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0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系谱重建在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研究日本落叶松系谱重建前后生长和化学材性性状遗传参数的变化,以期为国内以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主的遗传测定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系谱重建技术获取了来自66个日本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的601个子代的完整系谱信息,并利用单株混合线性模型比较了系谱重建前后生长(树高、胸径、材积)和材性(α-纤维素、木质素、综纤维素)性状的遗传参数(加性遗传方差、遗传力、育种值)、育种值准确度和现实遗传增益的变化。[结果]系谱重建后各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和遗传力均有所下降;胸径和材积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树高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化学性状除了受加性效应控制外,也受显性效应控制;系谱重建后育种值和现实遗传增益的估算准确度高于系谱重建前,现实遗传增益由于加性方差的降低而减少,当以5%的强度进行子代的前向选择时,胸径、材积、α-纤维素、木质素(负选择)及综纤维素的遗传增益较重建前下降了26%、40%、56%、42%和51%,分别为2.72%、5.38%、8.06%、3.48%和8.75%。[结论]系谱重建能够提高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材料遗传参数、育种值和遗传增益估算的准确性,建议以基于系谱重建的单株模型方法取代基于亲本模型的自由授粉家系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比较日本落叶松不同冠层和方位光合生理参数的差异,探讨冠层及方位变化对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为构建冠层生产力模型及估算冠层生产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7年生和19年生日本落叶松单木为研究对象,将树冠分为上、中、下3层,东、西、南、北4个方位,测定冠层每一部位的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和光合色素含量,并分析不同冠层及方位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2种林龄样木冠层对大多数光合生理参数影响显著;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随冠层的升高而增大;最大羧化速率(V_(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和羧化效率(CE)均为下冠层最小,而CO_2补偿点(CCP)均为冠层下部最大;不同冠层针叶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显著,且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均随冠层的升高而降低。水平方向上,方位对2种林龄树木光合生理参数均影响不显著,南向和东向光合参数均值分别反映了7年生和19年生样木全冠层的光合特性。光合生理参数在林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日本落叶松冠层光合生理参数具有空间异质性,冠层对树木多数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显著,而方位和林龄对以上参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3.
在北亚热带高山区日本落叶松林内均匀布设51块标准地并测定实际生物量,从同期的TM数据中提取多种植被指数、波段均值,和现地调查的海拔、坡度一起作为自变量进行建模。结果表明:单波段TM4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强(R=0.814),TM3与生物量的相关系数为最小的0.074;植被指数INDVI、IDVI、ISAVI、IMSAVI和IRVI均与生物量极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0.906、0.901、0.891和0.896;生物量与坡度负相关而与海坡正相关;INDVI对该地区生物量的指示效果最佳,且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其R值和平均残差分别为0.912和-1.5。  相似文献   
184.
新铁炮百合3个品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普通压片法对新铁炮百合(Lilium × formolongi)3个品种的染色体数与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雷山1号’核型公式为2n = 2x = 24 = 4m + 6sm(2SAT)+ 8st + 6t;(2)‘雷山2号’核型公式为2n = 2x = 24 = 4m(2SAT)+ 2sm + 10st + 8t(2SAT);(3)‘雷山3号’核型公式为2n = 2x = 24 = 2m(2SAT)+ 8sm + 4st + 10t。三者核型均为3B型,其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72.96%、77.39%和75.93%。  相似文献   
185.
Pilodyn和日本落叶松材性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79株日本落叶松Pildoyn测定值、木材基本密度与木材纤维特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ilodyn测定值、木材密度、生长量南北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Pilodyn测定值和相同方向上的木材密度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0.454~-0.587),Pilodyn测定值和晚材纤维特性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0.329~-0.447),而与早材纤维特性的相关关系不显著(-0.015~-0.137).建立各个指标对Pilodyn测定值的通径图,并对该模型进行缩减,得到原模型85%信息的新模型.新模型中木材密度贡献率为46.71%,生长量贡献率为24.47%,晚材管胞长贡献率为28.82%.建立Pilodyn测定值和木材密度线性回归方程,南向方程决定系数(0.425 3)高于北向的决定系数(0.209),南向方程预估精度为98.05%,北向方程预估精度为97.80%,因此以上模型用来预测日本落叶松的木材基本密度是可行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6.
