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篇
林业   7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广西桉树发展势头迅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以来,广西桉树速丰林基地建设突飞猛进,每年以100多万亩的速度向前发展,到2004年达620多万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桉树丰产林基地,为推进了广西林浆纸一体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2.
为了全面掌握百色市林下种植业发展现状,对百色市林下种植模式、经营模式和经济效益等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带动,产业链短;缺乏资金支持,发展后劲不足;缺乏社会服务,销售不畅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包括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培育龙头,带动发展;加大投入,增强后劲;搭建平台,服务林农;转变方式,科学经营。  相似文献   
63.
我国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庞正轰(广西森防站)1一般进展早在1832年人们就发现了昆虫雌雄之间存在性引诱现象。一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昆虫学家对昆虫性信息素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害虫防治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昆虫性信息...  相似文献   
64.
国营百色永乐林场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试点中,从本场的实际出发编制了立地类型表、造林类型表和森林经营表(简称“三表”)。“三表”是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核心,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整个编案水平。因此,编好“三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百色地区国营林场编案队对编制“三表”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65.
澳大利亚杂交松产脂量及松脂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7年生杂交松50天内产脂量为588 g/株,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马尾松高9.91%、23.01%、68.48%;全年产脂量3 057 kg/hm2,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和马尾松高43.1%、59.9%、82.5%.产脂量与树高胸径综合指数密切相关.杂交松松脂成分与湿地松、加勒比松相比,没有显著差别;与马尾松相比,除左旋海松酸偏低、去氢枞酸偏高外,其余组成成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6.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英玲  韦春义  庞正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52-10053
桉树枝瘿姬小蜂是危害桉树的虫瘿类害虫,来势猛、危害重。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得出,按树枝瘿姬小蜂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2.118,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目前,国内仅在广西、海南、广东三省的局部地区发生,为了避免其传播和蔓延,建议将其列为我国栓疫性有害生物,加强检疫监管,防止人为传播。同时加强桉树产地虫情监测,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7.
关于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桉树天然分布在北纬7°~南纬43°39′,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东帝汶岛等。桉树大多为乔木,约有945种,是桃金娘科一类树种的总称。  相似文献   
68.
总结我国40多年来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在生物生态学特性、育苗、造林、森林经理、引种、种质资源、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控、改良土壤、涵养水源、防火性能、碳汇、木材材性及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目前我国米老排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建议,以促进我国米老排人工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9.
油松毛虫2~5龄幼虫,按体背倒状鳞毛及各体节的斑纹形状和颜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体背倒状鳞毛为浅黄色,第1~7个腹节背面各有一黄色斑纹,明显成亚铃形的黄色型,体背倒状鳞毛为灰黑色,斑纹暗黄色,不明显呈亚铃形的黑色型。5龄幼虫经脱皮变成6龄幼虫后,体背的亚铃形斑纹不再存在,但体背倒状鳞毛的颜色仍不变。调查表明,林分的虫口数的大小与越冬幼虫的色型比有关。黑色型幼虫体重增长率较高,雌蛹较重。色型比对害虫的预测预报有意义。  相似文献   
70.
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具有杀虫谱广,杀虫效果好,无残毒,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毒害,对天敌昆虫伤害小等优点,是目前使用量较大,使用面积较广的生物农药。为了掌握Bt悬浮剂对马尾松毛虫的杀虫效力,1993年我们进行了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供试材料供试药剂为广西生物制品厂提供的100亿活芽孢/毫升Bt悬浮剂。喷药机械使用国产精蜒牌和日本产DM-9型背负式弥雾喷粉机各一台。供试对象为第一代马尾松毛虫四龄幼虫。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广西荔浦县花塞乡相付村塘莲屯的马尾松纯林。林地为缓坡小山丘,树龄5~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