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年来,现代猪场的仔猪平均断奶日龄日益缩短,在出生后几周内,就将仔猪与母猪隔离开来单独饲养,这种早期断奶的生产模式被称为早期隔离断奶(Segregated Early Weaning),这种饲养方式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将仔猪突然从母猪身边移开,会使仔猪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导致异常行为的发生,例如拱腹、咬耳、咬尾等,同时仔猪断奶日龄过早也会导致其生产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2.
<正>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的奶牛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奶牛存栏由2000年的69.8万头增长到2008年的221.2万头。对黑龙江省内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奶牛动物福利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能为制定符合省情的奶牛饲养模式提供基础数据。1奶牛的动物福利评价体系根据动物福利的"五大自由"原则,可从五个方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在猪栏内添加不同物理特征异物和断尾处理 ,对断奶仔猪的啃咬行为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中选择 35~ 40日龄大白猪及长白猪断奶仔猪各 6窝 ,从每窝选出健康均匀仔猪 6头 ,转群后放入一栏 ,公母各占一半。其中两个品种各有 2窝在出生后进行了断尾。试验分三个处理组 :T1 ,断尾组 ;T2 ,异物组一 ,在猪栏内放置篮球 ;T3,异物组二 ,在猪栏栅栏近地面处拴系三角皮带。每个试验组包括两个品种各两窝仔猪。试验使用摄像机 ,采取即时性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记录每日的采食量和仔猪试验前后的体重以计算日增重和饲料效率。试验结果表明 ,在猪栏内放置异物增加仔猪对添加异物进行探求和啃咬的时间。异物在栏内的位置不同对断奶仔猪咬尾行为、咬耳行为、咬蹄行为和啃栏行为等行为的影响不同。断尾也可以避免咬尾行为的发生 ,且有利于日增重和饲料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
和田地区大气降尘对土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野外定点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和田地区降尘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降尘对土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粗纤维饲粮对妊娠母猪与采食有关的行为规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妊娠长白母猪饲喂粗纤维含量分别为5.67%、11.58%、16.53%的饲粮,而其他营养成分相同,研究其对采食有关的行为规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纤维饲粮减少了妊娠母猪与采食有关的行为规癖的发生,且以粗纤维含量为16.53%的饲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6.
崔卫国 《家畜生态》2004,25(2):37-40
争斗行为是在养猪生产中常见的行为问题之一,在不同猪群中都有发生。争斗行为存在着个体差异,在不同生产环境下表现的强度和频度也不一样。过度的争斗会给动物造成应激,使动物的福利恶化,同时造成生产损失。因此,在对群养动物进行福利评价时,应该把争斗行为作为福利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7.
采用1990-2004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近15年醴陵市耕地变化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建立了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口、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化水平之间的曲线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15年来,醴陵市土地开发强度大,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经历了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特别是近5年间耕地流失达到一个高峰;2)醴陵市耕地面积减少与人口、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以及城市化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全市耕地面积变化影响仍然很大,全市耕地减少的趋势将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存在;3)研究结果对当地耕地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耕地资源与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8.
利用Landsat7 ETM+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及多年平均的降水、气温、≥0℃积温、日照时数等气候指标的空间分布数据,借助RS/GIS软件,通过对各气候指标进行分级处理、空间叠加分析等过程,研究了局地气候条件下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林地覆盖率为54.7%,耕地占区域总面积的29.0%,其中水田和旱地的面积比为7.7:1;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园地1.7%,城乡居民用地7.4%,工矿用地0.8%,水域4.3%,未利用地2.1%.②局地气候条件下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表现为随气温升高和积温增加,林地分布比例减少,水田、旱地、园地、城乡用地等均呈增加趋势;降水分布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相反,即随降水增加,林地比例增加,水田、旱地、城乡居民用地、工矿用地等则减少;日照时数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流域尺度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差异有贡献.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该研究以河南省郸城为例,通过开展中心村镇建设提高农村公共设施水平,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方法]研究运用ArcGIS10提供的最小覆盖面模型,在确定居民点到县域中心,中心镇、中心村可达性标准下,提出县域中心村镇选择的技术方案,将其用于郸城村镇体系重构。[结果]重构后的郸城县域村镇体系由2个县域中心、7个中心镇和122个中心村组成。[结论]村镇体系重构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确保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30.
从提高对教材管理工作的认识、逐步完善规章制度、遵循“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加强教材选用管理、确保高质量教材近课堂和应发挥优势特色学科作用抓教材建设等4个方面,探讨了加强农业院校教材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