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0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根据“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导则(GAP)”保质、保产、保环境的要求,筛选出防治圆葱蓟马、斑潜蝇三种害虫有效药剂,阿泰克、灭蝇胺和莫比朗。研究各种药剂的残留和天达—2116对农产品药残的降解效果,为制定出口圆葱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2.
小冠花 (CoronillavariaL .)又名多变小冠花 ,原产南欧和地中海地区。是豆科小冠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系网状 ,侧根发达 ,横向走串 ,根系主要分布在 0~ 40cm土层中 ,主根和侧根上都可长出不定芽。茎中空 ,有棱 ,质软而柔嫩 ,匍匐生长 ,长 90~ 1 5 0cm ,草丛高 60~ 70cm。奇数羽状复叶 ,有小叶 1 1~ 2 7片 ,小叶长卵圆形或倒卵圆形。伞形花序 ,腋生 ,大多由 1 4朵粉红色小花环状紧密排列于花梗顶端 ,呈冠状。荚果细长如指状 ,长 2~ 3cm ,荚果上有节 ,每节有种子 1粒。种子细长 ,褐红色 ,千粒重 4.1g。小冠花…  相似文献   
173.
为了解长江下游莲花洲港大型底栖动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对莲花洲港15个采样点逐月进行了6次调查。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0属(种),其中节肢动物21属(种),占52.5%,软体动物10属(种),占25.0%,寡毛类6属(种),占15.0%,多毛类3属(种),占7.5%。不同月份底栖动物的优势种组成差异较为明显,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为最常见的优势种。莲花洲港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66.35ind./m2,平均生物量为0.60g/m2。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结果显示, 影响丰水期莲花洲港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为硝态氮、氨氮和酸碱度;影响平水期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氨氮和水深; 影响枯水期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溶氧和水深。莲花洲港生境改良区底栖动物密度远高于非工程区,可能与鱼巢排和透水框架促进泥沙淤积,有机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74.
依据日本落叶松转录组数据库检测到的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ESTs序列设计引物,分离得到一个编码该酶的新基因。其cDNA克隆全长为1 350 bp,包含长度为1 092 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364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显示,所推导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包含COMT基因5个所特有的保守元件,与海岸松PpCOMT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4%。在此基础上,利用DnaSP5.0软件对日本落叶松40株基因型个体的LkCOMT序列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样性SNPs分析,共检测到92个SNP位点,SNP发生频率为1/17 bp,多样性指数πT为0.007 80。在这些SNPs中,65个属于转换,27个属于颠换。在外显子区域,共检测到58个SNP位点,其中37个为错义突变,21个为同义突变。研究结果为日本落叶松基因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5.
试验旨在通过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circRNA在猪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进一步探索circRNA对猪卵泡发育的调控机理奠定生物学基础。采集梅山和杜洛克猪不同级别的卵泡及各组织样本,提取总RNA,采用RNA-Seq技术对卵泡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进行筛选,同时验证并分析其在梅山猪和杜洛克猪卵泡中的表达情况,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试验证实了circ0015292的存在,且其在肌肉、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卵巢、输卵管、子宫、垂体及下丘脑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心脏、脾脏、肺脏、卵巢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circ0015292在梅山猪S卵泡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P<0.01),在杜洛克猪M1、M2、L卵泡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梅山猪(P<0.05);其潜在靶基因GADD45G、CCR2、IL20RB、CFL1、LAMB3与猪的卵泡发育相关。综合试验结果,circ0015292在不同组织、不同时期卵泡中均有不同水平的表达;部分靶标基因参与细胞周期及卵巢发育相关信号通路,提示其可能通过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间接参与卵泡发育过程,这为猪繁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6.
