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8篇
林业   85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基于DNA的木材识别新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DNA方法的木材识别新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在分析现存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DNA方法在木材识别领域应用的建议.为开辟木材识别的新途径,保护木材资源、推进木材合法贸易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2.
《针叶树材显微特征一览表》由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协会(IAWA)委员会于2004年3月第一次正式出版发行,其初稿于1999年第1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讨论完成,后经委员会协调员Jorgo(H.G.)Richter教授广泛听取意见,并修改和编辑;于2003年在IAWA学术会上形成出版稿。该表包括了针叶树材主要识别特征(地理分布、物理性质、生长轮、管  相似文献   
73.
利用直接碳复型和超薄切片技术,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了我国与种(隶28属、15科)阔叶树材的纹孔超微构造。其中有10种(隶8属、4科)木材维管间具缘纹孔膜具纹孔塞,其余不具纹孔塞。纹孔膜上微纤丝排列有3种类型:随机排列、辐射状排列、平行排列。维管间具缘纹孔室内有5种具附物,19种具瘤状物。以上特征有木材识别价值。在新鲜材和部分脱木素的试样中17种木材的管间具缘纹孔膜和半具缘纹孔膜有明显开孔,直径0.04—0.19μm。新鲜村单纹孔的纹孔膜有胞间连丝存在,膜上有微孔。还讨论了阔叶树材具缘纹孔在系统发育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在应力波-超声波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木材声学-超声波分等检测技术.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以及一定时域内的传播能量,建立关系模型,对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MOE)和抗弯强度(σb)进行评估.该技术可在木结构建筑设计、木结构建筑现场调查、森林质量控制和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5.
使用国内木器涂饰常见的3种清漆:硝基清漆、醇酸树脂清漆、聚氨酯清漆,系统测试3种桉树木材涂饰前后色度学参数的变化,以期揭示涂饰过程中3种桉树木材材色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涂饰工艺的确定及控制涂饰后的材色提供参考.试验表明:涂饰前后木材色度学特征的变化是渐变过程,与涂饰次数有关;使用不同清漆,不同树种色度学参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6.
不同湿地松种源木材材性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浙江省长乐林场的湿地松 (Pinuselliottii) 18个种源的木材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 ,种源间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极显著 ;管胞长度与宽度、冲击韧性差异显著 ,而管胞壁厚及胞壁率差异不显著 ;种源内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及胞壁率差异不显著 ,管胞长、宽和壁厚的差异均显著且高于种源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种源水平上 ,进行木材气干密度、力学强度和管胞形态的种源选择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种源内个体管胞形态 (管胞长、宽和壁厚 )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差异 ,表明湿地松种源材质改良如在种源选择基础上进行个体改良会取得更好的增益。 18个种源木材管胞长度及宽度、管胞壁厚、胞壁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0 36 15、0 5 993、0 74 73、0 16 98;木材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与冲击韧性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0 4 14 2、0 2 6 4 6、0 10 82、0 2 977和 0 12 4 6 ;种源树高及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 :0 4 0 5 7和 0 4 74 7;说明湿地松种源木材管胞性状、木材气干密度及树木生长性状 (胞壁率除外 )受中度或弱度遗传控制 ,通过一定强度的选择 ,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本研究还从树木生长性状与管胞形态、力学强度方面对 18个种源进  相似文献   
77.
对北京地区Ⅰ—214杨的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及宽度、纤维壁厚、组织比量、胞壁率与基本密度和生长轮宽度在株内不同高度上的变异模式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纤维长、宽及壁厚,导管分子长、弦径和导管比量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迅速递增,而后趋于平缓;而导管个数、纤维与射线比量、胞壁率的径向变异由髓心向外逐渐递减,再趋于稳定。不同高度间的解剖参数(胞壁率除外)差异不显著。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是髓心处较大,往外先略减而后快速递增,然后趋于平缓。木材幼龄期为10~12a,幼龄材比成熟材的基本密度低,纤维和导管分子均短与窄、壁薄,纤维和射线比量大、导管个数多、导管比量小,生长轮宽度窄,且两者间的基本密度、纤维和导管分子长度、导管弦径、导管和射线比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生长速度对解剖性质影响不显著,但与木材基本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解剖参数与基本密度关系密切。基本密度和各项解剖参数均与生长轮年龄为极显著相关,可建立模型预测。  相似文献   
78.
中国裸子植物木材管胞瘤状层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姜笑梅  周银 《林业科学》1989,25(1):58-66
本文对中国裸子植物11科、41属、99种木材管胞瘤状层进行了系统观察。瘤状层的有无及形态特征是区分裸子植物材的重要标志。此外并对5种针叶树材在一个年轮内,瘤状层从早材到晚材大小、分布密度的变化做了观察;12种针叶树材的切片,用0.5%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瘤状物减小、以至消失;在另6个树种的管胞内,观察到瘤状层被白腐菌或软腐菌溶解。  相似文献   
79.
我国桉树人工林资源和木材利用现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概述了我国桉树人工林资源状况,分析了桉树人工林木材性质的研究及加工利用现状,指出桉树人工林木材利用的巨大潜力,并对我国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0.
国产阔叶树材导管中侵填体和树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笑梅  张立非 《林业科学》1995,31(2):155-159,T001
扫描电镜观察我国102种阔叶树材导管,其中49种有侵填体存在,12种有树胶存在。侵填体形态有4种类型,即泡沫状、坍塌状和圆球状。树胶分布有3种形式,即堵塞整个导管、胶层附在导管内壁、圆球状胶滴沉积在纹孔上。导管-射线间纹孔口长和宽大于3μm和2μm的树种具有侵填体,小于3μm和2μm的具有树胶。对刺槐超薄切片的观察表明,侵填体壁具有分层的初生壁和胞间层,并保留单纹孔。光镜观察3种阔叶树材导管中侵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