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7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野燕麦的生物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  袁国徽  #  钱振官  沈国辉 《植物保护》2018,44(6):224-229
采用温室盆栽整株测定法,开展炔草酯、唑啉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啶磺草胺、异丙隆7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评价。结果表明:15%炔草酯WP和5%唑啉草酯EC对野燕麦活性极高,ED_(90)分别为12.58和21.92 g/hm~2(有效成分,下同),约为各自推荐剂量的1/4和1/2,可作为生产中防除野燕麦的首选药剂; 69 g/L精噁唑禾草灵SC和30 g/L甲基二磺隆OD对野燕麦具有较好的防效,ED_(90)分别为47.59和14.76 g/hm~2,与各自推荐剂量相当,是生产中防除野燕麦的有效药剂; 70%氟唑磺隆WG和4%啶磺草胺OD对野燕麦活性一般,ED_(90)分别为63.03和28.36 g/hm~2,约为各自推荐剂量的2倍,可作为生产中防除野燕麦的备选药剂; 50%异丙隆WP对野燕麦活性较差,ED_(90)为7 610.39 g/hm~2,约为推荐剂量的7倍,不适合用于防除4~5叶期的野燕麦。  相似文献   
62.
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上海市水稻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水稻田杂草共有55种(含变种),隶属于16科35属,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种类最多。优势杂草有无芒稗、千金子、多花水苋、耳叶水苋等4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马唐、杂草稻、鳢肠、假稻、稗、空心莲子草、水莎草等7种,这11种杂草是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群落的重要建群种,此外常见杂草有8种,一般杂草有36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上海西部地区水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但优势种集中性最低;东部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集中性均最高;江中沙洲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低。从相似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来看,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群落可划分为3组,其中东部地区和江中沙洲地区各一组,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杂草群落结构最类似,为一组。水稻田杂草种类及其群落发生特点与地理区域、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和除草剂种类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3.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用材林不同林龄树种碳汇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用材林为研究对象,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第六次森林资源一类清查结果为基础,基于蓄积量法,研究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用材林不同林龄树种碳汇价值。生物碳储量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用材林实际碳储量2.635 1×108t,中林龄和近熟林占比重比较大,而且占有绝对的优势,是该区域潜在的巨大碳库。碳汇价值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用材林生物碳汇价值为2.898 61×109美元,合人民币182.9亿元。同时吸收CO29.66亿t,释放O27.03亿t,释放氧价值达4 218亿元。以上数据表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用材林拥有巨大的碳汇量。如果能够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让其自然生长,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用材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64.
该文以多年生芦笋"井冈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绿芦笋产量及采摘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在0~15.4kg/667m2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绿芦笋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产量在纯氮用量为11.93kg/667m2时最高,最高产量为1 321.14kg/667m2。在芦笋采摘过程中,3月下旬至4月中上旬采摘量最大。  相似文献   
65.
为明确耿氏硬草Pseudosclerochloa kengiana(Ohwi)Tzvel潜在抗性种群对不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其靶标抗性的分子机制,采用剂量-反应曲线法测定了耿氏硬草对精鰁唑禾草灵、炔草酯、烯禾啶、烯草酮和唑啉草酯5种ACCase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扩增并比对了耿氏硬草抗性和敏感种群间ACCase基因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敏感种群SD-6相比,耿氏硬草种群SD-32对精鰁唑禾草灵、炔草酯、烯禾啶、烯草酮和唑啉草酯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6.5、7.5、15.0、4.4和5.7;SD-32种群ACCase基因CT区域的2078位氨基酸基因由GAT突变为GGT,导致天冬氨酸(Asp)被甘氨酸(Gly)取代。分析表明,ACCase基因2078位氨基酸的突变可能是导致耿氏硬草对ACCase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6.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开展了11种稻田常用除草剂对丁香蓼生物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在丁香蓼芽前使用10%吡嘧磺隆WP、40%苄嘧·丙草胺WP, 0~2叶期使用19%氟酮磺草胺SC、120 g/L噁草酮EC, 2~4叶期使用200 g/L氯氟吡氧乙酸EC、3%氯氟吡啶酯EC、25 g/L五氟磺草胺OD、〖JP+2〗100 g/L双草醚SC和4~6叶期使用460 g/L 2甲·灭草松AS, 对丁香蓼的ED90分别为4.18、10.30,1.61、241.60,7.31、9.74、11.83、28.96和117.73 g/hm2, ED90均低于供试药剂的田间常用推荐剂量, 证明丁香蓼对上述药剂敏感, 可作为生产上防除丁香蓼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67.
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a是一种危害水稻生产、具有杂草特征的水稻,筛选可防除杂草稻的除草剂可有效解决防除杂草稻的难题。为明确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SC)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25%双环磺草酮SC 不同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用药方式 (喷雾法和毒土法) 对杂草稻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双环磺草酮SC按有效成分150~375 g/hm2的剂量分别于杂草稻萌芽期、立针期、1~2叶期和2~3叶期施用,当采用喷雾法施药时,其对杂草稻的株数防效分别达98.0%~100%、94.0%~100%、94.0%~100%和83.0%~100%,而采用毒土法施药时,其防效分别为51.0%~100%、56.0%~93.0%、27.0%~89.0%和28.0%~71.0%;在有效成分为187.5 g/hm2和375 g/hm2剂量下,喷雾法施药对水稻各项生长指标无不良影响,而毒土法施药则对水稻株高、根长、根系和植株鲜重等均有抑制作用。表明与毒土法相比,喷雾法施药具有防除效果好、使用期宽和对水稻安全性高等优点,但该药的速效性较差,施药后20~30 d方能达到最佳防效。本着高效、经济、安全的原则,推荐25%双环磺草酮SC防除杂草稻的使用策略为:于杂草稻萌芽期至1~2叶期采用喷雾法施药,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150~187.5 g/hm2,如推迟至杂草稻2~3叶期防除,则使用剂量应提高至187.5~225 g/hm2。施药时应有水层1~2 cm,施药后保持水层5 d以上。  相似文献   
68.
为明确直播稻田牛筋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 (ACCase) 类除草剂的抗药性水平及其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牛筋草对6种ACCase类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并分别对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的ACCase基因部分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疑似抗性种群SJ-1对唑酰草胺、氰氟草酯、精唑禾草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和烯禾啶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其抗性倍数分别为56.6、62.5、128、52.0和16.3;对烯草酮产生了低水平抗性,相对抗性倍数为4.86。将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的ACCase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SJ-1种群ACCase基因2078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 (GAT) 突变为甘氨酸 (GGT),该位点氨基酸突变可能是其对ACCase类除草剂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饲料蛋白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加工工艺优化以及不同类型动物饲料蛋白质源的优选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对目前国内外饲料蛋白质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和介绍,对一些方法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相关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价.通过对有关方法及其使用情况的归纳和评价,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一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思想方法以及研究的推进方向.  相似文献   
70.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除草剂已经大面积应用了半个多世纪,它在杂草防治及作物增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对作物的药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和出现药害后作物的症状,并介绍了发生药害后的救治方法以及预防药害产生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