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实验通过对某猪场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为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猪,通过药敏实验,确定了最佳治疗方案,有效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2.
八种除草剂对小麦田三种抗精噁唑禾草灵杂草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能有效防除抗精噁唑禾草灵杂草的除草剂,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菵草(敏感S_w、抗性R_w)、日本看麦娘(敏感S_r、抗性R_r)、耿氏硬草(敏感S_y、抗性R_y)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并研究了8种除草剂对这3种抗性杂草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3种杂草抗性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指数均大于33.7,已达高抗水平。3种杂草抗性种群均对同类乙酰辅酶A羧化酶类抑制剂唑啉草酯和炔草酯产生了11.6~56.5倍不等的高水平抗性。对部分乙酰乳酸合成酶类抑制剂产生了2.0~4.8倍的低水平抗性,氟唑磺隆对3种杂草抗性种群防效较差,GR_(90)为67.31~114.39g(a.i.)/hm~2;啶磺草胺仅对Rr种群防效较好,GR_(90)为4.67 g(a.i.)/hm~2;甲基二磺隆对3种杂草抗性种群防效均较好,但对Rr种群存在抗性风险,已出现2.0倍低水平抗性;磺酰磺隆对Ry和Rr种群防效较好;丙苯磺隆对Rr种群防效好。细胞分裂抑制剂氟噻草胺对3种杂草抗性种群防效均最好,在田间推荐剂量120 g(a.i.)/hm~2下可达90%以上的防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筛选适合赣北棉区种植的双低早熟油菜品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油菜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结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棉田套播油菜模式下油菜个体较小,株高在160.0 cm以下,茎粗2.0 cm以下,1次有效分枝少于7.0个/株,2次分枝基本没有,单株结角数较少,但套播油菜群体较大。[结论]沣油5103、浔油9号早熟性强且产量高,适宜在赣北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44.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农业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在明确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的基础上,整合实验项目,开展综合性大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涿州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了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治愈率可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46.
为了筛选出适宜赣北地区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收集了21个油菜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浔油10号、沣油823、希望699、秀油杂363、中油杂7819等品种株高适宜,早熟性、抗倒性较强,适宜在赣北地区作机械化收获油菜种植。  相似文献   
47.
为了筛选对菵草高效且对小麦安全的除草剂品种,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 7种苗后除草剂对菵草的除草活性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EC和15%炔草酯WP对菵草防效优异,ED90仅为各自田间登记低剂量的1/3和1/2;50%异丙隆WP和7.5%啶磺草胺WG对菵草防效较好,ED90与各自田间登记高剂量相当;69 g...  相似文献   
48.
为了明确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对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采用盆栽法测定了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不同剂量对不同叶龄杂草稻的生物活性和对不同秧龄移栽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0%双环磺草酮·双唑草腈GG 1 500~4 500 g/hm~2对萌芽期至3叶期的杂草稻有很高的活性,且在4 500 g/hm~2剂量下对15~25 d秧龄的移栽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但该药药效显现速度较慢,一般在施药后3~4周达到最佳防效。杂草稻萌芽期对该药剂最敏感,随着杂草稻叶龄的增加使用剂量需相应提高。本着高效、经济、安全的原则,防除杂草稻的最佳时期应在其萌芽期至2叶期,推荐使用剂量杂草稻萌芽期为1 500~2 250 g/hm~2、杂草稻立针期至2叶期为2 250~3 000 g/hm~2。  相似文献   
49.
50.
1案例资料2010-06-29日下午,在张北县察北牧场一分场雪川公司路北的一车队驻地内发现1具男尸,尸体旁有一翻斗车,车斗上方接触高压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