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0 毫秒
61.
本试验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6种果袋和2种光照强度及温度的组合处理,研究果实所处微域环境及其表皮组织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黑色袋内光照条件较弱,但袋内温度最高;双层袋光照强度几乎为0,但温度维持相对稳定。而在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处理下,全日照与1/3光照相比,会诱导大量O2-产生,同时也会提高5'-核苷酸酶、SOD、POD活性,但最终维持较高MDA含量,致使细胞膜系统受到伤害,对果实表皮组织不利。结果说明,果实摘袋前后的环境变化与果实抗性相关,摘袋时间与方式对可降低摘袋后果实日烧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为明确苹果锈果类病毒在八棱海棠果实和种子中的分布特征、种传率以及药剂脱除效果,以带毒母株上的八棱海棠果实和种子为试材,运用RT-PCR技术分析了八棱海棠果实不同部位锈果类病毒的带毒率、实生后代的带毒情况以及氢氧化钠脱除病毒的效果。结果表明,八棱海棠果皮、果肉、种子以及种胚均不同程度携带苹果锈果类病毒,其带毒率分别为96.0%、96.0%、52.0%和4.0%;该病毒可经种子传递给后代,种传率为12.1%;经2%氢氧化钠溶液浸种10、15、20 min,种子的病毒检出率均为0,但后代实生苗的带毒率分别为2.5%、1.3%和0。表明苹果锈果类病毒可侵染种子不同部位并经种子传递给后代,氢氧化钠浸种是脱除该病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秦子禹  孙建设  王娜  邵建柱 《园艺学报》2015,42(7):1400-1408
为建立一种检测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根据ASPV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体外转录的RNA为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进行检验。建立的标准曲线决定系数达0.996,扩增效率为99%;该方法特异性好,与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均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测限为1.31 × 102 copies ? μL-1,灵敏度比常规RT-PCR高100倍;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85%。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田间样品中ASPV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4.
水分胁迫对苹果矮化砧木主要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芬芬  张学英  孙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74-12576
[目的]研究轻度、中度及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对苹果矮化砧木主要光合参数的影响,为苹果矮化砧木的抗旱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添加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水培方式,比较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5种苹果矮化砧木主要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加重,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水势均呈下降的趋势。不同砧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不同。[结论]在添加PEG模拟水分胁迫的水培条件下,苹果矮化砧木叶片的光合参数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65.
利用苹果全基因组数据,对苹果TOPP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苹果TOPP基因家族共44个成员,分布于15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苹果、桃和拟南芥TOPP高度同源;苹果TOPP基因结构中含1~2个外显子和0~20个内含子,以及10个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苹果TOPP基因家族成员不仅受到光、热等环境影响,还受多种激素综合调控;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分析外源细胞分裂素(6-BA和TDZ)诱导苹果腋芽萌发的转录组数据,锁定了与其相关的候选基因MdTOPP13和MdTOPP28;克隆其序列并进行比对,两者表现出高同源性。以苹果砧木品种‘SH40’腋芽为材料,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外源6-BA和TDZ处理后上调了MdTOPP13和MdTOPP28在腋芽中的表达量。综上可知,MdTOPP13和MdTOPP28在介导细胞分裂素调控腋芽萌发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不同时期涂抹KT-30乳液对苹果幼树发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 a生矮化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从萌芽前到7月份,对中心干延长枝剪口以下30~60 cm缺枝部位涂抹100 mg/kg KT-30乳液,研究不同时期涂抹KT-30乳液对促进苹果幼树芽体萌发及定位发枝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上旬、4月下旬、5、6与7月中心干延长枝剪口以下30~60 cm部位对照萌芽率分别平均为43.7%、6.07%、0%、0%与10.75%。涂抹KT-30乳液后,第7~10天芽体萌发,从萌芽前4月5日到生长季7月5日,各处理芽的平均萌芽率均大于80%,其中5月25日处理后萌芽率最高,为100%,与其它处理时期的差异极显著。4与7月处理的芽体成枝力低,多抽生为短枝,其中7月25日处理后成枝力最低,为0%,极显著小于其它处理时期的,并且抽生枝条成熟度较差。5月25日与6月10日处理的芽体成枝力高,分别为66.0%与57.6%,超长枝长度平均为66.7与91.1cm,枝条生长健壮,成熟度好。随处理时期的延后,枝干比呈现减小趋势,4、5、6与7月分别平均为0.43、0.40、0.38与0.28。  相似文献   
67.
正怀来县是全国"经济林百强县",经济林树种品种十分丰富,八棱海棠即为特色果品之一。海棠在我县栽培历史已有600年之久,种质资源丰富,有八棱海棠、平顶海棠、滚子海棠、白海棠等类型。其中,八棱海棠发展面积占海棠栽培总面积的96%。由于海棠果实呈扁平形,四周又有明显的八道棱凸起,加之原产地在怀来,因此而得名。截至2015年,怀来县海棠种植面积2 333.3 hm2,常年鲜果产量1.5万t,占全国海棠总产量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8年生红富士枝条分类调查表明,中长枝比例随所着生的母枝年龄增大而增加,短枝比例则相对减少;开张枝角结合环剥可明显提高中短枝比例,各类枝条中,径粗在0.3~0.4cm的枝条占有较大比例,该粗度的短枝成花率占全部果枝的55.02%,为主要结果单位。有效培养中庸短果枝是丰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9.
据资料报道及实地调研表明,2011年我国部分优势苹果产区树龄结构如下:山东省6年生以下占4.5%,7~20年生占76.7%,20年生以上占18.8%。仅烟台市每年就有0.67万~1.33万hm2的果园面临更新重建。陕西省6年生以下占38.1%,7~20年生占59.8%,20年生以上占21.7%。辽宁省12年生以下占20.5%,  相似文献   
70.
苹果不同品种果实香气物质研究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苹果果实的香气成分。【方法】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TCT-GC-MS)分别测定了苹果不同品种未成熟无香气和成熟有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并对不同品种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探讨。【结果】未成熟苹果无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以己醛、2-己烯醛等为主;成熟苹果有香气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以酯类和某些醇类物质为主。富士苹果果实主要香气成分为丁酸乙酯、1-丁醇、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丙酯、乙酸乙酯、1-丙醇、1-丁醇、2-甲基丁醇和2-甲基丁酸乙酯为新红星苹果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乔纳金苹果主要香气物质有1-丙醇、乙酸丙酯、乙酸丁酯、2-甲基丁醇、1-丁醇和乙酸3-甲基丁酯。丁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为王林苹果果实的主要风味物质。【结论】苹果不同品种成熟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与未成熟果实不同,在成熟果实中大量增加的挥发性物质为果实的主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