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5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目的]估计广东省规模化猪场仔猪病毒性腹泻(PVD)的群体流行率,分析PVD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3月,对广东省197个规模化猪场进行调查和横断面分析研究。[结果]调查发现:广东省规模化猪场的PVD场流行率为48.55%(95%CI:42.27%~56.21%)。PVD流行与猪场规模(OR=1.340,P=0.020)、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OR=4.740,P=0.007)、距县级以上公路距离(OR=0.389,P=0.008)、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否(OR=0.244,P=0.035)有关联。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参观者进入生产区(OR=5.003,95%CI:1.555~16.096,P=0.007)是发生PVD的风险因素;免疫猪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PED+TGE)二联灭活疫苗(OR=2.012,95%CI:1.035~3.912,P=0.039)、未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OR=0.306,95%CI:0.080~1.175,P=0.084)、距县级以上公路距离过近(OR=0.530,95%CI:0.080~1.175,P=0.090)可能是混杂因素。[结论]本研究弄清了广东省规模化猪场PVD的场流行率,确定了参观者进入生产区是发生PVD的风险因素,提示生物安全措施对PVD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2.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已知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ms-2,PCV-2)全基因序列,自行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从2株接种疑似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h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仔猪病料的PK-15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用PCR方法分2段扩增2个PCV-2广东株(GZ株和ZS株)的全基因序列.应用序列分析软件DNAstar,对所测2组PCV-2序列与GenBank中的国内外PCV-2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并绘制系统进化发生树,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个PCV-2广东株全基因组皆为1767bp,2个毒株间全基因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77.0%,第一开放阅读框(ORF1)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57.7%,而第二开放阅读框(ORF2)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却高达99.1%.ZS株和GenBank中国内外其他的PCV-2参考毒株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5.7%-99.5%之间;而GZ株和其他PCV-2参考毒株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仅在74.2%-77.1%之间.  相似文献   
33.
应用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技术检测经不同途径接种ARV的鸡只,结果表明ARV抗原广泛分布于内脏实质器官、肠道、腱鞘和滑膜。在接种后4周除腱鞘和滑膜外,都检不到病毒抗原的存在,而这两种组织到试验结束时(60d)仍为阳性,感染鸡血液涂片的ABC检测结果均为阴性,ABC技术比病毒分离法更敏感。  相似文献   
34.
2012年广东猪群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2012年广东猪群腹泻的发病状况,对全省19个地级市102个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进行了猪群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采集236份肠道和粪便样品,采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Ro 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三重荧光RT-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猪群腹泻的场阳性率高达68.63%,发病率为37.76%,病死率为50.26%。从规模看,以存栏母猪100头以下的猪场群内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分别为63.55%和66.75%;从生长阶段(用途)看,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分别为47.74%和61.11%;免疫率高、生物安全措施好的场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低。PEDV阳性率为33.05%(78/236),PRo V阳性率为17.8%(42/236),未检测到TGEV。因此认为,广东猪群腹泻流行面广,导致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以PEDV为主,且以哺乳仔猪发病和死亡最多。  相似文献   
35.
广东部分规模猪场猪流感血清学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广东省9市17县采集28个规模猪场种公猪、后备和经产母猪血清627份,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监测H1、H3、H5、H9亚型猪流感抗体。结果表明:所监测猪场大部分猪群存在H1亚型猪流感抗体,场阳性率为75%(21/28),猪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在8%~100%之间,总阳性率为46.09%(289/627);部分猪群存在H3亚型猪流感抗体,场阳性率为28.57%(8/28),猪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在10%~95%之间,总阳性率为12.76%(82/627);未监测到H5、H9亚型猪流感抗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36.
4个厂家不同批次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条件下对4个厂家生产的8个批次的猪瘟原代细胞苗进行了免疫效果评价试验,并与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4个厂家生产的猪瘟原代细胞苗二次免疫效果较好,但部分厂家存在批间差异、质量不稳定现象。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效果优于猪瘟原代细胞苗。  相似文献   
37.
用Marc-145细胞从广东省3个发病猪群分离到3株病毒,经RT-PCR方法鉴定为PRRSV变异株(NSP21594~1680bp缺失)。3株分离株第1代均对Marc-145细胞适应性不强,第2代可致典型病变,第3代TCID50分别为103.67、104.20、104.75mL-1;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主要为40~70nm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具有囊膜的病毒粒子;均对氯仿、酸、碱和热敏感。3株分离株NSP2基因与CH-1a、VR-2332等经典PRRSV相比均存在2个位点30个氨基酸缺失,与JXA1、HUN4、HPDEBV等变异株具有相同缺失特性且高度相似,相似性为98.1%~98.3%。ORF5基因均由200个氨基酸组成,与JX-A1、HUN4、HPDEBV等变异株高度相似,相似性为98.5%~99.0%,且第13、151位均为具有强毒特性的精氨酸(R)。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在广东省内出现以NSP2缺失30个氨基酸为特征PRRSV变异株的流行,也为科学监测和综合防控该毒株感染引起的PRR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三个厂家猪瘟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条件下对3个厂家生产的猪瘟细胞源活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评价试验,并与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3个厂家生产的猪瘟细胞源活疫苗存在一定差异,2个厂家的免疫效果较好,1个厂家的免疫效果较差。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效果优于猪瘟细胞源活疫苗,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1次,抗体合格率高,持续时间长,猪瘟细胞源活疫苗要免疫两次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发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对猪瘟抗体产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9.
广东省禽流感原疫点及周围地区H5亚型禽流感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8个曾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原疫点及周围地区,在强制免疫后21~28天采集家禽血清和咽喉、泄殖腔及环境样品拭子,进行H5亚型禽流感血清学监测和病原学调查。结果表明: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地区,在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后21~28天,受威胁区大部分禽只产生H5亚型禽流感保护性抗体,在环境样品拭子和家禽拭子中未监测到H5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40.
黄羽肉鸡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 hepatitis syndrome,HHS),是鸡新发一种的危害较大的传染病,近年来在北方一些省份流行。2016年6月,某市一鸡场发生疑似病例,死亡率40%,经病毒分离、PCR诊断及序列测定等方法确认为该病。本次黄羽肉鸡的发病特点为发病急、死亡快,但心胞积液不明显,剖检病变极易与禽流感、新城疫等相混淆,需引起关注,根据发病特点提出鉴别诊断方法,以提高基层对本病的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