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近几年奇台籽瓜种植发展突飞猛进,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效益均优于其他作物。但从生产角度研究、探索籽瓜栽培技术,指导解决当前籽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还远远跟不上发展进程。为此通过几年的实践,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宜奇台种植籽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2.
53.
刘文利  叶建军  余世孝  孙淑玲  李恒威  魏道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07-13910,13917
[目的]建立快速、标准化测定景天类、马齿苋类植物耐旱性的评价方法。[方法]以佛甲草、松叶景天、毛马齿苋为试验对象,比较了它们的叶片结构,研究了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干旱胁迫对它们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上述指标对快速评价3种植物抗旱性的有效性。[结果]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干旱胁迫能显著提高3种植物耐旱性的筛选效率,建议以此为基础建立景天类、马齿苋类植物快速评价方法;叶片结构特征和形态变化与水分代谢紧密相关,可作为3种植物耐旱性评价的基本依据;干旱胁迫后,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反映了3种植物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可作为耐旱性评价的参考;SOD、POD活性与3种植物对干旱的抵抗力不一致,不宜作为耐旱性评价的指标。[结论]综合叶片解剖学、形态变化及复水试验结果,得到耐旱性强弱为毛马齿苋〉佛甲草〉松叶景天。  相似文献   
54.
采用PCR扩增法,对北京地区8种斑螟亚科昆虫:圆斑栉角斑螟、红云翅斑螟、曲小锯齿斑螟、叉斑螟、亮雕斑螟、富泽云斑螟、微红梢斑螟和牙梢斑螟进行了Wolbachia的wsp基因分子检测;结果发现,在富泽云斑螟、微红梢斑螟和牙梢斑螟体内存在Wolbachia感染,所得的wsp基因序列分别为590,600和613 bp。对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富泽云斑螟体内感染的Wolbachia属于B大组的Btab2组类群,而微红梢斑螟和牙梢斑螟体内感染的Wolbachia属于A大组。  相似文献   
55.
梨果实中百菌清的残留降解动态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ECD)法研究梨上百菌清的残留动态及套袋对百菌清残留的影响,测定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0.3%~96.2%,RSD为3.6%~6.2%。通过生长季节残留浓度的检测对北京郊区常规管理条件下百菌清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菌清在梨上的残留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75%百菌清(chlorothalonil)可湿性粉剂推荐剂量稀释500倍液(A.I.1 500 mg/kg)施药1次,降解半衰期为3.22,1 d后残留低于1.0 mg/kg;加倍剂量稀释250倍液(A.I.3 000 mg/kg)施药1次,降解半衰期为3.53,3.30 d后残留低于1.0 mg/kg;A.I.1 500 mg/kg施药3次,7 d后残留低于1.0 mg/kg;A.I.3 000mg/kg施药3次,14 d后残留低于1.0 mg/kg。百菌清主要残留于梨皮中,套袋后用药,采收时百菌清残留低于中国、欧盟、韩国最高残留限量(1.0 mg/kg)。  相似文献   
56.
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对七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等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斑蝥素25~200mg/L对7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EC50分别为0.1 mg/L和8.2 ms/L.去甲斑蝥素50~200 ms/L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白菜黑斑病菌、黄瓜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生长EC50分别为13.6mg/L和80.2mg/L.两种药剂EC卯处理5天后,在扫描电镜中发现两种供试菌菌丝加粗、皱缩,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畸形、细胞内空腔增多,出现电子致密物、囊泡等亚细胞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57.
绿豆象生物学习性及室内药效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绿豆象室内生活史和习性的观察,发现绿豆象在北京室内1年可发生7代,以幼虫豆粒内越冬。越冬代幼虫于次年4下旬开始羽化,7月下旬到9月下旬是一年中发生的高峰期。室温与每代历期显著负相关(r=-0.988,P<0.01),室温下完成一代需22~44 d。室内药效试验表明啶虫咪质量浓度为0.005 g/L和功夫菊酯质量浓度为0.1 g/L药后7 d成虫校正死亡率无差异(P<0.05),分别在78%和94%以上。好年冬在质量浓度为0.2 g/L和0.1 g/L施药后5 d,成虫校正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分别达64.7%和100%。  相似文献   
58.
6种常用杀菌剂对木霉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种常用杀菌剂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杀菌剂和同一种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和百菌清稀释200、400、600、800、1000倍时,对木霉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农利灵和甲霜灵对木霉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稀释200倍时,抑制率分别为89.7%和79.6%。大生对木霉菌的抑制作用则最弱,稀释200倍时,抑制率仅为55.3%。  相似文献   
59.
将50%对硫磷乳油施于田间油菜中,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对硫磷在油菜叶片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结果表明:(1)对硫磷磷在油菜叶片中的降解分为物理为主和化学为主2个阶段,降解过程分别符合不同的Ct=C0e-kt方程,其在油菜叶片中的残留半衰期为23.05~25.85 h。(2)当对硫磷浓度800 mg.L-1时,喷在油菜的苗期、抽薹期和花期3个生长时期,在施药120 h,对硫磷在油菜叶中的残留量分别为5.030、1.285、4.943 mg.kg-1,对硫磷在油菜上3个生长期的消解率均达到90%以上,但3个不同时期中对硫磷的消解规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0.
北京市门头沟区金龟总科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北京西部门头沟地区的金龟种类和分布。调查遍及门头沟地区15个地区乡镇林业站和4个林场,共采集金龟类标本253号。经鉴定有58种,隶属于9个科。其中8种为北京地区新纪录:锈红金龟Ocho-daeus ferrugineus Eschscholtz;短亮凯蜣螂Caccobius brevis Waterhouse;掘嗡蜣螂Onthophagus fodiens Water-house;五台婆鳃金龟Brahmina wutaiensis Zhang et Wang;脊臀绢金龟Trichoserica heydeni Reitter;拟凸眼绢金龟Ophthalmoserica rosinae Pic;莫陶锹甲Dorcus montivagus Lewis;齿棱颚锹甲Prismognathus davidis(Hope,18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