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9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为筛选适合西北旱作区冬小麦的秸秆带状覆盖种植模式,在播量均为225 kg·hm-2条件下,设置露地条播(CK)和3种秸秆带状覆盖(SM)种植模式(分别用SM4、SM5和SM6表示,种植带分别种植4、5和6行小麦),比较不同秸秆带状覆盖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带状覆盖显著提高了冬小麦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增幅为17.8%~26.0%,且表现为SM5>SM6>SM4;促进了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在叶片和颖壳+穗轴中的分配,其中SM5的增幅均最大(开花期分别为15.8%和27.8%;成熟期分别为34.0%和40.0%)。同时,秸秆带状覆盖显著促进了开花前叶、茎鞘和颖壳+穗轴的干物质转运,并使花前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增加14.3~16.3个百分点,且增幅表现为SM4>SM6>SM5。秸秆带状覆盖下小麦籽粒产量较CK增加了3.8%~7.3%,产量增幅表现为SM5>SM4>SM6。由此可见,秸秆带状覆盖种植能促进西北旱作区冬小麦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形成,在本试验条件下以SM5模式表现最...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究旧膜二茬及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马铃薯田的土壤水热特征及增产机制,设置旧膜直播(T1)、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带不旋耕(T2)、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带旋耕(T3)、新覆膜(T4)和露地平作(CK)5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覆盖处理较CK提高产量14.24%~56.33%、商品薯率1.21%~22.60%及水分利用效率8.28%~55.39%(P<0.05);产量与块茎形成期的单株薯干重正相关(r=0.744),覆盖处理在块茎形成期较CK提高单株薯干重118.0%~720.0%(P<0.05),以T4最高;覆盖处理对马铃薯水热特征有显著影响(P<0.05),T1、T2的降温效应显著小于T3,T3的蓄水保墒效应与T4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T1、T2及CK。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带旋耕的产量高于旧膜直播、略低于新覆膜,但蓄水保墒效应与新覆膜相近,同时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带旋耕较其余覆盖处理具有较明显的降温增墒效应,有利于促进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及膨大。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设置3种处理方式[玉米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覆盖(PM)、露地(CK)],研究了秸秆带状覆盖的覆盖带(SMd)、种植带(SMu)、PM及CK小麦拔节期-蜡熟期土壤水分、温度、pH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土壤具有调温保墒、提高pH的作用,促进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但抑制了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高于CK 3.50%、6.71%,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低于CK 3.70%、6.49%,其中MBC、MBN含量和MBC/MBN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秸秆带状覆盖可提高土壤SCW和pH,降低土壤温度,且对SMd的影响大于SMu。SMd和SMu因为土壤水温及pH的不同导致两者间微生物特性存在差异, SMd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较CK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MBC含量和MBC/MBN分别较CK提高37.19%、27.33%; SMu土壤的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高于CK 7.58%、14.09%、10.32%,脲酶活性降低,MBC、MBN含量分别较CK提高15.26%、21.66%, MBC/MBN则低于CK13.67%。秸秆带状覆盖的降温保墒作用可能有利于增加微生物特别是真菌菌群及其活跃程度,提高小麦种植带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对促进土壤中C、N元素的转化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中指出,各级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饲料作为畜牧业投入品,其质量直接关系着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质量,针对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条例、办法及规范,近几年,饲料质量安全整体状况也确实呈现出了逐年向好的  相似文献   
85.
86.
干旱年份地膜覆盖模式对春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采取不同地膜覆盖方式,研究了春小麦地膜覆盖的水分效应。结果显示,覆膜可显著提高土壤表层(0-20cm)墒情,但在拔节后土壤深层墒情覆膜明显不如露地。从200cm土体全生育期平均水分状况来看,地膜覆盖的耗水量比对照少;6种模式中,甘谷模式和甘肃模式的秋覆膜的土壤水分状况明显优于露地;覆膜的春小麦产量高于露地(平均增产率44.45%,增产711.45kg·hm^-2),且秋覆膜的平均产量略高于春覆膜。试验表明,覆膜春小麦在更干旱土壤上获得更高产量的水分保障和增产机制是能有效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同时把深层的水分输送到表层。  相似文献   
87.
平菇比较耐寒,从11月份到翌年1月份都可直接由生料进行栽培,比较省事. 1配制培养料 平菇的栽培料种类较多,棉籽壳、玉米芯、稻草、麦秸、花生壳等都可以,但不同用料出菇率不一样,出菇率最高的是棉籽壳.  相似文献   
88.
芽苗菜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种子本身所贮藏的养分,且生长周期较短,极少发生病虫害,不需要农药和化肥,能达到绿色食品要求。芽苗菜生产操作技术较为简单,特别适合在近郊发展。许多重点村已经发展成为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村,芽苗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9.
彭阳县水保生态建设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阳县系全国有名的山区贫苦县 ,自 1983年设县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水保生态以来 ,共完成水保治理措施面积 163 0km2 ,治理程度达到 69.9% ,县域景观显著改善。综合治理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占生产总值的 75 %下降到 46% ,农业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12 3 0元。介绍了具体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90.
邢燕  常磊 《油气储运》2009,(10):23-23
日光温室作为北方冬季生产蔬菜的重要设施,对整个北方蔬菜的供应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日光温室;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加之农药使用过多,造成土传病害加重、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严重影响了蔬菜产量和品质,通过采用生态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和修复土肥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