为探讨FUT1和PRLR基因多态性与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该试验采取PCR-RFLP和PCR检测方法对909头大白猪群体进行FUT1和PRLR基因的多态性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窝重等与繁殖相关的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该试验群体中B基因是FUT1的优势等位基因,A基因是PRLR的优势等位基因。对于FUT1基因,AA型个体死胎比BB型少0.31头/胎(P 0.05),AA型个体总活仔数比AB型个体高1.30头/胎(P 0.05),其他繁殖性状上各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对于PRLR基因,AA型个体窝重比BB型个体显著高出0.84头/胎(P 0.05),各基因型间其他繁殖性状上均无显著差异。合并基因型分析发现:在大白猪中PRLR-FUT1最优分子标记组合为BBAA,其次是ABAA型组合较佳。  相似文献   
177.
为了探究lncRNA-ENSSSCT00000018610在猪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对lncRNA-ENSSSCT00000018610的全长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用Real-time PCR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并分析其在梅山猪和杜洛克猪卵泡中的表达情况以及采用顺式和反式两种方法对lncRNA-ENSSSCT00000018610靶基因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克隆获得了lncRNA-ENSSSCT00000018610全长序列1 731bp;lncRNA-ENSSSCT00000018610在肌肉、心、肝、脾、肺、肾、十二指肠、卵巢、输卵管、子宫、垂体、黄体、下丘脑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以肾、肺、子宫、卵巢表达量相对较高;lncRNA-ENSSSCT00000018610在杜洛克猪S、L卵泡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梅山猪(P0.05),在杜洛克猪M1和M2卵泡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梅山猪(P0.01)。lncRNA-ENSSSCT00000018610的潜在靶基因TNIP1、CYP2J2、SCARB1、IBSP等与猪产仔性状相关,并且参与猪的卵泡发育。提示其可能通过对靶基因的调控间接参与卵泡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8.
灵长类动物电子病历管理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对病猴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科学的分析 ,系统结构模型采用C/S模型 ,后台数据库SQLServer 2 0 0 0 ,编程语言Delphi7.0 ,成功地开发了灵长类动物电子病历管理版软件 ,实现对病猴信息的输入 ,根据不同条件进行快捷查询病猴相关记录。实践证明 ,该系统运行良好 ,安全稳定 ,易维护 ,实现整个局域的信息共享 ,提高了兽医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因此 ,建立该系统对于加强灵长类动物的疾病治疗、预防和诊断 ,指导合理用药和提高病猴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9.
为了研究母猪妊娠早期外周血液中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寻找潜在的母猪妊娠早期生物标志物,本试验采集了 8头健康、生产表现正常且体况相近的配种后15 d妊娠与非妊娠的长大二元经产母猪外周血液,分离蛋白,利用iTRAQ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胚胎附植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用ELISA验证其表达情况,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80.
[目的]通过全双列交配设计开展配合力分析,研究SCA(特殊配合力)对重要性状的相对贡献,旨在为日本落叶松的育种策略制定和育种群体管理提供重要遗传参数信息。[方法]本研究以13个母本和23个父本获得的6×6和4×4两组全双列交配设计的日本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为对象,利用空间模型对16年生和26年生的生长表型数据进行校正,采用单株模型对其配合力和正反交效应分析,研究加性效应、SCA效应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在落叶松育种中的应用。[结果]自交子代在保存率性状上未表现出明显的自交衰退,生长性状在一些亲本中甚至优于相应异交后代;生长性状的正反交效应不明显,暗示在今后的育种中无需考虑交配方向。1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显著,且显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显性和加性效应方差比值分别为1.34和1.33。此时按亲本育种值排名选择前10个家系,当联合育种值和SCA进行选择时遗传增益分别为3.21%和8.04%,比单纯育种值选择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76%和7.12%)分别提高16.30%和12.92%;2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的加性效应显著而显性效应消失。1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的单株狭义遗传力、单株广义遗传力和平均家系广义遗传力的变幅分别为0.070~0.074、0.164~0.173和0.546~0.572;26年生时胸径和材积的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增至0.13和0.10。[结论]胸径和材积在早期的显性效应显著,通过对SCA的利用可获得更高的遗传增益,即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通过控制授粉配制高特殊配合力组合的种子,并从子代中选择优良单株进行无性扩繁,可获得最大化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