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树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进一步分离和克隆植物中的CDPK基因奠定基础,以已经鉴定的拟南芥的CDPK(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基因编码的结构域为检索序列,在基因组水平上对杨树的CDPK基因家族的成员进行分析,结果共找到36个杨树CDPK基因。同时利用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与拟南芥中的CDPK基因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对这些蛋白序列的保守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CDPK基因内含子的插入位置相对比较保守。与拟南芥相比,杨树CDPK基因家族成员含有更多的基因对。通过对拟南芥、杨树CDPK家族之间进化关系和内含子分布比较发现,一些CDPK家族成员在拟南芥和杨树未分离之前就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32.
为探索云南滇中高原黑荆树引种适应性和对土壤肥力的生长响应,对南非种源与澳大利亚种源的生长进行对比,并对南非种源黑荆树的施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非种源黑荆树引种至云南滇中高原后,株高、地径、胸径、冠幅等生长调查指标明显优于已引进的澳大利亚种源,林内植株生长性状表现一致,未出现早花早实现象,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南非种源幼树不同生长调查指标对施肥处理响应不同,胸径对少量施肥并不敏感;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肥料对南非种源黑荆树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肥是黑荆树丰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3.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和安全运行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实验室要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并消除安全隐患。将“6S”管理模式引入到科研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ecurity/safety)6个环节,阐述了“6S”管理模式的内容,并分析其在科研实验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基因工程研究室为例,介绍了“6S”管理模式在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材料、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具体实践。“6S”管理模式明显改善了科研实验室的效率和管理质量,对促进高校科研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培养师生良好实验习惯、塑造实验室良好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赵腾  夏新莉  尹伟伦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8):138-140,144,封2
为研究黑杨的速生分子调控机制,采用PCR技术,从欧美杂种黑杨R270(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中克隆得到GASA基因,并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花序侵染法转入拟南芥,获得转基因植株,进行黑杨GASA基因的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黑杨GASA基因cDNA片段总长为330 bp,可编码109个氨基酸残基;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超量表达PdGASA4能促进拟南芥的提早抽薹、叶片的伸长及茎的增高和加粗。  相似文献   
35.
于亚军  夏新莉  尹伟伦 《沙棘》2008,21(1):30-31
系统研究了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优良杂交品种(“乌兰沙林”H.rhamnoides L.ssp.MongolicaRousiד丰宁”H.rhamnoides L.ssp.Sinensis Rousi),通过不定芽发生途径建立离体培养再生体系所需的条件,成功地筛选出了适宜的外植体种类和培养基,获得了完整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36.
人工调控植物基因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转基因植物中的目的基因在植物体内进行适时、适量、有效的表达,通过在所要表达的目的基因上游建立一个有效的“基因开关”,构建出可准确调控的基因表达系统而实现对基因表达的人工调控。本文评述了启动子阻遏调控系统,启动子激活调控系统,糖皮质激素介导的转录诱导系统、乙醇诱导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及铜控制的基因表达系统对这些真核生物人工调控基因表达系统的应用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37.
异源表达Peu-miR473 a增强拟南芥的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胡杨miR473a基因的功能,本文克隆了miR473a的前体Pre-Peu-miR473a,并利用农杆菌花序侵染法将其遗传转化入拟南芥。通过普通PCR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获得CaMV35S: miR473a过表达植株,然后对转基因和野生型植株在甘露醇模拟高渗环境与土壤自然干旱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胡杨miR473a前体长度为100 bp,与毛果杨前体序列相似度为100%,可以形成完美的二级茎环结构。相比于野生型,过表达胡杨miR473a的拟南芥在200 mmol/L甘露醇胁迫条件下的萌发率、根长和生长状况都优于野生型;在土壤干旱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的株高、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以及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合效率均显著高于野生型10%以上(P0.05)。半定量PCR检测显示:Peu-miR473a参与胡杨受干旱胁迫的正调控,杨树中预测的靶基因Potri.012G093900、Potri.007G100200、Potri.009G165300、Potri.004G204400受干旱胁迫的负调控;拟南芥中预测的靶基因AT1G24530、AT5G45000、AT5G46070及AT3G52950在转基因株系中表达量下降。初步预测它们有可能被miR473a靶向调控。本研究表明,miR473a基因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调控植株的抗脱水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发挥一定抗旱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为了挖掘比拉底白刺耐盐相关基因,对其盐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分析。[方法]以比拉底白刺幼苗为材料,用200 mmol·L^-1 NaCl对幼苗处理7 d,并对胁迫处理和对照植株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有效序列组装共得到应答盐胁迫的168463条unigenes和19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差异基因GO和KEGG功能聚类,分别获得64个GO功能小类和25条KEGG通路。进一步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转录调控、氧化还原以及抗逆相关基因在比拉底白刺应答盐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筛选到3个重要的节点基因,分别是热激同源蛋白基因、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基因和Win类蛋白基因。[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盐胁迫下比拉底白刺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注释信息,有助于理解其耐盐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开发耐盐分子标记及通过基因编辑改良植物耐盐特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3个新引进黑杨无性系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美杂交黑杨是一种速生但高耗水的树种,筛选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黑杨品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3个不同黑杨无性系DN-2、R-270、NE-19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叶片碳同位素组成(δ<'13>C)、光合速率(P<,n>)、气孔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0.
干旱对欧美杨气孔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干旱对木本植物气孔发育的影响,本文挑选了5个欧美杨无性系NE-19、R270、107、109和111,进行了14d的自然干旱处理及7d的复水处理。结果发现:NE-19、R270与107的光合速率在复水后第5天恢复至处理前水平,气孔导度在第3天恢复至处理前水平,而109与111在复水处理期间光合与气孔导度恢复缓慢。测量各无性系复水后的生长速率,与对照组相比由快到慢依次为NE-19(64.96%)、R270(55.73%)、107(49.87%)、109(35.08%)、111(23.62%)。综合光合、气孔导度与生长的数据,5个无性系耐旱性由强至弱的排序为NE-19、R270、107、109、111。统计5个无性系在处理期间幼叶气孔指数的变化,发现各无性系在干旱期间气孔发育速度均下降。其中NE-19与R270下降最多,分别为30.75%和29.24%,说明耐旱性好的无性系,更善于调节幼叶中的气孔发育来适应外界的水分变化。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与气孔发育相关基因ERECTA、EPF1、EPFL9、FAMA、SDD1在处理期间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表达量差异,发现在干旱期间对气孔发育正调控的EPFL9与FAMA表达量下降,而负调控气孔发育的ERECTA与EPF1表达量上调,在NE-19与R270中的变化幅度尤为明显,而SDD1在整个处理期间表达量没有十分明显的变化。研究发现欧美杨在干旱中可通过调节气孔发育相关基因ERECTA、EPF1、EPFL9和FAMA的表达来抑制幼叶气孔发育,从而减少叶片水分散失以抵御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