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林业   57篇
  7篇
综合类   2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正>毛白杨是我省的优良乡土树种,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近几年在我省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有许多林分由于在幼林期间放任生长或整形修剪不及时,不能形成良好干形,造成许多弯曲木、双杈木或多头木,特别是一些速生树种(品种),如河北易县雌株、鲁毛—50、冠毛—54等,从而影响到林分质量和木材用途,降低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年来栽培毛白杨丰产林的实践,认为毛白杨林分优良干形的培育除适地适树、选用良种、加强肥水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鲁西黄泛平原沙化土地的现状,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沙治沙的生物技术措施、配套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相应的政策制度改革,并对生物技术措施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3.
杨树不同插穗规格及采穗部位育苗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1年生杨树苗条作为扦插育苗繁殖材料,进行不同采穗部位、插穗粗度、插穗长度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苗条上、中、下3个部位插穗的成活率和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但上部插穗较差;不同插穗粗度和插穗长度的育苗效果差异显著,插穗过细、过短,均影响苗木成活和生长。插穗粗度不应小于1.5cm;插穗长度以17~20cm为宜,不应小于14cm。  相似文献   
34.
大汶河流域杨树根系的生物量组成和空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系生物量在不同直径根系中的分配是根系重要的结构特征,采用分层挖掘法,研究大汶河流域杨树不同径级根系的生物量组成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不同直径根系的生物量差异显著,其中根系直径d为10mm<d<20 mm的根系生物量最大,其次是d<2mm的根系,d>20 mm根系的生物量最小.2)不同直径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在水平方向上各土层间分布的根系生物量差异性极显著,距离树干愈远,土层中的根系生物量愈小.垂直方向上杨树根系生物量集中于0~60 cm土层中,各土层间根系生物量差异性显著,但其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3)土壤有机质及有效氮、磷、钾等养分质量分数总体上随着土层的加深递减,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与土壤养分呈弱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通过研究施用有机肥、化学肥料和生物菌肥对I-107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肥料使用后3个月,林地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均有显著增长,其中有机肥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幅度最大,菌肥处理最小。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但尿素和菌肥处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施用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根际效应值影响最明显,菌肥处理影响最小。尿素处理土壤pH值高于对照,有机肥和菌肥处理小于对照,但不同处理间土壤pH值的根际效应值差异性不明显。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土壤脲酶活性与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之间、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氨化细菌、真菌、放线菌、亚硝酸细菌之间,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真菌、放线菌之间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36.
'鲁林1号杨'为雌株,是由美洲黑杨优树上采集天然杂交种所得,经过苗期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育苗及造林成活率高、速生、抗性强等特性,是优良的杨树工业用材树种,特别适宜培育胶合板材.  相似文献   
37.
外源酚酸对杨树幼苗根系生理和形态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杨派欧美杨I-107(Populus×euramericana ‘Neva')水培幼苗为试材,参照二代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中的酚酸含量(X),在改良Hoagland营养液中设置5个酚酸浓度梯度(CK,0.5X,1.0X,1.5X,2.0X),测定酚酸处理后第1,5,10,20,30和40天的根系生理生化特性和处理后第40天的根系形态数据.结果表明:低浓度酚酸(0.5X)可提高杨树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而高浓度酚酸(1.0X,1.5X和2.0X)则显著抑制2种酶的活性(P<0.05).根系活力随酚酸浓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根系丙二醛含量以及根系伤害度随酚酸浓度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酚酸能显著抑制杨树幼苗根系发育,平均根尖数、平均根长、平均根系表面积、平均根系分枝数以及平均根系分形维数显著降低,而幼苗根系直径则显著增大(P<0.05).酚酸影响下,根尖附近侧根发育受到抑制,根系形状逐渐由柱形向倒金字塔形和伞形过渡,高浓度酚酸导致根尖坏死.  相似文献   
38.
苦楝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苦楝遗传改良目标和遗传改良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苦楝遗传改良建议,尤其要重视科学收集和保护苦楝基因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育种材料,开展多途径、广目标育种,加强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育种效率,加速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39.
山东省主栽杨树品种的AFLP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东省主栽杨树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其分类、鉴别和良种利用提供依据,利用8对引物对23个供试品种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共得到扩增谱带1183条,平均多态性比例为77.3%,每对引物鉴别效率为100%;参试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大,遗传距离为0.14~ 0.51,平均遗传距离0.31;当相似系数为0.728,供试品种被分为8大类,聚类结果与其系谱关系一致;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分子检索表,用于参试品种分子水平上的鉴定.  相似文献   
40.
黑杨派无性系多性状遗传分析及综合评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 9年生黑杨派试验林 10个无性系材料进行了 2 3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表明 ,2 3个性状中有 2 0个性状无性系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其重复力在 0 5 4 9~ 0 96 4之间 ,其中有 12个性状的重复力在 0 8以上 ,说明黑杨派无性系多个性状存在广泛变异 ,并且这种变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从中进行多性状遗传改良是可行的 .经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选出卡帕茨杨、5 0杨、中林 4 6杨 3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其中卡帕茨杨为新选无性系 ,在该试验林中生长量最高 ,材积超I 2 14杨 6 9 7%、超Ⅰ 6 9杨 5 0 6 %、超中林 4 6杨 7 9% ,且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适中、冠幅中等、材质优良 ,适宜生产推广应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