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81.
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 ,将 1∶ 5万地形图 ,按图幅、面积和各地区行政区划实际面积输入到数据库中 ,建立档案进行管理。使用时 ,通过查询系统 ,查询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82.
通过分析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业发展现状,结合铁力全人工养蛙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全人工养殖林蛙过程中的幼蛙育成管理、廉价饵料繁育、林蛙越冬技术、生殖休眠期管理及疾病预防等方面内容,旨在通过“分析”和“阐述”,能为我国林蛙全人工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3.
内蒙古省际通道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巴林右旗(大板)段穿越沙丘、漫甸区域,百姓俗称“穿沙公路”,生态环境恶劣,沙化严重。根据工程的全面开通,将会带动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发展,生态建设更显重要,为尽快恢复通道两侧的植被,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4.
中国林蛙产品开发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林蛙是我国传统名贵补品和滋补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四川、山东等省区也有一定量的分布.随着人们对林蛙营养及药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林蛙为原料的加工业不断兴起,其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食物、饮品、日化、保健及制药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85.
从铁力某蛙场患红腿病的林蛙体内分离出细菌,通过细菌培养、菌落形态观察及染色镜检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即为病蛙的致病菌。利用中草药乌梅、黄芩、大黄、黄柏、连翘、金银花、五倍子和菖蒲等的提取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对乌梅、五倍子、黄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86.
红松(Pinus koraiemsis Sieb.et zucc)是名贵而稀有的树种,在我国只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木材和种子的价值都很高,市场前景广阔。樟子松与红松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嫁接成活率较高。而且,樟子松具有抗旱性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为了得出一套红松分布区外的河北坝上高寒地区能够快速生长,培养红松果、材、防护兼用林的技术,提高林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进行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试验,通过细胞融合,对红松的性状产生诱导作用,增强红松对环境的适应性,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87.
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高效百菌清烟剂具有发烟效率高、分散度大、弥漫充分及施药均匀等特点,该烟剂对灰霉的高抗型和敏感型菌,以及对霜霉菌和炭疽菌都呈现了优级(1级)的抑菌效果;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烟剂,其防效高达94.3%,黄瓜增产率为23.5%~33.4%.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阐述敖汉旗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根据设施农业布局分布、发展规模、设施类型及主栽作物,分析了存在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快全旗设施农业建设提出对策,以期为敖汉旗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白术生物产量和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提高了白术根系菌根侵染率和植株的生物产量、全氮含量,改善了植株的氮肥利用率;AM真菌的接种效应因接种量和施肥量不同而变化,土壤中施氮量为0.3~0.45 g/kg时效果最好;适宜的施氮量和接种AM真菌有交互正效应,有利于白术生长。  相似文献   
90.
不同饲料对棉铃虫幼虫体色变化有影响 ,用嫩棉叶喂养的幼虫 ,其体色以黑色、红色、绿色、绿褐色为主 ,其中黑色比率最高达 32 3% ;用人工饲料喂养的幼虫 ,其体色以绿褐色、黑色、红色、灰褐色为主 ,其中绿褐色比率最高 (31 6 % ) .利用纯化 3代的不同体色交叉组合配对 ,其后代体色遗传不规律 ,与其亲代体色相一致的幼虫占多数 .利用质量浓度为 1 0 %的功夫和 2 0 5 %的保丰乳油 ,点滴法测定触杀效果 ,结果表明 ,绿色和灰褐色是较敏感的类型 ,红色和黑色为不敏感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