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5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52篇
  36篇
综合类   250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拷贝数变异及其在畜禽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林俊  唐星  孙涛 《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1):116-120
单核苷酸多态性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分子生物学家研究的焦点。生物体基因组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为了了解表型差异的分子遗传机制,但是要理解表型差异的分子基础就必须要对所有类型的变异有深刻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单核苷酸变异。拷贝数变异是指DNA 片段大小范围从kb到Mb的亚微观突变,由于很多拷贝数变异的片段足够大,包含了整个基因,因此,相对于单核苷酸变异它们更有可能影响生物体的健康。很多研究结果表明,特殊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表型差异有着显著的联系。作者阐述了拷贝数变异的概念,重点介绍了这种变异的形成机制和检测方法,并阐述了其在畜禽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2.
钾肥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施钾量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Zea mays L.)中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以青贮玉米东青1号(Z.mays L.cv.Dongqing No.1)为材料,设4个施钾用量,其中K2O施用量分别为0,56,112和168kg·hm-2,分别于乳熟初期(8月21日)、乳熟中期(8月28日)、乳熟末期(9月4日)、蜡熟初期(9月10日)、蜡熟中期(9月15日)和蜡熟末期(9月20日)收割取样,测定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鲜草产量。结果表明:青贮玉米中果糖含量在乳熟初期收获最高(P<0.05),蔗糖含量在乳熟末期收获最高(P<0.05),可溶性总糖含量和鲜草产量在蜡熟初期收获最高(P<0.05),淀粉含量在蜡熟末期收获最高(P<0.05);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青贮玉米中果糖、蔗糖、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和鲜草产量(P<0.05),其中施钾(K2O)112kg·hm-2效果最佳。综合施钾肥对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施钾(K2O)112 kg·hm-2并于蜡熟初期收获是青贮玉米东青1号栽培利用的适宜组合。  相似文献   
103.
对鸭瘟病毒(DPV)UL51基因在感染宿主细胞内的定位和转录时相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特性和功能提供有用的试验数据和材料。构建pET32a-UL51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至E.coli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后,用Ni2+-NTA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纯化该表达产物。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兔子,制备兔抗UL51多克隆抗血清,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法检测该基因在DPV感染的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内的定位和转录情况。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最早可在感染后8h的胞浆中检测到特异性荧光点,24~36h有大量绿色荧光团块聚集于近核区域,之后随着细胞病变的增强,胞浆中的绿色荧光开始减弱,且在感染晚期的胞核中也出现了少量弥散的绿色荧光。RT-PCR结果显示,DPVU L51基因从感染后4h开始转录,其后转录量不断增大,从6~48h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之后又降低。DPVU L51蛋白主要定位于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胞浆中特别是近核区域,与其在α-疱疹病毒中的同源物的定位结果一致;并且与其他几种α-疱疹病毒的转录情况对比后,可认为该基因是一个晚期(γ类)基因。  相似文献   
104.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路径设计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智慧农业发展问题被提出来逐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探索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建设都市化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了智慧农业发展路径设计及其完善策略,提出了我国传统农业向都市化农业过渡的"三段式"发展路径模式,并探讨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其研究成果对完善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理论、促进智慧农业发展路径模式的逐步形成、提高智慧农业发展路径设计的有效性以及指导智慧农业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西双版纳州通过科技创新、科学试验,完善机制、龙头企业的成功引进促进了大麻产业的发展.但主要存在问题是工业大麻收获机械缺乏,种植技术不均衡,品种单一.针对西双版纳大麻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产值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6.
在小兴安岭地区选取10种典型森林群落分别设置样地,研究该地区不同群落类型凋落物的年产量、月动态变化以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0种群落类型中年均凋落物量大小依次为椴树红松林(4.08t· hm-2·a-1)>蒙古栎红松林(3.83 t·hm-2·a-1)>云冷杉红松林(3.55 t·hm-2·a-1)>云冷杉林(3.44t· hm-2·a-1)>枫桦红松林(3.43t·hm-2· a-1)>山杨次生林(3.26 t·hm-2·a-1)>白桦次生林(3.04 t·hm-2·a-1)>枫桦次生林(2.96 t·hm-2·a-1)>杂木林(2.95 t·hm-2·a-1)>白桦落叶松林(2.91 t·hm-2·a-1).凋落物各组分中均以落叶为主,约占凋落总量的60%以上,枝仅占凋落量的5.7%-9.4%.凋落物月动态模式主要有两种:单峰型的有蒙古栎红松林、椴树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枫桦次生林、山杨次生林、白桦次生林、杂木林,高峰期在8-10月份;双峰型的有云冷杉红松林、云冷杉林、白桦落叶松次生林,前两种群落的凋落高峰期在4月和9月,后者高峰期在8月和10月.不同群落类型年凋落量差异显著,原始红松林凋落量高于天然次生林,且凋落高峰出现时问以及各组分所占比例与群落类型有关,同时也与树种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7.
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lar stomatitis virs,VSV)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病毒载体,可应用于制备疫苗和治疗肿瘤,但该载体仍存在安全性问题,高剂量注射实验动物可导致产生神经毒性.为减低乃至去除野生型VSV的致病性,作者针对VSV毒力因子,构建了Matrix蛋白和G蛋白双位点突变型重组VSV,该病毒敲除了原来Matrix蛋白的第51位精氨酸和G蛋白C末端的28个氨基酸.相比野生型VSV,新病毒的致病性显著降低.试验也证实这个致弱的病毒是由于2种不同弱化机理共同作用所致,即Ⅰ型干扰素作用和复制能力减低.新型VSV病毒载体有希望成为一个更安全、有效的疫苗载体.  相似文献   
108.
乌拉特前旗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的基本内容,指出当前评价中指标体系建立的不足。认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科学合理地反映出所要评价的生态护坡系统的各项指标要求。建立了合肥市城市河道生态护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内容包括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类型及材料、稳定性、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4项指标要求,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评价结果良好地反映了四里河和南淝河生态护坡的特性。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合肥市生态护坡的评价奠定了基础,对城市生态护坡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正>核桃幼树阶段,始花的2~3年内往往只开雌花,而无雄花。为保证幼树雌花受精,必须对核桃树进行辅助授粉授精,增加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据我们5年的探索,在甘肃省最大的核桃园平凉百里林场,150公顷核  相似文献   
110.
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林下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长白山脉栽培林下参的面积越来越大,真正能严格执行国家《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标准》使林下参生产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目标,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