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4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86篇
林业   428篇
农学   352篇
基础科学   260篇
  300篇
综合类   2208篇
农作物   401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1200篇
园艺   339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地方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调查及主要流行亚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湖北省地方鸡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状态及主要流行亚群,从麻城绿壳蛋鸡、江汉鸡、景阳鸡3个地方品种核心群采集了7 477份样品,进行蛋清p27抗原检测、公鸡病毒分离鉴定及分离株gp85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个地方鸡种蛋清p27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32%、6.54%和2.82%,公鸡病毒分离率为6.11%、30.14%和8.64%,表明湖北省地方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比较严重,不同品种的感染率不同,公鸡的排毒率高于母鸡。利用PCR方法将分离的15株禽白血病病毒分为两大亚群,分离株gp85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个地方鸡品种主要流行J、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均存在J、K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共感染,表明湖北省地方鸡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情况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跟踪量化轻、中、重度火干扰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含水率,定点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与火烧强度干扰差异,深入探讨其形成机制;旨在清楚地认识高寒区火干扰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初期土壤水分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力,并为其调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网格法确定固定点位并实施林火干扰试验,根据火烧强度等级划分轻、中、重度火烧区,烘干法跟踪监测火烧前、火烧后、翌年融雪季后、翌年生长季土壤含水率。  结果  林火干扰后:(1)轻、中、重度火烧区土壤含水率立即下降,春旱时段进一步大幅下降,生长季迅速回升;(2)生长季前重度火烧区土壤含水率显著低于轻、中度火烧区,生长季火烧强度干扰差异消失;(3)生长季前,土壤含水率及其相对变化率的空间格局与火烧强度空间格局极显著负相关。  结论  寒温带针叶林火干扰生态系统恢复初期,春旱时段重度火烧迹地土壤含水率可能限制植被更新和再生,应加强集水保水技术调控。   相似文献   
993.
994.
木本曼陀罗中莨菪碱和东莨菪碱有解痉、兴奋呼吸、抑制中枢等重要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年生和3年生红花、黄花木本曼陀罗不同组织部位中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含量。结果表明,1年生和3年生红花木本曼陀罗中莨菪碱含量最高部位均为根部,分别为0.066%和0.117%,东莨菪碱含量最高部位分别为当年生绿茎(0.071%)和根部(0.075%);1年生和3年生黄花木本曼陀罗中莨菪碱含量最高部位分别为嫩叶(0.156%)和根(0.039%),东莨菪碱含量最高部位也分别为嫩叶(0.287%)和根(0.215%)。  相似文献   
995.
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越冬候鸟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生态环境及越冬水禽是升金湖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生态系统修复及越冬水禽数量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ERDAS软件将1986、1990、1995、2000、2004、2008、2011及2015年共计8个年份冬季的TM影像数据解译划分为8种景观类型,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各个年份的景观指标。根据升金湖湿地压力、状态、响应3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逻辑斯蒂增长曲线模式(Logisticgrowthmodel)对这些单项指标进行评价,然后运用层次分析(AHP)的方法确定各个单项因子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最后对1986到2015年升金湖湿地生态系统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2015年升金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值为0.430,属于亚健康的状态,应及时加强升金湖湿地生态保护措施。通过1995年与2015年对比得知人口密度增长10%以上,人类干扰指数增长了6.685,人类的干扰压力是导致湿地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从状态分析与响应分析可以看出升金湖湿地修复功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通过越冬候鸟数量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关系可以看出越冬侯鸟数量的变化是随着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状况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996.
河北省优质陆地棉品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早,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选育出石短5号、冀棉22号、冀棉26、新陆中8号、冀228、农大棉13号等高品质棉花品种和大量优质棉品种。根据不同时期的优质棉评价标准,对1949―2019年河北省选育的优质棉品种的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合纺织工业对优质原棉的需求,指出河北省优质棉育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正江苏省芦蒿生产目前仅在整地和施药环节有部分机械投入使用,扦插、采收和包装环节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生产成本高且劳动强度大。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蔬菜机械化团队对芦蒿耕整地、扦插、收获和包装等主要环节进行机具选型和配套,初步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芦蒿机械化生产方案,有助于降低芦蒿生产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998.
层状非均质包气带渗透性特征及其对降水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岩性界面影响了降水在包气带中的入渗、运移与再分布过程,其影响机制仍是有待研究的学科前沿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层状非均质包气带6 m×4 m×5 m样方,开展了多场次自然降水入渗过程的原位试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层状非均质结构对降水入渗过程和速率影响明显:(1)地层分界面处土壤含水率呈现陡降变化特征;(2)220 cm深度以上包气带中土壤含水率对降水入渗响应变化敏感,呈含水率陡变的多峰谷式脉冲响应变化特征,其中20~1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2.58%~29.76%,120~2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13.74%~20.74%;220 cm深度以下包气带中土壤含水率对降水入渗响应滞缓,年内呈现平缓单峰响应变化特征,反映了多场次降雨的累积效应,其中220~4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3%~12.15%,430~46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5%~3.41%;(3)层状非均质结构阻滞了水分的运移(湿润锋通过亚砂土-粉砂界面时,平均运移速度由10.53 cm·d~(-1)下降为0.77 cm·d~(-1);湿润锋通过亚砂土-亚粘土界面时,平均运移速度由12 cm·d~(-1)下降为1.86 cm·d~(-1)),当岩性界面处水分不断蓄积克服阻力后才能向下运移;受上部界面水分蓄积的影响,下部层状非均质结构的阻滞作用将被减弱甚至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9.
崔姹  张书霞 《农业展望》2023,(10):25-30
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是确保中国食物安全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重大灾害风险频发下畜牧业保险作为减缓畜牧业重大灾害冲击的稳定器,对于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本研究将畜牧业保险发展演变分为畜牧业保险初期、缓慢发展、快速发展及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对不同阶段应对重大灾害风险的保险防范措施进行回顾。其次,以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畜牧业保险险种、保费缴纳及风险分担方式进行分析,得出河北省畜牧业保险在重大灾害风险下存在政策性保险覆盖率低,养殖户投保意愿不强烈、保险意识不强,巨灾风险分担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据此提出设立政策性畜牧业特色产品保险、提高养殖户风险防范意识、落实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等对策建议,为完善中国畜牧业保险制度、促进畜牧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以湘沙猪配套系商品猪大巴沙猪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屠宰体质量阶段(85~95、95~105、105~115 kg)对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胴体性状方面,85~95 kg大巴沙猪的平均背膘厚最薄,腿臀比例最高,95~105 kg大巴沙猪的瘦肉率最高,105~115 kg大巴沙猪的屠宰率最高,胴体最长,眼肌面积最大;肉质性状方面,85~95 kg大巴沙猪的肌肉水分含量最高,肌内脂肪含量最低,95~105 kg大巴沙猪的熟肉率、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105~115kg大巴沙猪的系水力、肌内脂肪、肌苷酸、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滴水损失、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所有被测猪只的肌肉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均很丰富;根据拟合优度建立了部分性状间的回归方程。综合分析,105~115kg大巴沙猪的胴体性状佳、肌肉品质好,105~115 kg为适宜上市屠宰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