~bH~c………………(1)式中 V 表示树木的材积D 表示胸径H 为树高a、b、c 为待定参数。设在某树种编表地区内,随机选伐样木,实测其材积、胸径、树高,得到 n 组数据:D_1,D_2,…,D_i,…,D_nH_1,H_2,…,H_i,…,H_nV_1,V_2,…,V_i,…,V_n数据中 V_i 表示胸径为 D_i、树高为 H_i 时的树干材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