【目的】初步构建洋水仙的组培快繁体系,为洋水仙种球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洋水仙品种Arkle为试验材料,选用其叶片、花茎及鳞茎的不同部位作为外殖体,以MS、1/2MS和1/4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基腺嘌呤(6-BA)和活性炭(AC),研究不同外植体以及不同培养基对小鳞茎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以带鳞茎盘的双鳞片作外植体效果较好,鳞片部位以鳞茎外层鳞片的培养效果较好;较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5mg/L+IBA0.2mg/L;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3mg/L,其诱导率可达668.00%;适宜小鳞茎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mg/L+1g/LAC,其生根率可达到80%。【结论】鳞片分化小鳞茎存在着部位效应;6-BA和NAA组合对小鳞茎的诱导和增殖有良好效果;1/2MS与一定浓度的NAA和AC组合有利于生根。  相似文献   
187.
日本落叶松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冠层间光合特性的差异,揭示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精确估算冠层生产力及构建冠层生产力模型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日本落叶松为研究材料,根据树冠长度,将树冠等分为8个层级,从上到下分别为第1~8层级,选择每一层级的南向一级侧枝作为光合测定枝条,测定每一枝条上针叶的光合日变化。【结果】多数冠层间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相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和水汽压亏缺均表现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从上午开始逐渐降低。随着冠层的升高,光合参数增加、比叶面积减小,而气温和水汽压亏缺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不同冠层间均差异显著( P <0.05)。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相对冠高存在指数函数关系( R^2 ≥0.94),气温和水汽压亏缺与相对冠高存在一元二次函数关系(R^2 ≥0.79)。通径分析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合有效辐射,而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影响较小。【结论】光合有效辐射和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分别是影响日本落叶松净光合速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净光合速率随冠层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而冠层底部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始终处于碳消耗状态。  相似文献   
188.
Pilodyn在日本落叶松材性育种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对树木快速无损的检测仪器——Pilodyn,研究了日本落叶松9个家系间活立木材性的遗传差异,室内测定了整株木材基本密度(Db)和木材外侧基本密度(Do),对Pilodyn测定结果与木材密度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9个家系的Pilodyn探测值(Pn)、外侧木材基本密度(Do)和整株木材基本密度(Db)都是34号家系最大和32号家系最小。9个家系的平均值按照Pn升序,Do和Db降序的方法分别进行排序,得到的排列次序基本一致。通过3个指标对9个家系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Pn、Do和Db在日本落叶松9个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遗传变异(P=0.000 3~0.002 8)。对日本落叶松3个指标Pn、Do和Db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Pn与Do呈极显著的负相关(-0.691 8、-0.814 2);Pn与Db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670 6、-0.909 3)。Pn、Do和Db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0.45、0.46和0.43;Pn、Do和Db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8、0.33、0.26。使用Pn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计算的结果与使用Db或Do进行各种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日本落叶松上使用Pilodyn探测值(Pn)代替外侧木材基本密度(Do)和整株木材基本密度(Db)进行木材密度的统计分析和遗传参数的计算是可行并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9.
对造林后1~3年生7种(变种)落叶松和7个种内和种间杂种家系的9个物候期进行连续定株观察及生长量调查,利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落叶松种间、家系间物候期的变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落叶松种(家系)的物候群,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确定物候期与幼林生长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侧枝芽膨大外,落叶松种间、家系间各物候期的变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样,种内个体间、家系内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物候期变异,但同种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明显小于杂种家系内个体间的变异.兴安落叶松顶芽展叶、抽新梢时间明显早于其他种,封顶也最早;其次是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和欧洲落叶松的封顶时间比长白和华北落叶松还要迟半个月;日本落叶松顶芽膨大和展叶时间最晚,封顶时间也明显迟于其他种.以日本落叶松为母本的各种间杂种,在物候上多数表现出中间偏母本的特性,而在抗病能力方面较父本有所改善,在抗寒性方面却明显优于母本.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快,其次是长白和朝鲜落叶松,而日×长、日×兴杂种生长量超过母本,表现出超亲杂种优势,表明在东北地区落叶松杂种利用潜力巨大.根据主成分聚类结果,可将14份遗传材料分为4个物候型.除侧枝芽开始展叶、完全展叶和抽新梢以外的其他物候因子与生长量之间相关紧密.物候因子对生长量有相当好的预测能力,即顶芽萌动、展叶越早,封顶越迟,生长期越长,对树木的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190.
激素对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植物激素BA和IBA对风信子鳞片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对小鳞茎的形成和生长有极显著差异,形成小鳞茎能力从高到低的品种依次为Delfts Blue>Aiolos>Fondant>Anna Marie>Wood-stock。IBA和BA处理鳞片对小鳞茎的形成和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使用IBA和BA两种不同的激素处理均好于对照,其中IBA处理对小鳞茎的增殖倍数平均高于对照25.28%,对小鳞茎的重量平均高于对照40.86%;BA处理对小鳞茎的增殖倍数平均高于对照14.32%,对小鳞茎的重量平均高于对照42.94%。激素浓度在25 mg/L和50 mg/L对小鳞茎的生长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