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2021年4-7月在沈阳农业大学大型水分控制试验场进行马铃薯的控水实验,选取马铃薯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设置轻度干旱(开花期土壤相对湿度50%、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60%)、中度干旱(开花期土壤相对湿度40%、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50%)和重度干旱(开花期土壤相对湿度30%、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40%)以及对照(开花期土壤相对湿度70%、块茎膨大期土壤相对湿度80%)处理,在每一个生育阶段各级干旱处理5d后进行复水,复水水平控制到对照处理水平,研究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与块茎膨大期遭遇干旱胁迫会使叶片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叶片光系统II的光化学淬灭系数、光能转换率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升高。开花期轻度干旱持续5d后复水,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干旱处理提高20%,但块茎膨大期中、重度干旱恢复的程度很小。各级干旱处理下叶面积指数较对照下降17.6%~50.3%,干物质重降低23.4%~51.4%;开花期各级干旱处理下的马铃薯产量,分别较对照处理减少1.0%~19.6%,而块茎膨大期各级干旱处理下的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92.
以3个紫化茶树品种(系)(紫福星1号、紫娟、红叶1号)、2个绿叶品种(肉桂、福鼎大白茶)以及1个白化品系(白鸡冠)为供试材料,对主要呈色物质(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以及三类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茉莉酸(JA)、水杨酸(SA)]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紫化茶树品种的花青素和ABA含量普遍较高,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ABA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则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分析紫化茶树不同叶位的ABA与花青素含量,结合两者相关基因在不同叶色茶树叶片中的表达情况显示,ABA对茶树花青素合成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3.
以造纸废液中回收的木质素为主要原料对高溶磷肥改性,研制的增效磷酸二铵在水中溶解平衡时间延缓1倍;在14周观察期间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10%—20%;两年田间实验结果,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8.5%和14.36%。  相似文献   
94.
商业酵母在葡萄酒工业化生产中的定殖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商业活性干酵母(active dry yeast,ADY)在葡萄酒工业生产中的定殖情况,及其与我国本土酿酒酵母菌株的遗传关系,为我国本土优良酿酒酵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葡萄酒生产中ADY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赤霞珠’葡萄为原料,分别接种BDX、XR、FR和FX10四种ADY发酵,于接种后的1、3和5 d取样。利用Interdelta和SSR技术对酿酒酵母进行菌株区分,分析商业ADY在不同发酵阶段的数量、比例以跟踪其定殖能力。利用PopGen32软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相关指数,采用NTsys2.10e软件揭示商业酵母与宁夏本土酵母的遗传关系。【结果】4种ADY共显示出6种Interdelta指纹图谱即6种基因型:XR和FR均由2种株系组成,BDX和FX10均由1种基因型组成。对于本研究选取的9个微卫星位点而言,每种ADY均显示出1种基因型。4个发酵中共分离到225个酿酒酵母单菌落,Interdelta分析显示42种基因型,其中本土基因型为36种,菌株变异程度为中等16%(36/225);SSR分析显示20种基因型,其中本土基因型为16种,处于中等遗传多样性水平。9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出7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8.3333个,观测杂合度(Ho)在0.2000—0.5000,PIC在0.6339—0.8620,平均值为0.7614,均为高度多态性位点。接种BDX的发酵中本土基因型最丰富(11种Interdelta类型和8种SSR类型),接种FR的发酵次之(11种Interdelta类型和6种SSR类型)。商业ADY没有在发酵的各个阶段占据主导地位,对于不同的发酵阶段而言,优势酿酒酵母的基因型也存在差异。Interdelta分析和SSR分析均显示FR不是相应发酵中的优势菌株。BDX虽然存在于整个发酵过程中,但只在接种后的3 d占主导地位。接种XR和FX10的发酵中,Interdelta分析法显示它们不是发酵中的主导菌株,而SSR分析显示它们均是相应发酵中的主导菌株。本土酿酒酵母基因型β(SSR类型为BDX-7)、基因型γ(SSR类型为BDX-6)、基因型A(SSR类型为XR)、基因型a(SSR类型为FX10)、基因型b(SSR类型为FX10)、基因型bb(SSR类型为FR-2)和基因型ee(SSR类型为FR-4)等在相应的发酵中均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聚类分析表明,分离自相同发酵中的酿酒酵母菌株间遗传差异性较大。【结论】葡萄酒工业生产中本土酿酒酵母基因型丰富,发酵是由本土酵母与商业酵母共同参与完成的,且二者在发酵中相互竞争,数量动态演替。  相似文献   
95.
