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7篇
农学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无机盐与激素混合对土沉香结香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无机盐与激素混合配比对土沉香结香的影响,揭示其结香机制,为促进土沉香结香奠定基础。【方法】以10年生土沉香为材料,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以NaCl、FeSO_4、CaCl_2、茉莉酸甲酯和乙烯利为诱导因子,每个因子3个水平,共5种处理,分别在诱导处理后0.5、1、3、6、10个月取样,测定淀粉、可溶性糖、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以及木芯变色范围;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组织化学变化,扫描电镜观察组织结构内含物变化。【结果】1)随诱导时间增加,各处理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降至最低值时间不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各处理均在第6个月达到峰值;2)各处理射线薄壁细胞、轴向薄壁细胞和导管内油脂类物质含量随诱导时间增加不断积累;3)木薄壁细胞内侵填物质通过导管-薄壁细胞间半具缘纹孔进入相邻导管内积累至完全堵塞;4)各处理在木芯变色横向宽度上诱导效果不佳,而在纵向上诱导效果较好、变色较长,其中处理2(0.5%NaCl+1.5%FeSO_4+0.1%CaCl_2+0.01%茉莉酸甲酯+0.05%乙烯利)诱导10个月的纵向变色长度达77.0 cm;5)随诱导时间增加,各处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断增加,且差异显著。【结论】1) 5种诱导处理中,以0.5%NaCl+1.5%FeSO_4+0.1%CaCl_2+0.01%茉莉酸甲酯+0.05%乙烯利诱导效果最好,处理10个月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达19.07%;2)促进土沉香结香的主要诱导因子为NaCl和乙烯利,其中乙烯利起主导作用,理论上诱导土沉香结香的最佳因子组合为0.16%NaCl+0.21%乙烯利;3)结香油脂首先在薄壁细胞内形成,随后在导管和薄壁细胞内积累,导管内油脂物质积累与薄壁细胞内淀粉含量变化有关,淀粉转化为可溶性糖的能力越强,油脂积累越多,越有利于结香。  相似文献   
12.
紫花含笑组培快繁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含笑无菌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光照强度以及移栽基质对诱导不定芽增殖、伸长、生根以及移栽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MS+ 0.5 mol/L 6-BA+ 0.1 mol/L IBA是紫花含笑不定芽的适宜增殖培养基,其不定芽诱导率达100.0%,平均不定芽数5.2个;强光照有利于不定芽伸长生长;合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3.0mg/L NAA,生根率91.5%,平均生根数为4.36条.组培苗适宜移栽时间在9月份前后,基质为黄心土或混合泥炭土,成活率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油茶"赣无"系列无性系"所-1"增殖苗丛生芽微枝,进行油茶组培苗试管内与试管外2种生根方式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传统试管内诱导根系需40 d以上,单株只有2~3条,生根率63%;采用高激素短期诱导后通过蘸取生长调节剂GGR 200 mg/L,直接扦插到黄心土+草木灰=6∶1基质上,30 d可在基质中直接诱导根系。经移栽驯化从苗木产生根系质量及移栽成活率进行比较,油茶试管外生根更具优势。此生根技术能为油茶组培苗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及单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优化陈山红心杉SCoT-PCR反应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物筛选.结果表明:SCoT-PCR反应的最优体系(20.0μL)为:模板DNA 2.5μL(50.0 ng),2×Hieff PCR Master Mix 9.0μL,引物3.0μL(即浓度1.5μmol·L-1);并在此基础上从36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14条扩增条带丰富明亮且多态性较强的引物.这为今后利用SCoT分子标记研究陈山红心杉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鉴定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金线莲野生植株茎段为外植体,在无菌系建立、增殖和生根培养时进行了适宜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以MS为诱导培养基建立无菌系效果较好;以MS+KT 1.0 mg/L(单位下同)+IAA 0.2 mg/L+0.15%活性炭能有效增殖,匍匐茎节部白色芽点多,易生成片状丛生芽块;在1/2 MS+IAA 2.0+0.15%活性炭的培养基上生根率达95%以上。同时开展了组培苗移栽试验,以泥炭土∶腐殖土∶蛭石=1∶1∶1配比为组培苗移栽适宜基质,在可控的设施环境下或透光度50%左右的林下移栽,成活率达87.6%。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棱角山矾生根的机理提供解剖学依据,本研究应用光学显微技术对棱角山矾扦插苗生根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棱角山矾穗条内没有发现潜伏根原基,生根类型为诱导生根型。根原基源于髓射线与形成层交接处的细胞分化而成,愈伤组织中未发现根原基,为非愈伤组织生根类型树种,为较易生根树种。  相似文献   
17.
 ‘荷韵无暇’、‘凤飞枝头’、‘笑口常开’和‘紫霞满天’是从紫花含笑自由授粉的子代中筛选出4个优良新品种。花期2—5月,花色、花形、树形美观。‘荷韵无暇’花深紫红,雄蕊紫黑,药隔顶端圆钝形;‘凤飞枝头’花被片外表面紫红,副色淡绿;‘笑口常开’花紫红,花被片尖端微外折;‘紫霞满天’花被片外表面紫红,在纵向中央有白色条纹。均适宜于庭院观赏,亦可用于盆景。  相似文献   
18.
对腊梅属的山腊梅和浙江腊梅2种植物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染色体基数都是11,其中山腊梅核型公式为2n=2x=22=18m+4sm,浙江腊梅核型公式为2n=2x=22=20m+2sm.山腊梅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A”核型,浙江腊梅属于“2A”核型.根据核型不对称系数,浙江腊梅在腊梅属中较山蜡梅属于较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19.
以10年生土沉香树为材料,采用树干填充高压氮气方式,每隔7 d和15 d处理1次,连续处理3个月。分别在处理后7个月和10个月时取样,观察树干外部变色面积,测量树干木质部变色范围,检测醇溶性提取物和沉香四醇含量,并应用GC-MS分析所结沉香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探讨树干填充氮气对诱导土沉香的结香效应,为人工诱导土沉香结香提供可行的诱导方法。结果表明,氮气填充处理显著提高了土沉香木质部纵向变色长度和横向变色宽度,且每隔7 d填充1次气体(N7)的效果好于每隔15 d填充1次(N15)。处理结束后10个月时,N7处理树干变色面积最大,且在纵向和横向上木质部沉香区和总变色长度均明显高于N15和只打孔不充气处理(CK1)。氮气处理显著提高了土沉香醇溶性提取物和沉香四醇含量,且各处理沉香区含量均高于过渡区。处理结束后7个月时,N7沉香区醇溶性提取物含量分别比N15和CK1高14.04%和28.47%,沉香四醇含量达0.12...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分别在修水和井冈山地区采集美丽马醉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观测分析扦插苗的生长量,以及开花、叶色变化情况,旨在为美丽马醉木的引种驯化和资源收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经连续两年对修水美丽马醉木扦插苗的生长量进行测量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发现扦插苗每年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分别为3-6月和7-10月,扦插后第2年开始开花,3-4月为开花旺盛期,叶色变化较大.对比分析发现,扦插后第3年,两种种源苗木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修水种源表现出一定生长优势,井冈山种源花期较早,且扦插后优先结果,叶色变化二者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