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467篇
农学   158篇
基础科学   115篇
  117篇
综合类   1118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553篇
园艺   218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梨树腐烂病的病原菌鉴定和化学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梨树腐烂病的病菌种类,对采自中国河北、山西和安徽3省症状疑似梨腐烂病的树皮与病枝进行病菌培养和分离纯化,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选用22种常用杀菌剂,通过离体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分离纯化的6个菌株中有5个菌株形态特征相同,且与已报道的腐烂病病菌(Valsa mali var.pyri)形态特征相似;以这5个菌株菌丝接种梨树健康枝条后出现与田间相同的病症;病原菌rDNA-ITS克隆测序、BLASTn比对发现,这5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登录号JQ618018),且与意大利梨腐烂病菌株(登录号DQ241769)、陕西梨腐烂病菌株(登录号GU174590)、新疆梨腐烂病菌株(登录号HM013819)的rDNAITS序列的同源性达到100%;另外1菌株与内生菌巴西拟隐盘孢菌Paraconiothyrium brasiliense的同源性达到99%;丙环唑等8种药剂对梨树腐烂病菌丝生长抑制力强,丁香菌酯等11种药剂对分生孢子抑制效果好,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20%丁香菌酯悬浮液165倍液与97%嘧菌酯原药15 000倍液对田间病斑治疗效果较好。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确定3省采样地区引起梨腐烂病的病原菌为Valsa mali var.pyri;咪鲜胺、嘧菌酯和丁香菌酯等3种杀菌剂可作为梨树腐烂病田间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52.
通过对我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县发展马铃薯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3.
由于化学、物理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实验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使农业科学从研究个体,进到了细胞、大分子、量子等微观领域。科学工作者力图揭开农业生物生产率的内部机制,从中引出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的新途径和新方法。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围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合成以及细胞遗传机制等研究工作的开展,使农业科学进入细胞学水平。5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给农业科学以极大推动,为人类进一步控制农业生物有机体开辟了新的领域。农学向量子层次深入发展的趋势,则进一步为从电子结构和功能上控制农业生物提供了可靠依据。总之,对农业作微观研究,不论在近期还是远期,对农业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它已成为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归趋的带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54.
【目的】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4-7联合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明确水稻秸秆生物炭对菌株B4-7防治烟草青枯病的增强作用,为进一步研发烟草青枯病的生防产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不同含量水稻秸秆生物炭(1%C、2%C、3%C和4%C)对烟草青枯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吸附作用及运动性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测定菌株B4-7联合2%和5%水稻秸秆生物炭(B4-7+2%C、B4-7+5%C)对烟草的促生长作用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烟草青枯病菌均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吸附作用及运动性影响,与对照相比,1%C、2%C、3%C和4%C处理每培养皿中的青枯菌数量分别减少8.07%、37.01%、53.74%和69.29%,青枯菌的运动性分别减少28.57%、35.71%、42.86%和48.57%,对烟草青枯菌的吸附率分别为24.18%、42.42%、64.55%和81.97%。B4-7+5%C处理与对照相比,烟草株高、叶数、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分别增加209.36%、27.98%、254.51%和185.09%;B4-7+5%C处理与B4-7单独处理相比,烟草株高和叶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分别增加77.52%和11.74%。B4-7+5%C处理与对照相比,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显著减少81.33%和80.61%;B4-7+5%C处理与B4-7单独处理相比,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显著减少54.82%和45.29%,防治效果显著增加24.85%。【结论】水稻秸秆生物炭能增强生防细菌B4-7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菌株B4-7联合5%水稻秸秆生物炭是烟草青枯病综合防控的一种有效措施,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55.
为了提高甜荞单产水平,参照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路线,育成了甜荞‘矮B近交系’和‘野生自交系Ⅰ’、‘野生自交系Ⅱ’3个亲本系,配制成2个组合进行杂交制种及生产利用。对田间花朵雌蕊花粉载量、正交、反交杂种率进行了观察统计,其结果是:在盛花期午后2点采样,显微镜观察,每朵花三列柱头载花粉粒量15~55粒不等,平均23粒;正交(矮B系×野生系),杂交率60%~65%;反交(野生系×矮B系),杂交率30%;生产表现:在穴播生产田中,一穴中既有F1植株,也有亲本植株,二者差别明显,F1植株强壮、繁茂,产量是亲本3倍以上,表明F1代杂种优势强,区试结果比亲本增产11.7%,比其他品种平均增产29%。本研究认为,野生近缘种是珍贵的种质资源;甜荞与野生近缘种杂种优势强,有望提高甜荞的单产水平;还存在花期不遇等原因,造成杂交率远未达到2/3的理论数值。  相似文献   
956.
957.
为了寻找当家品种正大619的替代品种,河南省西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14年春季进行了小区田间间对比试验,综合对比分析了各个参试品种的抗病情况、产量以及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认为,桂单0811可以作为正大619的替代玉明品种,其不仅具有产量高的特点,还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958.
以浙江省桐庐县钟山乡翠冠梨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肥方式,研究不同微生物肥料对梨园土壤理化性状、梨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初始土壤相比较,CK和各微生物肥料处理均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与CK相比较,施用土壤调理剂类型的微生物肥料处理T1和T2能显著提高土壤pH,但土壤调理剂T1处理的土壤全氮及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均要低于对照,而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T3和T4降低了土壤pH,显著提高了土壤EC值,也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测定梨的产量和品质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类型的微生物肥料处理T1和T2较大的提高了梨产量,其中T1处理产量最大,平均单株产量达到50.38 kg,而且提高了果实品质,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分别达到8.0%、10.0%和17.02,高于CK和其他处理,而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T3和T4对于梨产量无显著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栽培条件下,每株施用7.5 kg土壤调理剂类型的微生物肥料并与复合肥配施更有利于提高梨树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59.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播量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复种饲料油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试验,以播期为主区,播量为副区,设置2个播期、4个播量,3次重复,共24个小区。【结果】不同播期、播量对饲料油菜的湿重、株高、收获株数均影响显著,正常播种条件下2016、2017年饲油2号播量为12 kg/hm2时产量最高,分别为81 893.0和87 309.9 kg/hm2,且品质最佳。【结论】新疆地区复播饲料油菜生育期60~65 d,即可收割,需要≥10℃积温1 100~1 500℃,选择合适的播期和播量,产量和品质均可达到饲草要求,能够满足大部分地区麦后复种的要求,为冷凉地区麦后复种的首选。  相似文献   
960.
琴言 《国际木业》2011,(8):50-51
马来西亚:沙巴州的木材工业一直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沙巴州木材工业协会(STIA)认为目前木材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下游加工业缺乏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