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0篇
  25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炼山后杉木幼林地土壤肥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连续四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一段时期内(几个月至一年),林地土壤肥力和土温得到短期提高,但土壤全N和有机质因高温挥发而有所降低;随后因炼山林地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各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至第四年又表现出回升趋势。说明炼山一方面加快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另一方面又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的格局。  相似文献   
32.
<正> 不同树种对立地条件的要求不同,不同的立地环境,其适生树种和生产能力也不一样。因此,要实现林木速生丰产,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必须根据树种的生态特性选择相应的造林地,或根据造林地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这就要求对造林地按照宜林等级进行科学分类。杉木对立地条件的反应比较敏感,因此,对杉木宜林地的选择尤为重要。1980年我国南方十四省区杉木协作组在我国南方广大杉木产区进行杉木立地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杉木林区立地类型划分”的科研成果。为使这项成果变为生产力,尽快地  相似文献   
33.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对小麦、玉米、豆类、油料、蔬菜等作物施用骨粉液体复合肥,不仅可以使粮食作物产量提高12.8%-19.5%经济作物产量提高16.9%-20.6%。而且在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抗逆性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4.
采用室内和田间观察试验,对玉米小班病的重要流行环节——病斑产孢、孢子飞散、杀菌剂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饱和湿度下病斑上孢子梗产生较快;保湿10 h病斑很少产孢,25 h后大量产孢,到35 h后产孢基本不再增加;在直射光下病斑不产孢,在散射光下产孢量大于在黑暗条件下产孢量;病斑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6℃,5℃以下、35℃以上不能产孢。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单株病斑产孢量有所减少。孢子飞散白天多于夜间。阿米西达、代森锰锌(新万生、大生)、炭疽福美、福美双、百菌清等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毒力较强,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三唑醇、甲霜灵等药剂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35.
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磷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半干旱地区采集了7个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样品,利用干筛法获得了不同粒径的土壤团聚体,研究了微生物量磷、速效磷、有机磷及其组分在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磷、有机磷分别为5.86~12.24 mg·kg-1和0.12~0.35 g·kg-1,灌溉耕地最高、退化草地最低,二者在大团聚体(>2 mm)中的含量皆高于小团聚体(<2 mm);土壤速效磷含量则相反,在小团聚体中较高。有机磷分组研究显示,大团聚体的中等稳定性和稳定性有机磷含量较高,活性和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则在>2 mm或<0.5 mm团聚体中较高。结果表明土壤大团聚体可能是磷转化的库,小团聚体是土壤磷供给的源。微生物量磷与各种形态的土壤磷都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以自然分布区内马尾松花粉为试材,对花粉的形态及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花粉有两个气囊,气囊外壁为不规则的网状纹饰。共全长、体长、体高、气囊宽、气囊高、气囊壁厚及帽壁缘宽之间存在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各地马尾松花粉形态变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7.
针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干旱少雨,风大风多,风蚀沙化严重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农田风蚀沙化的各种因素,研究提出了防沙型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技术,冬春风蚀季节可以降低留茬带风蚀量幅度基本为68.5%~88.7%,由于留茬带的保护作用,降低间作裸露带风蚀量幅度为42.4%~68.3%。在减轻风蚀的同时,带状留茬间作轮作保持了由于秋季耕翻松土的多蓄降水作用,降低了冬春季节近地面风速和水分蒸发,同时还拦截了冬雪,播种时有留茬带保护的间作裸露带0~1m土层贮水量提高15~41.5mm。由于带状留茬间作轮作的集水、保墒和边际效应,增产作用明显,增产幅度为12%~75%。  相似文献   
38.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点就是如何衡量一个区域是否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问题。本文从系统学的角度,制定区域(地级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常规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17地市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评价,为进化神经网络提供训练的样本,然后利用进化神经网络算法,对泰安市1995年至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进行评价,揭示了泰安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9.
29年生杉木不同造林密度生长进程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树干解析,全面分析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林龄下,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指标均随密度增大而递减;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年限有随密度增加而减少趋势,且密度大的林分速生期较密度小的林分有所缩短;平均单株材积生长进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慢。  相似文献   
40.
炼山的生态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炼山对极木幼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烧失,水土流失,土壤肥力,林木生长及林下植种类的影响,并针对炼山的水利生态后果,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为合理地评价和改革炼山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