96.
从多菌灵生产废水处理系统中,通过富集和选择性培养,分离得到1株能高效降解多菌灵的细菌,并将其命名为djl-10。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基于16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等,初步将菌株鉴定为分枝杆菌属。该菌株能利用多菌灵作为唯一碳源、氮源进行生长并基本彻底矿化多菌灵。2-氨基苯并咪唑和2-羟基苯并咪唑为菌株降解多菌灵的中间代谢产物。菌株能够在较宽温度和pH值范围内有效降解多菌灵,其降解多菌灵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7℃、7.0。装液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jl-10对多菌灵的降解明显依赖氧气。Ca~(2+)、Mg~(2+)、Fe~(3+)等离子能够明显促进菌株djl-10对多菌灵的降解。此外,本研究克隆和表达菌株djl-10的多菌灵水解酶基因mhe。酶促反应结果表明,纯化的重组酶Mhe对多菌灵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7.
指出了林业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而营林机械在林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我国林业的基本情况出发,阐述了营林机械在林木抚育、森林保护及木材采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探讨了营林机械未来在系统化、绿色化、人性化、专业化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8.
【目的】针对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秸秆处理的突出矛盾,优化秸秆还田方式对促进该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本文研究了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根系形态及分布特征、干物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区域耕作措施调整、实现秸秆还田维持耕地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辽宁沈阳进行田间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秸秆全层翻耕还田(PTS)、秸秆条带翻耕还田(PSS)、秸秆全层旋耕还田(RTS)和秸秆条带旋耕还田(RSS)4个处理。分析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下春玉米根长、根干重及其空间分布、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吐丝期春玉米根长及其分布、根干重和比根长影响显著。在0—30 cm垂直土层,PTS处理根长2017年和2018年分别高出其他处理7.9%—43.2%和17.3%—41.5%;在30—60 cm垂直土层,秸秆条带还田(PSS和RSS处理)根长较秸秆全层还田(PTS和RTS处理)平均高出20.1%和20.3%;以植株为中心,PTS处理距植株0—10 cm的根长分布最高,RTS处理最低。根干重在0—10 cm土层表现为RTS处理最低,PTS、PSS、RSS处理2年平均高出36.5%、59.6%和17.3%。PTS处理在0—20 cm土层2年均具有最高比根长,2017年和2018年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8.7%—73.8%和14.3%—44.7%。不同处理根表面积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PTS和RSS处理在0—30 cm土层具有较高的根表面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具有更广的根表面分布。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拔节期、吐丝期和成熟期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差异显著,RTS处理较其他处理降低了拔节期茎鞘和地上部总干物重,平均达15.5%—19.2%;PTS处理成熟期果穗和地上总干物重比其他处理提高3.6%—12.3%和2.7%—12.4%,其次为PSS和RSS处理,RTS处理最低。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处理显著影响春玉米穗数和籽粒产量,与RTS处理相比,PTS、PSS和RSS处理2年产量平均高出8.3%、7.9%和5.8%;RTS穗数2017年和2018年较其他处理显著降低2.9%—9.1%和7.0%—9.7%。【结论】适当的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有利于促进作物根系形态发育及耕层空间分布,促进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特征优化及成熟期干物质向果穗的分配,达到提高春玉米产量的目的,在本研究区域中推荐秸秆条带翻耕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99.
临汾市近40a日照时数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1970—2009年近40 a临汾市日照时数资料统计,分析了日照时数的年变化、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月变化趋势,以及日照时数变化对临汾市主要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临汾市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减少趋势,2009年比1970年减少344 h,倾向率为-9.675 1 h/a;全年总日照时数平均每10 a减少934 h,各季节之间差别较大,春季变化最小,冬季变化最大,1月减少最多。临汾市日照时数的减少对小麦、玉米、棉花的生长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苔藓植物对柱花草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苔藓植物中的苔类植物南亚瓦鳞苔(Trocholejeuneasandvicensis)为试材,以其配子体水提液分别对热研2号、热研5号和热研7号等3个柱花草品种进行处理,测定其发芽率、生长量、鲜重和干重。结果表明,在水提液浓度为2.5~7.5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5号、热研7号柱花草种子萌发率;在浓度2.5~7.5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2号种子发芽指数;在浓度为100 g/L时,可显著降低热研5号的鲜重,浓度为5.0 g/L时,可显著提高热研7号的幼苗干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