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7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用亚洲玉米螟性诱剂田间诱捕释放的100Gy、150Gy和200Gy辐照的F1雄虫和正常雄虫。试验表明,部分辐照的F1雄虫丧失了飞翔扩散能力或对性诱剂的反应能力,但在距释放点550m处诱捕到的F1雄蛾数与诱捕总数之比与正常雄蛾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康文  刘琼茹  李元英 《核农学报》1993,7(3):175-179
本文研究了较低剂量辐照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的染色体变异及F_1不育情况。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的正常染色体为n=31,属多着丝点染色体。较低的辐照剂量也能诱导当代产生大量染色体变异,F_1的不育与亲代染色体变异有密切关系,但这种关系仅传递一代,到F_2代,育性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3.
辐射不育技术防治柑桔大实蝇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贵州省惠水县中联桔园(500亩)中,1987年和1989年分别释放56272头和95320头辐射不育柑桔大实蝇,释放比分别为12.5:1和45:1,使柑桔大实蝇虫果率由常年的5—8%下降到0.005%,防治效果十分显著。测得柑桔大实蝇可飞翔扩散1500米远。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客观地评价江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产出结构及其发展趋势,为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运用能值理论和能值分析方法,研究江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产出。结果表明:1990-2009年,江西省农业系统能值产出1.73×1023~1.82×1023 sej。其中,种植业占54.01%~61.36%,畜牧业占27.15%~29.78%,渔业占8.01%~12.81%,林业占3.34%~4.11%;谷物和油料作物产出能值在种植业总产出能值中的比重为78.19%~79.18%,猪肉产品能值在畜牧业总产出能值中的比重为74.5%~77.4%;20年内种植业产出能值年平均增长速率为0.85%,畜牧业为2.28%,林业为2.16%,渔业为5.46%;经过20年的发展,系统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种植业产出能值比重由原来的61.39%下降到54.01%,牧业和渔业由原来的27.15%、8.01%分别提升到29.78%、12.42%;谷物和油料作物产出能值在种植业能值中占较高比例,猪肉产出能值占畜牧业绝对地位,江西省农业系统经营过程中保守性、传统性较强;根据畜牧业增长趋势,将会成为江西省农业系统的引擎和主导产业,渔业生产的强势劲头,江西省农业系统将有可能出现种植、畜牧、渔业“三强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管理的灵活性和多样化需求,实现对各类人才的市场化、社会化配置,进一步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各大高校开始在人事管理过程中实行人事代理制度,但当前人事代理制度在各大高校中尚处于初始实施阶段,在实际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元英  康文  张和琴 《核农学报》1988,2(4):207-213
本文研究了亚不育剂量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ponensis(Wals.)染色体的影响及其遗传效应,并对其精子结构变异进行了超微观察。结果表明,正常桃小食心虫染色体结构为漫散着丝点,其数目n=31。最长染色体为4.43±0.49μ,最短为1.54±0.15μ,总长度为96.39±10.75μ,长度变异范围S%=34.76。亚不育剂量(25kR)诱导的染色体变异结果表明,亲代(F。)的辐射损伤可传递到后代,F_1代变异率为83.6%,变异类型主要为“断片”、“桥”,“多着丝点体”等,而且易位染色体数目较多,从而导致F_1高度不育。F_2代畸变率降低,易位染色体数目也较少,育性得到部分恢复。亚不育剂量辐照能使桃小食心虫产生微核。微核测定法可作为衡量桃小食心虫细胞辐射变异的简易指标。 桃小食心虫精子的超微结构与鳞翅目其它昆虫相似,轴丝构型为(9)十9十2。亚不育剂量能使精子产生破裂、空泡、微核,轴丝构型异常,轴丝和线粒体衍生体数目及形态发生变化等,并在F_1代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7.
王朗自然保护区紫果云杉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紫果云杉林Picea purpuea是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群落类型。在其主要分布的原始林内设置10个半径为8m的样圆进行树轮取样与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紫果云杉都出现了一次以上的生长释放现象,通过ARSTAN方法建立年表同气候因子进行显著性相关分析发现,影响紫果云杉生长的气象因子是上年7、8月和当年6、10月的气温以及上一年12月的降雨,其中温度是影响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通过单年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关系。通过开展紫果云杉树轮年代学研究,了解该云杉生长状况,科学认识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为预测气候变化对该树种生长、分布影响及保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可行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适照时期为羽化后 7~ 1 0d ,适宜的辐照剂量为 70~ 90Gy,剂量率为 1 5Gy min。田间纱笼释放试验表明 ,释放比为 5∶1可压低野生虫口数量。利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难点是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主要乔木树种的抗火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地区的17种主要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树种抗火性的4项理化性质指标(绝对含水率、热值、灰分含量、抽提物含量)和9项生物学及生态学指标(物候期、树冠浓密度、叶子特征、树皮状况、萌芽力、幼年生长速度、自然整枝度、地被物结构和林分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各树种抗火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7种乔木的抗火性能由强到弱依次是榆树、栾树、暴马丁香、柳树、核桃楸、刺槐、杨树、糠椴、黑桦、小叶朴、山杏、元宝枫、辽东栎、白梨、华山松、华北落叶松、油松。其中,榆树、栾树、暴马丁香、柳树和核桃楸的抗火性较强;油松、华北落叶松、华山松、白梨、辽东栎和元宝枫的抗火性较弱;而刺槐、杨树、糠椴、黑桦、小叶朴和山杏的抗火性居中。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保护区事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管理很难跟上发展的步伐,甚至没有意识到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当前的管理体系粗放和管理效率低下的局面,很难起到合理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作用。该文采用通用的保护区管理评价框架,对王朗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评价,将获得的资料整理,分别从经费状况、人员情况、管理制度与体制、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在涉及资金缺乏、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管理制度缺陷、社区发展等问题方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