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76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森林有害生物红脂大小蠹的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 (Pest Risk Analysis,简写 PRA)方法 ,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对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的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42.
43.
44.
本文研究了温度、取样部位和木材含水率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检疫检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检验的主要因素,20—40℃是分离松材线虫的适宜环境温度,提高分离用水的起始水温可大大加快线虫的游离速度。取样部位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树干同一部位内材线虫的分离率和密度均明显高于外材,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化蛹期间蛹室部位线虫分离率和密度均大大高于非蛹室部位。木材含水率在18%以上时对检验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5.
第四次全国森林病理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1日至6日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的17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学术论文212篇。这是森林病理学会规  相似文献   
46.
在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灾害扩散动力和成灾条件的基础上,系统回顾其在东北地区的扩散过程,探讨其扩散规律,并对其在东北地区的扩散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灾因子的自然扩散和人为传播相结合是灾害持续扩散的动力;沿海地区具有更加适宜致灾因子生存和灾害发生的孕灾环境;受孕灾环境和防控措施的综合影响,相对扩散速度差异较大;灾害的扩散过程体现出入侵生物引发的典型特征;美国白蛾灾害在松辽平原西部防护林经济林区、松辽平原东部防护林区、长白山南部防护林用材林区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三江平原防护林区存在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7.
48.
选用来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le病疫区的6株病树和1块沙发板条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培养温度和时间对疫木直接保湿培养松材线虫分散型3龄幼虫发育成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0℃恒温条件下培养72h,幼虫的成虫率25%,高于25℃的成虫率。30℃培养72h,25℃培养96h以上时进行松材线虫快速检验,结果受疫木中线虫的分布和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9.
有害动物青杨脊虎天牛防治技术.王志英,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1-3.松墨天牛寄生白僵菌的优良菌株筛选.马良进,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4-6.东北大黑鳃金龟对绿叶气味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孙凡,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7-9.侧柏衰弱树中引诱柏肤小蠹的活性成分测定.杨雪云,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10-12.伊藤厚丝叶蜂生物学及其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王志明,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13-15.利用马尔可夫链方法测报马尾松毛虫发生级别.贾春生.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16.灭多威对松毛虫同工酶的影响.王桂清.东北林…  相似文献   
50.
我国林业两大体系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林权制度改革也处于转折时期,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进入到持续高发时期,森林管护特别是有害生物管理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在工作思路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